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探索

《羅浮宮給世界的藝術課》:憑「殘缺美」勝出的《斷臂維納斯》,為什麼是古典雕塑傑作?

文:程珺

這一小節,羅浮我要接著為你介紹三寶中的宮給第二件,它就是世界術課勝出塑傑殘缺美人《斷臂維納斯》。

其實,藝的斷典雕全世界有很多座漂亮的憑殘維納斯雕塑。佛羅倫斯的缺美烏菲茲美術館裡有一座《麥第奇的維納斯》,梵蒂岡博物館裡有一座《科羅納的臂維維納斯》。這兩座我都去看過,麼古憑良心說,羅浮論身材和相貌,宮給這兩座維納斯一點都不輸給斷臂的世界術課勝出塑傑這位,但它們沒那麼紅。藝的斷典雕你有沒有想過,憑殘這是缺美為什麼呢?

8Photo Credit: 原點出版
左:《麥第奇的維納斯》,右:《科羅納的臂維維納斯》

透過上一小節的介紹,你大概能瞭解,像《蒙娜麗莎》這樣的作品,它的名氣不是光憑藝術價值就能解釋的,還需要一些別的推動力。那麼,《斷臂維納斯》背後的推動力又是什麼呢?

這一次,靠的可不是媒體的傳播力量。

憑「殘缺美」勝出的維納斯

我先來講講這尊維納斯的來頭。《斷臂維納斯》並不是第一件入駐羅浮宮的維納斯。它在1820年才出土,在那之前,我剛才說的烏菲茲美術館的《麥第奇的維納斯》才是經典的代表。1801年拿破崙攻佔佛羅倫斯的時候,第一眼看見它時就被它迷倒了,二話不說,馬上打包扛回了羅浮宮。

《麥第奇的維納斯》在羅浮宮待了12年後,拿破崙倒台了,義大利就乘機將它討了回去。法國人雖然捨不得,但也沒辦法。幸運的是,沒過幾年《斷臂維納斯》就在希臘的米洛島(Milo)上被挖出來,因此它也被稱為《米洛的維納斯》。法國人立馬買下這座雕塑,把它請進羅浮宮並視為珍寶。

《斷臂維納斯》有什麼特殊嗎?說實話,我覺得沒有。這件維納斯有的優點,其他的維納斯也有。要說特殊,只有一點,是它出土的時候就沒有手臂。雖然當時的專家們提出了很多復原的方案,比方說,讓維納斯手裡拿個蘋果或者鏡子之類的,但羅浮宮依然決定不予修復,就讓雕塑呈現破損的狀態。

這真的是羅浮宮很高明的地方。維納斯的斷臂留下了千古之謎,導致人們對她過目難忘,而且還不斷惦記著。羅浮宮把這座雕塑的殘缺成功轉變成了優點。《斷臂維納斯》無形中還推動了一種美學觀點的傳播,那就是「殘缺美」。

「殘缺美」這個詞,你聽了並不陌生。作為一個現代人,這個概念對我們來說很常見。但在19世紀,那可是一種全新的觀點,等於對維納斯進行了第二次藝術創造,而且非常成功。那麼,這種美學觀念是怎樣產生的呢?難道僅僅是因為羅浮宮說了幾句宣傳語?當然不是,這一切都是事出有因的。

19世紀,法國經歷了啟蒙運動和大革命,無論在思想、政治還是文藝上,法國都已經進入了一個全新的階段,許多傳統觀念都受到了很大的衝擊。反映到藝術方面,那就是古典所重視的「完美」開始慢慢衰弱了。反而是殘缺,甚至是有點激烈的東西會更讓人觸動。

所以說,《斷臂維納斯》的出現真的是恰逢其時。她原本是一件古典的傑作,但雙臂的缺失讓她擁有了一種神祕、新鮮的美感。而羅浮宮在這時穩穩抓住了時代的脈搏,不做畫蛇添足的修復,便讓人們直接感受到這種全新的美學,結果大獲成功。

9Photo Credit: 原點出版
《斷臂維納斯》局部

經典的維納斯形象

那麼,你可能會問,如果維納斯是因為斷臂才出名的,那就意味著「殘缺美」可以解釋一切,這是不是太單薄了?難道那時候所有的殘缺都是美的嗎?當然不是,光有殘缺而沒有美,只是譁眾取寵而已。下面我要告訴你的是,《斷臂維納斯》的美可是極有淵源的。

其實,《斷臂維納斯》出土的時候,大家並不知道它代表的是哪位女神。而最終羅浮宮將它判斷為「愛神維納斯」,是因為它的臉和站姿都比較符合古典維納斯的形象。而這個古典形象,就是由古希臘雕塑家普拉克希特列斯(Praxiteles)在西元前4世紀創造出來的。在當時可是非常轟動的,因為他的維納斯是古希臘時期第一座全裸的女性雕塑。

其實在古希臘女性的地位並不高,即便是女神的雕塑也都是全副武裝穿著衣服的。當時,大家覺得只有男人的身材是最健美的,他們的雕塑才能全裸著。

普拉克希特列斯打破了這個規則,第一次脫下了女神的衣服。可以說,他開創了一個時代,因為之後的維納斯,基本都是裸著的,而普拉克希特列斯也算是定義了維納斯形象的標準。在他之後,無論是哪個時代的雕塑家,在雕維納斯的時候,必然會借鑒「普拉克希特列斯」的風格,《斷臂維納斯》也不例外,最明顯的地方就是頭部。

你可以去做比較,因為羅浮宮裡有一座叫「考夫曼」的維納斯頭像,它就是複製普拉克希特列斯的。

只要稍微比較一下就會發現,兩個女神的臉簡直是神一般的相似。它們有著相同的髮型,還都是鵝蛋形的小臉,但最像的還是氣質,都帶有一股簡約優雅。這也就是為什麼,羅浮宮敢說,這座沒有手臂的女神應該就是愛神維納斯。

古希臘的雕塑對人體的表現是極為精妙的。你從維納斯的站姿上可以看出,這座雕像有2公尺多高,但它身體的重心完全放在右腿上,左腿只是支撐而已。這讓人感覺她站得非常輕鬆,一點也不死板。這就是一個非常經典的古希臘站姿,叫做「旋動姿態(Contrapposto)」。

如果你再仔細看的話,會發現維納斯的肩膀和胯部的方向,一個向右,另一個卻向左。這讓她的身體形成了一個非常漂亮的S形曲線。這也是從普拉克希特列斯那裡傳承下來的,並且一直沿用到了今天。現在明星和模特兒拍照的時候,依然會擺出這個經典的姿勢。

10Photo Credit: Sonia Moskowitz
11Photo Credit: Sonia Moskowitz/ Globe photos/ TPG

上面我所講的這些都說明了,無論斷臂與否,這尊維納斯都毫無疑問是一件古典雕塑傑作。

相關書摘 ▶《羅浮宮給世界的藝術課》:三個男人共同締造《蒙娜麗莎》成為世界第一名畫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羅浮宮給世界的藝術課:細品20件必看珍寶的經典美學,更讀懂法國與古典歐洲》,原點出版

  • momo網路書店
  •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將由此獲得分潤收益。

作者:程珺

一個藝術浸泡過的理科大腦,最能幫你有效率地讀懂羅浮宮。旅居法國10年,造訪羅浮宮上百次,看遍35000件常設展品。歷時十年撰寫,不只鎮館三寶,帶你細品20件。

羅浮宮再大,破解不枉此行的必賞珍品。7件作品,看懂羅浮宮頂級江湖地位。6件作品,帶你讀懂法國。5幅畫作,幫你理解古典歐洲的輪廓。新增入住羅浮宮的新朋友──聖母院大火,最新搶救兩件珍寶。讀懂羅浮宮,讀懂法式經典,更認識古典歐洲歷史。

getImagePhoto Credit: 原點出版

責任編輯:朱家儀
核稿編輯:翁世航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