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首艘圆筒型“海上油气加工厂”启运
5月12日,亚洲圆筒由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上油亚洲首艘圆筒型“海上油气加工厂”——“海葵一号”,在位于青岛西海岸新区的型海中国海油青岛国际化高端装备制造基地成功装船,将搭乘“新光华”号半潜船运往珠江口盆地的气加启运流花油田进行回接安装,从而为我国首个深水油田二次开发项目年内投产奠定基础。工厂 据了解,亚洲圆筒“海葵一号”集原油生产、首艘上油存储、型海外输等功能于一体,气加启运包括船体和上部功能模块两部分,工厂由近60万个零部件组成,亚洲圆筒最大储油量达6万吨。首艘上油“海葵一号”主甲板面积相当于13个标准篮球场,型海高度接近30层楼,气加启运总重相当于3万辆小汽车,工厂吃水深度接近航道极限,必须在天文大潮时才能出港,每月满足作业条件的海况窗口仅有3天。 “海葵一号”本身没有动力,不能在海上自航,需要将它像货物一样装到半潜运输船上,通过“大船背小船”的方式运输至珠江口盆地。圆筒结构导致其受风面大,极易发生旋转,因此,装船是“海葵一号”运输过程中技术难度最大、作业风险最高的关键环节。 在当天装船过程中,拖轮先将“海葵一号”牵引至空旷海域,同时,“新光华”号半潜船通过抛锚“站稳脚跟”,船舱加水压载下潜至设计深度。在拖轮的配合下,工作小艇通过精确定位系统将“海葵一号”牵引至运输船设计位置。随后,“新光华”号半潜船排出压载的水,慢慢上浮,将“海葵一号”背起,完成装船作业。 “在流速湍急的海面上‘穿针引线’,将‘海葵一号’牵引至运输船设计位置,就位精度要求达到毫米级,且过程中不允许发生任何碰撞,技术难度创行业同类装船作业之最。”中国海油海油工程“海葵一号”安装项目经理王继强介绍。 “海葵一号”将运往流花油田进行回接安装,航行距离超过1200海里。安装完成后,“海葵一号”将通过12根长达2570米的系泊缆绳牵引,漂浮在水深324米的大海上工作,每天能处理约5600吨原油。 “海葵一号”按照百年一遇恶劣海况进行设计,设计寿命30年,可连续在海上运行15年不回坞。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甲醇中灭多威溶液标准物质:助力农药残留精准分析
- 來自星星的你:用科技拼回肯納兒與世界連結的DNA
- 《失去的喜悅》:失去右眼之後,我學會用健康的左眼更認真看待所有事物
- 身心靈導師「學霸貓」套路屬於假冒偽劣,在中國進行老調重彈的割韭菜遊戲
- 10月全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9567起
- 【滿文24節氣】小雪是皇室取得各地土產的時節,「打圍進鮮」硬是被鴉片戰爭中斷兩年
- 用物聯網提升企業生產力,加速實現智慧製造
- Netflix《此時此刻》:打破國際平台的「hook」大戰思維,實驗成果如何?
- 中国市场“磁吸力”强劲 外企来华投资热潮涌动
- 中國爆發「肺炎黴漿菌」感染:若干醫院為患童洗肺每日平均50例、單日最高達67例
- 生三胎免服兵役!韓國為了振興低迷的出生率,還提出哪些令人瞠目結舌的政策?
- 科技部聚臺灣各界AI好手,23日爭奪2000萬獎金
- 食品添加剂问答之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一)
- 「旗美大團結」爆場湧入逾三萬名支持者,陳其邁競選團隊對勝選充滿信心
- 各方好友訴說眼中的劉櫂豪,肯定他為台東做的事
- 立院初審政治檔案條例,屆滿40年解密等關鍵條文無共識,全案交由黨團協商
- 泽连斯基:乌技术团队将赴美磋商矿产协议_
- OpenAI推出升級版GPT
- 《大叔之牆》:身為政治記者遇到性騷擾的經驗中,有一件事讓我始終難以忘懷
- 談潘柏霖寫作倫理爭議:拿代筆作品投獎的這個行為,在我看來反而背離了他想同理的人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