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塊擠壓變形 氣象局:台灣恐從「番薯」變「香蕉」
台灣位處菲律賓海板塊及歐亞板塊交界處,板塊變形常因板塊運動而發生地震,擠壓局台中央氣象局表示,氣象為了觀察地層變化,灣恐在全台建置了超過160個「全球導航衛星系統」測站,從番結果顯示,薯變地震前後台灣斷層都會偷偷移動,香蕉像是板塊變形蘭嶼、綠島移動最明顯,擠壓局台一年移動約7、氣象8公分,灣恐經過上百年長期板塊擠壓,從番台灣的薯變形狀恐怕會越來越瘦長,外型可能從「蕃薯」逐漸變成「香蕉」。香蕉 位在板塊交界的板塊變形台灣時常有地震發生,長年累月,台灣的地層也悄悄發生變化。中央氣象局建置超過160個全球導航衛星系統測站,2009年至2018年板塊擠壓碰撞出現造山運動,發現東部地區移動最明顯,尤其綠島、蘭嶼每年平均向西北方向移動7至8公分。 地震測報中心進一步表示,長期下來,板塊不斷往中間擠壓,受力點在台灣中間往兩邊推,沖繩海峽的板塊和北呂宋島弧一南一北被拉開,台灣的形狀恐怕會越來越瘦長,外型可能從「蕃薯」逐漸變成「香蕉」,但因地殼一年只變動7、8公分,因此可能也需要好幾百年的時間,甚至還要考量其他因素。 台大地質系教授陳文山指出,「我們(東邊)壓縮它,看起來好像變窄,但是其實我們的西部平原原本很多斷層,它會變成山脈,所以西部平原會擴大,你要看壓縮的速度跟那個(西部)長胖的速度,當然另外還有一個是海岸的泥沙堆積,堆積的時候,它也會讓你國土變大。」 台北/鄭伊珊、周煒傑 責任編輯/朱怡玟氣象局設置160個GPS測站 台斷層「偷偷移動」
地殼變化不只地震過後 「能量累積」過程也會
專家也解釋,不只是地震後地殼會出現變化,在累積能量的過程中,地表就會出現微量的變形,地球科學家透過這個原理,長期連續監測台灣地表的定位,希望研究出成熟的技術,有朝一日可以找出大地震發生前的徵兆。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预制菜产业迭代升级 这场交流活动干货满满不容错过
- 广电总局:立即停播“减肥传奇瘦身贴”等广告
- 浙江省市场监管局发布三类儿童用品消费风险提醒
- “神车”让人费神:宝骏560高速上突然失去动力 故障没完没了投诉无处可去
- 北京公布3起食品违法典型案例
- 消费维权暖人心 真诚感谢送锦旗
- 江西省消保委:警惕婚纱摄影消费陷阱
- 退款退了8个月 青岛皇家少儿英语还没结清
- 溴甲酚绿指示液:高效实验必备
- 电炖盅锅、养生壶抽检结果公布,慎买这7批次,倒水易烫伤!
- 海淀法院作出禁令,要求“企查查”停止使用“三查”广告语
- 燃油加油机知识知多少
- 张军当选为最高人民法院院长
- 辽宁沈阳市消协提示:网络购物“八注意”
- 江苏消保委通报9款手游 3款为腾讯游戏运营或代理
- 酒体设计师:与酒共舞的人
- 寒潮蓝色预警继续:强冷空气将影响我国大部地区
- 国家网信办指导属地网信办依法约谈处置虎牙、斗鱼等10家网络直播平台
- 江西省消保委:警惕婚纱摄影消费陷阱
- e代驾软件被工信部点名侵害用户个人信息 回应称已进行调整优化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