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鴻海集團面對全球供應鏈重組策略備受關注,外資未來外產美系外資法人今(23)日預估,鴻海未來2至3年,至年中國重升至成鴻海集團在中國以外產能比重將提升至30%。比年全
展望今(2023)年營運,球電法人預期鴻海集團在雲端網路、動車電腦終端、市占元件和其他等產品線業績成長可期,率達消費智能產品線保守看待。外資未來外產
觀察地緣政治風險和供應鏈重組趨勢下鴻海因應之道,鴻海美系外資法人今天報告預期,至年中國重升至成鴻海集團加速布局中國以外市場產能,比年全例如在印度擴充蘋果(Apple)iPhone產線、球電在越南擴充MacBook和平板電腦iPad產能等。動車
外資法人指出,目前鴻海集團在中國產能比重約75%、海外產能占比約25%,預期未來2至3年,鴻海集團在中國以外產能比重將提升至30%。
外資法人評估到2025年,印度將占iPhone整體電子代工服務(EMS)產能比重約25%,鴻海集團將成為iPhone在中國以外產能的主要供應商。
在電動車布局,外資重申到2025年鴻海集團在全球電動車市占率達到5%、營收規模達新台幣1兆元目標不變,其中60%營收來自電動車組裝、40%營收來自電動車相關元件。
展望鴻海今年4大產品線表現,外資法人分析,智慧型手機市況保守,終端需求不明,鴻海消費智能產品線的能見度可能受限。不過中長期來看,鴻海在主要客戶蘋果(Apple)的iPhone新機試產導入服務(NPI)仍有主導地位,市占率相對穩定。法人預期今年鴻海消費智能產品業績比重約50%左右。
在雲端網路產品線,外資法人指出,今年鴻海在相關領域成長態勢強勁,主要是在既有雲端服務供應商(CSP)客戶出貨比重高,且逐步滲透至新客戶,預期鴻海今年在CSP領域業績可望成長雙位數百分點。
電腦終端領域方面,外資法人預期鴻海今年相關產品線可望成長,電腦終端將是僅次於雲端網路成長幅度的產品線,主要受惠蘋果MacBook筆記型電腦以及商用印表機需求。
在元件和其他產品,外資法人預估鴻海今年相關項目也可望成長,主要是集團內部需求以及產品組合優化,例如聲學元件、相機模組、以及未來鏡頭鏡片等需求增加。
鴻海先前指出,1月營收達成率略高,預估第1季營運展望將可達到外界預期。法人預估鴻海首季業績可超過新台幣1.5兆元,創歷年同期新高。
新聞來源
- 外資:未來2至3年 鴻海中國以外產能比重升至3成(中央社)
延伸閱讀
- 傳鴻海失去iPhone 15 Pro Max獨家訂單,豪灑6200億元布局「印度矽谷」打造新供應鏈
- 蔣尚義加入鴻海任半導體策略長,直接向劉揚偉負責,拚車用半導體、電動車功率元件發展
- 中芯國際人事大地震:蔣尚義、梁孟松相繼離任,董事會全由中國人接手
- 台積電研發老臣「蔣爸」投向中國晶圓廠,擔任「中芯國際」獨立董事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莊貿捷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