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常見2種皮膚疾病 常見在頭皮、鼠蹊部、腋下預防復發7招
隨著天氣漸漸轉熱,夏季許多皮膚問題也會悄悄出現。常見台灣夏天悶熱、種皮招潮濕,膚疾復發本身皮膚耐受力不佳的病常人,若承受額外的見頭刺激,譬如日曬、皮鼠汗水、蹊部高溫或濕氣等,腋下預防常會導致皮膚產生各式各樣的夏季問題,皮膚科醫師邱足滿表示,常見濕疹和毛囊炎都是種皮招夏天常見皮膚疾病。 濕疹是膚疾復發皮膚發炎的一種表現。邱足滿說,病常濕疹沒有一個特定的見頭成因,但由於氣候悶熱,大量流汗刺激局部皮膚,的確容易造成皮膚發炎而出現濕疹。濕疹的症狀是頻繁的癢跟發炎,通常出現在臉部、頭皮、腰部、鼠蹊部、腋下、四肢、背部等部位,會使皮膚變紅、乾燥、變厚,甚至滲出液體。 1) 保持衣物乾爽,最好以棉質衣物為主;流汗應僅快擦乾,並換上乾淨的衣服。 2) 忍不住抓癢時,可以用手帕擦冷水或塗薄荷油止癢。 3) 養成塗抹潤膚或乳液的習慣,因為保持皮膚濕潤,可以控制輕微症狀。 4) 狀況嚴重的話,可使用類固醇藥膏,減輕癢跟紅疹現象。 最常見的毛囊炎是細菌感染所致,其次是真菌或黴菌感染。毛囊炎是指毛囊發炎的表現,包括前胸、後備、頸部、四肢、大腿內側、鼠蹊部、頭皮等,都可能發生毛囊炎;如果發生在臉部,也就是所謂的痘痘、粉刺。發生原因除了夏季氣候悶熱,造成油脂不當分泌之外,跟使用厚重的保養品或化妝品、穿著不透氣的衣物等都有關係。 1) 選擇透氣好、會吸汗的衣物,大量流汗應儘速沖洗擦乾,避免皮膚長期處於悶熱潮濕環境。 2) 若是細菌性毛囊炎,急性期可採用抗生素藥膏;也有醫生會視情況,使用外用A酸、果酸、杜鵑花酸。 3) 若為黴菌性毛囊炎,則可使用外用或口服的抗黴菌藥物。 延伸閱讀:濕疹預防與治療
毛囊炎預防與治療
·臭襪子洗過仍有味道? 這樣洗才能保持彈性又不臭
·襪子穿到鬆垮、破損恐害香港腳、靜脈曲張! 皮膚科醫授「4招」除臭、防細菌孳生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发送短信即可免费开通 “骚扰电话拒接”服务用户超5.4亿
- 几个食品分类及判定问题的探讨
- 产业创新发展,广东鲜制菜启航新征程
- 以旧换新“国补”安徽版细则出台_
- 孩子沉迷网络怎么办 专家建议重建家庭沟通模式
- 深圳市光明区举行“预付无忧•放心消费FUN光明”活动
- 中國代表再次呼籲推動紅海局勢盡快降溫
- 鑽石利潤低 英美資源研售De Beers
- 2024年“实践我先行——在宋庆龄奶奶生活过的地方过六一”活动举行
- 台湾地区将对水中半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检测方法进行修订
- “农友圈”走进汕尾典型村,服务茶叶生蚝产业丨“农友圈”进乡村①
- 年花榜单NO.1蝴蝶兰上哪买?快来北京路的翁源兰花盛宴
- 朝阳建成全市首个区级托育综合服务中心
- 混入网课学习群诈骗?最高检:坚决严厉打击
- 让“莓”烦恼变成没烦恼_
- 日本患認知障礙老人持續增加
- 暑期“文博场馆热”,如何更加吸引青少年
- 福建发布电动自行车使用安全提醒函
- 广州援疆教育团队与新疆疏附两所乡镇学校签约结对帮扶
- 中华慈善总会回应“衡水桃城中学要求家长捐款”:正在核查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