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辽宁阜新:“培稳优”三轮驱动 持续推进市场主体健康发展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王文郁)记者12月7日从辽宁省阜新市市场监管局了解到,培稳优今年以来,辽宁轮驱该局坚持“培育市场主体、阜新稳定经济发展、动持优化营商环境”三轮驱动,续推贯彻落实稳增长、进市稳市场主体、场主保就业、体健保民生一揽子政策,培稳优让市场主体进得来、辽宁轮驱生得快、阜新长得好、动持动力足,续推助推地区经济实现持续稳步健康发展。进市

数据显示,场主今年前11个月,阜新市新发展各类市场主体25083户,比去年同期增长5.13%,位居辽宁省前列。目前,阜新市拥有市场主体总量近19万户,夯实了该市稳就业、保民生、统筹发展与安全大局最重要的经济基础。

营造方便快捷准入环境

量大面广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是我国经济韧性、就业韧性的重要支撑。自年初以来,阜新市市场监管局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培育壮大市场主体,采取多项行之有效的措施推进“证照分离”改革,深化“放管服”改革,通过减环节、减材料、减费用、减时限审批为市场主体减负,支持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持续稳步发展。

服务企业登记便利化,阜新市市场监管局与金融机构联合推出“一站式”无偿代办登记服务,实行“一套材料、一次告知、一同核查、一并审批、一证准营”,为市场主体落户阜新营造条件公开、程序透明、时限严格、首办负责、难事特办的服务环境。让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市场主体登记办事不用找人、难事有人帮着办,在阜新市成为常态。

同时,为吸引新生市场主体扎根阜新,市场监管部门继续深化企业名称登记改革,推进企业注销便利化和住所(经营场所)自主申报承诺制,压缩注销登记公告时间,让企业来去自如,无生存发展和迁出之忧,放开手脚在公平的市场中自由竞争。

促进市场主体活力迸发

个体私营经济在增加就业、推动创业创新、方便群众生活和繁荣社会经济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阜新市市场监管局立足稳定经济发展,聚焦市场主体“急难愁盼”,出台助力市场主体纾困解难10条举措,涵盖市场准入、助企融资、涉企收费、质量管理、重点行业扶持、信用体系建设等方面,解决市场主体在发展中遇到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激发市场活力迸发。

开展“走进市场主体纾困解难活动”,阜新市市场监管局的同志在局领导的带领下,分头深入市场主体宣讲各项助企纾困政策,调查企业经营情况和了解企业诉求,切实帮助市场主体纾困解难,助力复工复产。截至目前,阜新市市场监管局已组织走进市场主体7852户,帮助市场主体解决困难问题218个。

开展“个体工商户问卷调查活动”,阜新市市场监管部门对个体工商户经营状况、享受扶持政策、政策期盼等方面做深入了解。截至目前,已对24580户个体工商户完成问卷调查,为研究完善扶持个体工商户政策措施提供决策参考,助力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主应对疫情影响、恢复生产、扩大经营。

为市场主体注入源头活水

资金是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创新发展的关键要素之一,阜新市市场监管局将为市场主体拓宽融资渠道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抓,会同当地邮储银行开展“2022百亿送贷行动”,有效发挥互联网、大数据的高科技优势以及金融助企平台的作用,为大量市场主体解决了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阜新市太平区市场监管局、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市场监管局、彰武县市场监管局、高新开发区市场监管局相继举办银企对接会,搭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种植养殖农户与金融机构融资贷款交流平台,开通线上融资渠道,多措并举助力市场主体多方融资,有效缓解了市场主体的融资需求。

阜新市市场监管局还主动向金融机构推送信誉好、诚信度高、安置就业多、创新创业型市场主体登记信息近2万条,便于金融机构投放资金助企发展。

据统计,今年前11个月,阜新市市场监管部门通过开展“百亿送贷行动”,已为3164户市场主体融资7.21亿元,为市场主体创新发展注入了源头活水。

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注重服务加强监管,助企纾困帮企解忧,促进有利于市场主体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实落细、在阜新大地开花结果。

责任编辑:王峰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