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探索

朱家安:為什麼大學不該限制學生得讀完四年才能畢業?

文:朱家安

台灣大部分大學並不是安為你修完該修的學分就可以畢業,若你想提前畢業而不是什麼「準時」畢業,得要滿足額外條件,大學得讀例如「系排名前20%」,不該畢業我覺得這很不合理:

在我看來學校該討論的限制學生不是為什麼修完學分的人可以「提前畢業」,而是完年為什麼學校可以扣著修完學分的人要他們「延後畢業」。有些人認為,安為必須要讓大部分學生都留在學校四年,什麼才能維持畢業生的大學得讀品質,然而:

  1. 為什麼排名前段或達成額外條件的不該畢業人才能提前畢業?我以為「提前修完學分」這本身就已經顯示學生比其他人厲害或用功了。有些學校主張說,限制學生「提前畢業」是完年給「特別優秀且有自己人生規劃」的學生使用,就算以純粹的安為修業和分數觀點來看,排名高當然算是什麼優秀,但用較短時間修完學分不算優秀嗎?
  2. 如果三年修完學分的大學得讀學生不能馬上畢業,那為什麼四年才修完學分的人可以馬上畢業?如果前者都沒有厲害到能馬上畢業,那後者不該再多念個半年一年嗎?
  3. 若提前修完學分的學生不能馬上畢業,還得要留在學校多待半年一年,那他們這段時間要幹嘛?我是說,除了繳學費之外,學校能說明這段時間他們留得很值得嗎?
  4. 如果花三年修完學分的學生都還缺乏畢業生應有的品質,為什麼當這個學生多繳兩學期學費之後,這些品質就會忽然長出來?

到底是我沒搞懂畢業資格的意義,還是說這些問題的根源,其實是學校跟學生利益不一致呢?

系所之間不該有畢業速度比賽

一種論點是說,若規定只要「依照及格標準拿到足夠學分」就可以申請提前畢業,這對那些給分比較嚴格的系所不公平,因為它們的學生比較不容易及格,因此比較不容易提前畢業。

坦白說我不太能理解這個說法,因為它提到的現象不只適用於提前畢業,也適用於一般的畢業:如果一個系所給分比較嚴格,那他們的學生不只不容易提前畢業,也不容易「準時」畢業。在這種情況下,你認為前者是一種不公平,需要增加提前畢業的門檻來補正(例如規定只有系排名前20%的學生才能申請提前畢業),但並不認為後者是問題,也不需要增加畢業的門檻來補正(例如規定只有系排名前20%的學生才能申請畢業),顯然你在意的並不是公不公平,你有可能只是不喜歡學生提前畢業。

此外,我也覺得這種說法相當對不起自己的專業,對系所來說,「我們學生容易提前畢業」應該不是好事也不是壞事,因為各系所需要的養成時間本來就不一樣。不同系所對畢業生的技能包有不同規劃,或許有些系所三年畢業很合理,有些系所讀五年或七年才合理。

現在大家在刻板印象上都認為大學讀「四年」是正常的,但這當然不代表四年是什麼神奇的時間長度,能支援所有專業的基本養成。對於平均資質的學生得花幾年才學得成一整套專業,有心教學的系所應該都心裡有數,就算其他系有更多學生比較早畢業,也不該覺得不公平。

反過來說,若學校和系所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一定也可以說明為什麼自己的學生往往是三年畢業,或者往往是五年畢業。在這方面跟其他系所斤斤計較,看起來很像是自己對教育實作自信不足,所以去參加「修業年限比賽」來轉移注意力,像研究生明明要寫論文,卻花了一整天把廁所刷得金光閃閃瑞氣千條。

不處理爽課,處理想提前畢業的人

另一種說法是,規定成績優異、排名前段者才能提前畢業,是為了避免學生為了提前畢業而只求及格,或者多修爽課:那些大致都會給過但學不到什麼東西的課程。

我可以理解這個方案的效果:若學生橫豎得待四年,他可能就不會急著多拿學分,會花更多心力在單門課程上,這不會完全阻止他「只求及格」和「修爽課」,但可望降低學生做這些事情的動機。然而:

  1. 如果及格有其意義,那學生要不要追求比及格更高的分數,應該是學生自己的選擇。學校可以用獎學金或雞排鼓勵有更高分數的學生,但不該懲罰那些單純只是及格的人,因為「只是及格」並不是錯事。如果學校覺得60分真的很爛,不該鼓勵,那學校應該把及格門檻調高到70或80分,而不是減少及格者的權益。
  2. 反過來說,就算規定成績優異、排名前段者才能提前畢業,也會增加學生選擇爽課的動機,理由應該很明顯。
  3. 爽課的問題就是爽課的存在本身,學校一方面允許爽課開設,一方面為了避免學生修爽課,阻止學生提前畢業,這是把自己品質控管不佳造成的損害轉嫁到學生身上,而且不管學生有沒有修爽課,都會受到波及。有印象前面有人提到「畢業生應有的品質」嗎?認為畢業生品質很重要的人應該把矛頭針對爽課,因為爽課讓學分的意義下降。

針對畢業門檻的討論從來沒少過,我的母校中正大學學生抗議資訊能力測驗,政大何萬順老師對英文能力門檻的批評倡議了好幾年,最後政大被迫在2018廢除此門檻。在這些議題裡,倡議者時常被指責是想要偷懶、輕鬆畢業,就像是當過兵的人覺得年輕人怎麼可以不當兵、不體驗那些「不合理的訓練是磨練」。

然而大學不見得知道對於學生來說什麼是重要的,而且在少子化的當下,大學和學生的利益不見得一致,這些都讓我們有理由好好想想:當大學主張學生除了修完學分,還要多做其他事情才能畢業,這究竟是為了學生,還是為了學校?

※感謝蔡如雅、James Hsu和鄭丁嘉給本文初稿的諮詢意見。感謝楊承旻提醒我要回應「爽課」相關論點。

本文經Readmoo閱讀最前線授權刊登,原文發表於此

責任編輯:翁世航
核稿編輯:潘柏翰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