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

【專訪】楊儒賓:莊子並沒有說自己是「道家」,比起老子,他可能更認同孔子思想

作者:人文.島嶼(採訪撰文:陳康寧|編輯、專訪自己攝影:林俊孝)

一般人對莊子的楊儒有說印象是:道家人物,與老子並稱為「老莊」。賓莊並沒比起但莊子真的認同歸屬於道家嗎?歷史上,正式把莊子歸為道家是孔思漢代才開始,莊子本人並沒有說自己是專訪自己道家,比起老子,楊儒有說他可能更加認同孔子思想。賓莊並沒比起

過去多年來,認同清華大學哲學所的孔思楊儒賓一直試圖替莊子「翻案」,他在《儒門內的專訪自己莊子》裡主張「莊子儒門說」,並且認為莊子的楊儒有說思想本於《周易》和《中庸》。

《莊子》內七篇中的賓莊並沒比起孔子、顏回

現在所看到的認同《莊子》,是孔思魏晉時期郭象所整理的版本,共33篇,分為內、外、雜篇。普遍認為,內七篇最有可能是出於莊子本人。莊子擅長說故事,因此整本《莊子》充滿各種寓言,裡頭出現的人物有神話人物和歷史人物,也有不少人物是虛構的。這些寓言人物,有些是代表莊子發言,有些則是莊子嘲諷的對象。

依據楊儒賓觀察,內七篇的孔子,不但形象相當正面,而且出現次數多過於老子。老子出場次數只有3次,孔子則高達9次,大部分都是與自己弟子對話居多,當中又以顏回出現次數最多。顏回是孔子最得意的門生,他被尊稱為「亞聖」──孟子被視為「亞聖」是宋代之後的事情。

「後人認為顏回的修養很高,主要是他身心轉化的工夫論」,楊儒賓強調。但在《論語》裡,對顏回的工夫論著墨並不多,真正描述顏回修養的工夫,主要還是在《莊子》內七篇裡,最有名的例子就是「坐忘論」。

有一次,顏回對孔子說,他能夠「坐忘」。孔子好奇問,何謂「坐忘?」顏回答:「墮肢體,黜聰明,離形去知,同於大通,此謂坐忘。」意思是,能夠擺脫身體限制、不賣弄自己的聰明,超脫於形體和巧智的拘束而參與萬物的變化,就是「坐忘」。

1企劃腳本:陳康寧、林俊孝|美術設計:林柏希

莊子在學術史上的另一種定位

此外,楊儒賓指出,「莊子儒門說」並非毫無學術史上的依據。早在唐代,韓愈就認為莊子與儒家有相當密切的關係,而宋代的蘇東坡則進一步認為莊子非常尊敬孔子。

不過,真正在思想上有系統性地闡述莊子和儒家的關係,則要到了晚明的覺浪道盛、方以智和王夫之等人以後才逐漸明朗。覺浪道盛和方以智是禪師,兩人是師徒關係,都把莊子視為「儒門」,而王夫之則是當時的大儒,與方以智交好,對莊子的理解亦受到方以智的影響。

覺浪道盛認為,在戰國中晚期,已經沒有幾個人可以理解孔子的微言大義,大多論者都流於表面、瑣碎,惟有莊子最懂孔子。在這個意義下,孔門的命脈薪傳,就只能「託孤」給莊子。

方以智繼承其師的想法,不但把《莊子》與《孝經》相提並論,並且認為《莊子》與《周易》同源。《莊子》和《周易》,同樣強調天地萬物的生成變化,而最高價值的「道」,必須是在不斷變化中展現在具體的「器物」裡。換言之,「道」本身就是變化的歷程,而不是在變化的經驗世界之外,存在一個永恆、靜止不變的「道」。

如果有人認為,「道」就在經驗世界之外的永恆世界,那麼他的修養工夫會著重在超脫這個凡塵世間,最好可以脫離一切的人際關係,對於外在的「物」也不會有任何的留戀。但在方以智看來,莊子不但重視人倫孝道,而且充分肯定當下的變化世界,修養工夫的轉化亦不能脫離與「物」的關係,連帶也肯定了「物」的人文價值,這樣的想法非常符合《周易》和《中庸》的精神。

王夫之也認為《莊子》和《周易》具有同源關係,兩者皆強調「離器無道」,這一點亦呼應了方以智的主張。

以「陶均」隱喻「道」

肯定變化的世界,也意味著肯定「道」的創生與造化,四時更替、萬物滋長,無一不是「道」的生成變化。由於「道」是天地萬物的創化來源,故莊子特別喜歡用「陶均」來隱喻「道」,可稱之為「天均」。「均」通「鈞」,故「陶均」、「天均」又可寫成「陶鈞」、「天鈞」。

「陶均」是製造陶器的轉輪,陶工藉由旋轉來形塑陶器的形狀。陶均的外形是圓的,「圓」在中國傳統文化裡具有終極、根本的意涵,如日常語言中的「圓融」、「圓善」,「『圓滿』也是圓,沒有人會說『豐滿』」,楊儒賓開玩笑地說。

此外,「圓」在東西方的文化中,也有完美、神聖的意涵。

東西方宗教聖人都有光圈,圓圈、圓環代表一種圓滿,這其實是非常常見的。

不僅如此,莊子也會用「圓鏡」來隱喻「道」,但「圓鏡」雖然圓形,卻是靜態的,不如「陶均」來得徹底,因為「陶均」的意象是動態旋轉,透過圓形轉動來製造出陶器,而「道」就如同「陶均」,是不斷變化轉動,進而帶來萬物的創生。

1Photo Credit: Fachdozent Pixabay
「陶均」是製造陶器的轉輪,陶工藉由旋轉來形塑陶器的形狀。

我們可以把天地想像成一個「陶均」,春夏秋冬的循環所帶來的生生不息,就像「陶均」的圓形轉動所帶來的創造。莊子反對把「道」與「器物」截然二分,由於「陶均」就是一種器皿,以「陶均」來隱喻「道」,可以說是在語言表達上就已經揭示了「器物」與「道」的關係。

「氣化主體」或「形氣主體」的工夫修養

中國傳統的修養論,著重在深層意識的工夫,如靜坐、調養呼吸、屏氣凝神等,認為意識的轉化,會帶動萬物跟著昇華。在這個意義下,「物」只是「心」的附屬,本身不具有獨立的意義。這種以自我意識為主導的工夫修養,可稱之為「心學」,也就是「強調意識主體(或心靈)是萬物之根源」的學問。

然而,天地萬物的生成變化,跟「氣」有很大的關係。莊子說:「通天地一氣也」,萬物的死生、聚散,都「因氣而變化」,簡稱為「氣化」。「氣化」落實在人身上,楊儒賓稱之為「氣化主體」或「形氣主體」。心(主體)有氣的屬性,這是莊子、道家與儒家共享的概念。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