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休闲

流標3次、預算已破790億:桃機第三航廈造型驚豔卻傳「蓋不下去」

由知名的流標英國團隊設計,桃園國際機場第三航廈原訂2020年底完工,次預傳蓋期待成為國際機場新標竿。算已不過最重要的破億主體航廈工程招標不順利,已經流標了3次,桃機桃機公司表示,第航驚艷的廈造型驚造型現在變成棘手問題,若不變更設計,豔卻主體工程會蓋不下去,不下因為根本沒有營造商敢來投標。流標

桃機第三航廈於2017年5月開工,次預傳蓋依行政院原核定計畫,算已將在2020年底完工、破億2021年初試營運,桃機然而,第航目前第三航廈主體工程已歷經3次流標,桃機公司日前正式提出的修正計畫,第三航廈完工期延到2023年底、2024年初試營運,總經費也從原先的746億元,增至790億元。但依照目前核定的52個月施工期,即使年底前動工,2023年底要完工幾乎不可行。

桃機評估,第三航廈主體工程現在最大問題已不是何時動工和完工,而是有無廠商願意來蓋。

《中央社》報導,今年初接任桃機董事長的王明德直言,第三航廈是攸關國家門面的重大計畫,國際競圖選擇了造型驚豔又絢麗的設計,國際級設計團隊想讓第三航廈成為國際級標竿機場,在台灣留下重要作品,但桃機先前預算管控嚴重不當,驚豔的造型現在變成棘手問題,讓桃機陷入進退兩難。

英國設計團隊「Rogers Stirk Harbour + Partners」2015年取得桃機第三航廈的設計權,出境大廳天花板上懸吊13萬朵花瓣造型的鋁管,不只造型壯觀美麗,更有減少噪音、減少照明用電的功能,有「雲頂天花板」之稱。不過卻傳出由於造型太過複雜,主體工程耗資耗工,沒有廠商願意投標。

桃園機場Photo Credit: Rogers Stirk Harbour + Partners 網站

《中央社》去年10月報導,桃機第三航廈是台灣繼十大建設後,最大單一公共建築,桃機公司在2016年完成國際競圖,由台灣世曦與英國設計團隊「Rogers Stirk Harbour + Partners」得標,設計中特別融入台灣傳統屋頂瓦片、壯麗山脈稜線、海洋波浪及雲海等意象。

桃機第三航廈Photo Credit: 桃園國際機場 網站

不過這樣的設計,成為施工過程中的巨大挑戰。桃機公司工程處長林文楨當時表示,無論是天花板或屋頂,內部都會有管線,花瓣鋁管多達13萬朵,將來維修管線時得一一拆下,非常麻煩,還會影響管線故障時的搶修效率,而波浪屋頂是不規則形狀,也維護不易。桃機公司當時請設計團隊簡化天花板、屋頂及其他不必要的設計,不過設計團隊仍希望維持原創精神。

《聯合報》報導也指出,為使招標順利,交通部長前部長吳宏謀去年原擬要求更改設計圖,捨棄雲頂天花板,但英國團隊當時不同意,桃機去年底也同意保留原設計。

3次流標、總預算暴增近44億,設計圖終於將調整

不過今年6月主體工程再度流標,原因之一就是「雲頂天花板」耗資耗工,沒有廠商願意投標。王明德今日表示,第三航廈主體工程價格太高,但預算又不夠多,現在只能想辦法簡化設計內容,而設計內容繁複與否又影響工期時間;目前要想辦法滿足預算及工期,準備提出幾個方案提報交通部。

桃機公司第三航廈預算原為746億元,主體工程預算是新台幣396億元,今年初預算已增加至新台幣790多億元,主體工程近400億元,桃機估算13萬朵花瓣造型鋁管經費超過10億元。

王明德說,現在設計內容高於預算,預算已不可能再調高,希望設計團隊提出可行方案,讓價格下降滿足預算。他表示已跟英國團隊溝通過, 對方也同意調整設計圖,他明白建築師都想留下經典之作,但仍要務實一點。另因為日本對於機場建築有很豐富的經驗,他也打算延請日本工程師到台灣協助相關工程。

《中央廣播電台》報導,桃機旅客量在2016年首次突破4000萬人次,並持續成長,去年約達4488萬人次,預計今年會成長到4600萬人次,而目前桃機2座航廈旅客年服務容量3400萬人次,第二航廈今年底北面擴建完成後,可再增加300萬人次,但仍趕不上需求。

根據桃機公司的規劃,桃機第三航廈完工後,每年可服務2000萬人次旅客,後續開發的衛星廊廳啟用後,第三航廈每年服務的旅客量可再增加至4500萬人次。

  • 塞到天天都是尖峰日,桃園機場一年「超載」1000萬人次


新聞來源:

  • 第三航廈驚豔造型變棘手 桃機:不變更蓋不下去(中央社)
  • 桃機三航廈擬改設計 恐捨13萬花瓣鋁管亮點(中央社)
  • 第三航廈雲頂天花板就要17億 桃機請英國團隊修圖(聯合報)
  • 交通部:桃機第三航廈延至2023年底完工(中央廣播電台)

核稿編輯:楊之瑜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