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橋大學被揭沾滿奴隸貿易鮮血
大公報綜合《衛報》、大學《每日郵報》、被揭BBC報道:英國劍橋大學周四承認,沾滿該校歷史上曾接收了大量來自英國黑奴貿易的奴隸血汗錢。一項由劍橋大學內部的貿易調查研究證實,該校雖沒有直接擁有奴隸並從中獲益,鮮血但該校歷史上卻從英國的劍橋奴隸貿易中獲得了「極大的好處」,學校和多個學院的大學捐款人都從事奴隸貿易。在去殖民化聲勢高漲的被揭今天,英國或不得不直面這些在過去從未被認真對待的沾滿歷史真相。 英國眾多名校的奴隸早期發展中,接受了大量來自黑奴貿易的貿易慈善捐款,靠販奴起家,鮮血成為英國教育界難以抹去的劍橋污點。劍橋大學在2019年正式啟動為期兩年的調查,以確認這所世界知名高等學府歷史上與奴隸制度是否有關聯,以及從中獲益的方式。調查委員會由劍橋大學副校長斯蒂芬·圖普領導。 多個學院的捐款人涉販奴 研究結果表明,劍橋大學的確在大西洋奴隸貿易中獲得了「重大利益」。劍橋大學多個學院的贊助人,都被揭發與大英帝國兩大殖民機構東印度公司和皇家非洲公司(RAC)有千絲萬縷的關係,以及劍橋大學19世紀50年代的獎學金資金來源,也都源自奴隸貿易的利潤。除了收取贊助,劍橋也被發現與從事加勒比海地區奴隸貿易的南海公司有關係。 英媒指出,從1700年到19世紀初,英國奴隸販子一共從非洲販賣了逾300萬名黑奴,其中絕大多數販往北美殖民地,約佔當時歐洲多國販奴貿易總數的四分之一。這家皇家非洲公司則幾乎壟斷了英國在非洲的黑奴買賣,據稱曾運輸近15萬名非洲奴隸。 調查報告指出,「雖然沒有任何證據表明,該大學直接擁有奴隸種植園或奴隸,但劍橋大學確實收取了大量來自奴隸貿易的血汗錢。」有研究人員表示,「這樣的財務參與既促進了奴隸貿易,也給劍橋帶來了巨大的收益。」 移走校內爭議雕像被否決 近年來,英國的殖民黑歷史受到全世界的審視,英國高校師生紛紛對過去與奴隸貿易有關的行為進行反思和抗議。2016年,劍橋大學耶穌學院在學生的壓力下,撤下了19世紀從西非王國貝寧偷盜的青銅公雞雕像等文物,並於2021年歸還於尼日利亞。2019年,劍橋的凱瑟琳學院移除了一個與奴隸種植園有關的古鐘,今年年初克萊爾學院將一個原名為「殖民地」的學生宿舍重新命名。 不過,劍橋大學耶穌學院在2020年向法院申訴,要求移除該學院禮拜堂中魯斯塔特(Tobias Rustat)的紀念碑卻被否決。魯斯塔特是英國國王查理二世的侍臣。在17世紀,他是劍橋大學最主要贊助人之一,也是皇家非洲公司出資人之一。但今年3月,英格蘭教會否決了移走紀念碑的提議。這一判決令許多師生感到意外,不敢相信直到如今,還要對曾經實施「大規模謀殺」的人進行紀念。 除了劍橋大學外,牛津大學內塞西爾·羅德雕像的爭議更大。羅德是19世紀英國在南非殖民的代表人物,而以他名字設立的羅德獎學金,被譽為牛津大學的最高榮譽獎學金。2015年,南非開普敦大學學生發起了「羅德必須倒」的運動,成功讓校方移除雕像。 2020年「黑人的命也是命」示威席捲多國,英國也掀起一股推倒殖民主義者雕像的行動,牛津大學的學生再次示威,要求校方移走羅德雕像,但去年被校方拒絕,150名學者隨後拒絕在放置羅德雕像的牛津大學奧里爾學院任教。 牛津研究院改名圖洗白殖民歷史 據《每日郵報》報道:英國牛津大學「東方研究學院」9月22日宣布,正式改名為「亞洲與中東研究學院」,試圖擺脫「東方」一詞帶來的殖民色彩。 牛津大學「東方研究學院」創立於19世紀。當時,由於英國帝國主義以及貿易的快速擴張,南亞、東亞地區的外語人才需求量急劇增加,亞洲語言的職位隨之出現。 2019年開始,便陸續有學者提出「東方研究」一詞帶有着濃重的殖民主義和帝國主義色彩。牛津學生報紙《Cherwell》表示,該詞「從殖民主義的視角對亞洲人進行負面刻畫」。 牛津大學隨後進行了為期2年的調查,徵求了老師、學生校友的意見,並將學院名稱改為「亞洲與中東研究學院」。教務委員會主席雷克特教授表示,他深信「改名是正確的」,不只「東方」一詞不恰當,而且「亞洲與中東研究學院」也更能體現出學術的多樣性。該學院改名的消息在社交媒體上引起反響,有網友表示牛津至今仍沿用舊名令人驚訝。 英國倫敦城市大學的「卡斯商學院」因為與17世紀奴隸貿易商人約翰·卡斯有關,在2020年改名為「貝葉斯商學院」。 英國高校殖民歷史爭議 2016年在學者和學生要求的抗議下,英國劍橋耶穌學院從其大廳撤下19世紀從西非王國貝寧偷盜的青銅公雞雕像等文物。2021年,耶穌學院將青銅公雞雕像歸還尼日利亞。 2016年南非開普敦大學學生發起了「羅德必須倒」的運動,蔓延到牛津大學。牛津學生要求拆除奧里爾學院中19世紀英國帝國主義者、「羅德獎學金」創辦人羅德的校內塑像。 2020年劍橋大學耶穌學院要求將17世紀奴隸貿易公司投資者魯斯塔特的教堂紀念碑移除,並向法院申訴,但在今年3月被英格蘭教會否決。 2020年美國非裔弗洛伊德之死引發的「黑人的命也是命」示威蔓延至英國,英國多地掀起推倒殖民者雕像的風潮,牛津大學學生再次要求校方拆除羅德的雕像。校方在2021年表示將不會遵從。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稻香老农:为消费者带来最纯正的米香
- 台盟党派提案涉鼓励台胞参与中国式现代化等内容
- 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广
- 台胞可在平潭开展33个工种的职业技能等级认定
- 食、展、赛、宴......来新会大鳌过大年,解锁吃虾的N种乐趣!
- (台青话融合)从“探路者”到“引路人” 台青谢元逵带着理想再出发
- 期待两岸文化交流龙行龘龘、前程朤朤、跨越山海、繁花似锦(两岸观察)
- “二二八”起义无关“台独”!台盟座谈会为76年前光荣历史正名
- 市场监管行风建设在行动|辽宁全力构建经营主体全生命周期服务链条
- 台湾新农人扎根大陆 把黄河万亩荒滩改造成4A级景区
- (台青话融合)台湾“合伙人”圆梦福建:把爱好变成事业
- (台青话融合)“台二代”黄建智:深耕皮革行业十余载 见证大陆经济腾飞
- 口罩颗粒物过滤效率检测方法及量值溯源方法现状(二)
- 本週重點回顧:鮑爾不升息股市開派對,沒有蘋果的份|天下雜誌
- 青海:“60后”台胞推己及人 寄语“00后”开阔视野
- “登陆”台籍医生喊话台青:大陆是最有机会的土壤,等你!
- 制止餐饮浪费|山东公布5起制止餐饮浪费专项执法行动典型案例
- 中方:民进党当局挥霍台湾老百姓血汗钱购买武器,只会破坏台海和平稳定
- 台湾女烘焙师在陆两度创业 盼两岸更“甜点”
- 台湾“理工男”南京深耕高端制造业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