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

冷氣團發威猝死事件頻傳,該怎麼避免、需要注意哪些事才能平安過冬?

寒冷天氣來襲,冷氣注意保暖避免低體溫症!團發台北慈濟醫院職業醫學科賴育民主任提醒,威猝勞工及高危險族群更應留意身體狀況,死事事遠離低溫工作環境。傳該若發現低體溫症狀,麼避免需應儘早就醫,注意並在等待醫療支援前,安過可嘗試被動回溫法或主動回溫法。冷氣有效的團發預防措施包括穿著防寒衣物、進食溫熱食物,威猝特別是死事事潛在暴露職業,更應嚴守工作指引,傳該保障自身健康。麼避免需

根據氣象預報,注意今日大陸冷氣團南下,北部及東北部天氣轉冷,由於人類為恆溫動物,當周遭環境產生溫度變化時,人體須保持恆定溫度維持細胞及各器官正常運作。

天氣寒冷對於從事戶外或室內低溫工作者更容易造成健康傷害或促發疾病。對此,台北慈濟醫院職業醫學科賴育民主任提供幾點注意事項,提醒民眾工作的同時,也要注重身體保健,平安過冬。

做好保暖,避免失溫

正常人體核心體溫為37±0.5℃,當核心體溫出現下降趨勢,就容易引發低體溫症,即所謂失溫。依據瑞士低體溫分級系統,可將低體溫劃分為三級,當體溫下降到35℃至32℃時,代謝速率、呼吸速度及脈搏會增加,身體會不自覺顫抖,出現思考遲鈍、無法完成複雜動作等情形,此為輕度低體溫。

下降至32℃至28℃時,心輸出量、呼吸速度與脈搏會減緩,整體對冷的感知會變差,發生意識模糊、心律不整的症狀,這種情況屬於中度低體溫症,若沒有即時接受治療,就可能發展為重度低體溫,即核心體溫小於28℃,人體會陷入昏迷,甚至死亡。

高危險族群要特別注意

賴育民指出:「若持續暴露在低溫環境中,會刺激交感神經造成血管收縮,收縮壓會上升10至20㎜Hg,舒張壓會增加5至10㎜Hg,導致血壓上升,進而誘發出血性腦中風或主動脈剝離等急性疾病。」

勞動部職業安全署於2015年增列勞工保險職業病種類項目,加入「低溫作業或低溫物品引起之凍傷、失溫等疾病」,具有潛在暴露的職業包括冷凍倉庫作業、戶外建築業、農耕畜牧業以及高山工作等,高齡長者、三高病患及有酗酒習慣者更是其中的危險族群。

等待醫療支援前,先幫患者回溫

賴育民強調,若身邊的人出現失溫的情況,首先需要立即送醫急救讓體溫回到正常核心溫度,而在等待醫療支援前,可嘗試以下方法自行為患者回溫,按臨床指標與低溫的程度分為被動回溫與主動回溫。

輕度或中度低溫的病人可採被動回溫法,將其移動至溫暖乾燥的環境,替換衣物並給予溫熱食物;主動回溫則是針對重度低體溫病人,利用照烤燈、暖氣、溫水袋或是41℃溫靜脈輸液等方式,以每五分鐘回溫0.5℃至1℃的速度漸漸提高體溫,需要在到院後有醫療人員照顧時才能施行。

出現不適症狀,立即就醫

賴育民提醒,台灣雖位於亞熱帶,但當冬天大陸冷氣團南下,仍容易出現低體溫的狀況,尤其最近氣溫變化大,猝死事件頻發,除了上述潛在暴露職業外,民眾皆應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做好預防。

凡是於低溫環境工作者,務必遵從工作指引,穿著防寒套裝、食用溫熱食物、注意在低溫區工作時間勿太久,如果覺得寒冷難忍、身體顫抖就要立刻進入溫暖的室內或營帳等庇護所,如已有意識模糊、反應遲緩等症狀,務必送往急診就醫。

本文經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
原標:冷氣團來襲,注意低溫,體溫小於這個溫度,請盡快就醫治療

延伸閱讀

  • 寒流續發威苗栗大河清晨6.8度,水氣減少轉乾冷,桃園市復興區、新竹縣尖石鄉8國小續停課
  • 17縣市低溫特報,南投中寮清晨低溫7.5度,氣象署:白色耶誕機會不高
  • 氣象署低溫特報:耶誕夜一路冷至26日,北台灣今夜溫度下探12度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蕭汎如
核稿編輯:王祖鵬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