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焦点

《明日的餐桌》:不賣咖啡的倫敦咖啡節——善盡社會責任的節慶文化

文:余宛如

不賣咖啡的倫敦咖啡節:一杯咖啡,號召市民熱情與公益

倫敦咖啡節秉持英國善盡社會責任的明日賣咖節慶文化,
觀眾玩得愉快,倫敦企業達到廣告效益,咖啡慈善機構也募到資金,節善盡社節慶
人人都獲益。會責

第一次挺進倫敦老咖啡館,文化就讓我感受到「沒錢沒人情、沒消費沒殷勤」的明日賣咖資本主義精神。我帶了一本書,倫敦吃了一頓英式早餐,咖啡吃完準備看書享受咖啡與早晨時,節善盡社節慶服務生開始三不五時的會責問我要不要再點些什麼。剛開始,文化我以為這是他們的服務方式,後來連老闆都來問我要不要再點什麼時,我才恍然大悟:原來在趕我走,以英國人的禮貌來看,其實是暗示你不要占著熱門茅坑不拉屎。

當然這不是倫敦咖啡館普遍的真理,我在倫敦期間,與第一屆倫敦咖啡節相遇了,發現其實倫敦咖啡文化真的很有趣……

不賣咖啡還送你馬殺雞

買了票引頸期盼多時,終於進了倫敦咖啡節的會場,各個咖啡館的黑白照片懸掛在入口處,光與影交織出一幅幅人文畫面,彷彿逼問著來客:「你愛咖啡的什麼?咖啡的香氣?咖啡的滋味?咖啡師的專注?還是在咖啡館裡一次又一次的生命風景?」而咖啡香氣早已經飄散又凝結在空氣中,與各種思緒纏繞在一起。

咖啡節的場地,選在具有歷史意義的老釀酒場裡。屋頂灑進陽光,攤位退到兩旁,場地的主人是咖啡節的觀眾,人人都可肆意坐在人工草皮上,拿著一杯杯的咖啡享受舞台上不斷放送的英式搖滾樂。

在咖啡節裡,你一樣可以感受到倫敦的區域差異,並因此而得到興味。在蘇活(SOHO)咖啡區,掛著霓虹燈管,陳列著重型機車,四散著慵懶而頹廢的破舊沙發,並列著數家強調工匠精神與專業的小型店家。在咖啡實驗區,有公平貿易、雨林保護等全球熱門的咖啡議題,也展示新進的咖啡機器與萃取技術,還重複播放關於咖啡產業剝削第三世界國家的紀錄片《咖非正義》(Black Gold),不管是技術還是概念,在細心的安排下傳播著最新訊息。

到了大企業專區,無論是星巴克還是咖世家(Costa),咖啡與糕點隨便你吃喝,都是門市實品大小,絕無偷工減料,一旁還提供頸肩按摩、指甲彩繪與快照等等,種種創意連結,將咖啡館的休閒功能發揮到極致,而這些全部都免費。有些攤位並提供各種遊戲,猜中就有大獎,讓我們這些觀眾玩得不亦樂乎。

善盡社會責任的節慶文化

不過,我更驚豔於英國善盡社會責任的節慶文化。倫敦咖啡節三天下來的門票收入共三萬九千二百八十英磅,全數捐給慈善機構阿萊格拉基金會(Allegra Fondation)的「瀑布專案」(Project Waterfall),協助非洲咖啡產國獲得乾淨的水源,預計第一階段會有七千人受益。

在倫敦咖啡節裡,觀眾玩得愉快,企業達到廣告效益,慈善機構也募到資金,人人都獲益。在台灣,要享受一個不鼓勵消費而讓人體驗咖啡業者熱忱的活動,除非消費者有體悟,願意「使用者付費」,而主辦單位也不是以營利為目的,才有可能多贏。

英國連鎖咖啡在海外也很強調社會責任,像是英國最大的連鎖咖啡店咖世家,就標榜使用「雨林保護認證」的咖啡豆,大大的認證標籤貼在顯眼的地方,很容易辨識。二○一○年,英國的星巴克在民眾的呼籲之下,義式咖啡系列全面改用有「公平貿易認證」的咖啡豆,並在他們的大門入口處,很驕傲的告訴所有人:「我們的義式咖啡是百分百公平貿易認證的」。但在台灣、香港、韓國、中國等地,星巴克並未採用英國的做法,台灣的星巴克更糟,不僅現在架上完全沒有銷售公平貿易認證的咖啡,卻在文宣上繼續做公平貿易咖啡的宣傳,講一套做一套,反讓我對英國企業實踐社會責任的進步性印象深刻。

不僅倫敦咖啡節如此,倫敦馬拉松大賽也是這樣的模式:企業贊助所有活動支出,賺到廣告曝光與品牌公益好感,活動總收益捐給特定慈善團體。

使用者付費的公民參與

當然,具有高公民素質的參與者,是促成英國節慶活動皆大歡喜的主要原因。在英國,「使用者付費」的觀念根植在公民社會中,而且付費還要「公平」。在參加一些非營利組織舉辦的活動後,英國民眾通常也會捐獻出相對的金額,讓這些社會組織可以「永續」經營下去。像是倫敦咖啡節,為了讓活動可以更有品質、持續地舉辦,同時又能為慈善工作募到資金,民眾入場是要買門票的。

而在倫敦馬拉松大賽裡,「歡樂組」的參賽者更往往為慈善而跑。他們會跟親朋好友打賭,如果他們「穿著奇裝異服」或是「整場跑完」便可以贏得賭金,而這些賭金都捐到慈善機構去了,這也許是為什麼我們常看到瘋狂的英國人穿著奇裝異服在街上跑步的原因之一吧。活動現場也有許多義工,拿著小募款桶賣力為慈善團體募款,大型活動整場下來募得的金額相當可觀,為社會事業注入源源不絕的活水。許多小型慈善機構往往只是由一個家庭單位發起,沒有能力宣傳,如果參加馬拉松大賽,BBC還會特意報導,讓這些小慈善團體得到全國曝光。

以慈善為目的的活動,英國人似乎特別樂意參加。英國資本家從中世紀開始,商人與地主就有照顧社會與弱勢的傳統,大地主要拿出免費的公田,讓社會弱勢的人耕種自己的糧食,企業家要捐出百分之十的所得回饋社會、照顧員工;現今企業贊助的慈善活動,不但可以抵稅,企業主還有機會得到皇室表揚,獲得社會聲望。而一般的英國民眾,除了以行動監督企業的社會責任,參加活動獲得樂趣,為了慈善多花一點心力或金錢都覺得甘願。

英國這種重視「社會責任」、「公平回饋、公平分擔」的社會精神,也反應在咖啡的飲用上,進一步掀起了英倫的第三波咖啡革命。


【食物行動】黑金的真相:《咖非正義》挺小農

跨國咖啡公司現在支配著購物賣場和超市販售的咖啡,控制超過八百億的產業,將咖啡變成僅次於石油的黑金,成為世界上最有價值的交易商品。但是在我們繼續付錢買拿鐵和卡布奇諾咖啡時,付給咖啡農的價格卻依然十分低,一度迫使他們放棄咖啡田。

這麼自相矛盾的事,再也沒有任何地方比咖啡誕生地衣索比亞更為明顯了。當地的歐拉米(Oromia)咖啡農合作社經理塔德錫.梅斯柯拉(Tadesse Meskela)肩負任務,要拯救合作社七萬四千名咖啡農免於破產。當合作社農民努力採收國際市場上最高級的咖啡豆時,塔德錫行遍世界,試圖找到願意支付公平價格的買家。

《咖非正義》(Black Gold)這部紀錄片的故事場景,以塔德錫前往倫敦和西雅圖的旅程為背景,呈現他為了突破血汗咖啡的剝削與壓榨,所面臨來自消費者、消費產國、全球咖啡期貨市場、知名咖啡品牌商以及世界貿易組織的種種挑戰。

拍攝動機

二○○二年底,英國導演尼克.法蘭西斯(Nick Francis)和馬克.法蘭西斯(Marc Francis)眼見衣索比亞面臨又一次飢荒,引發他們拍攝紀錄片《咖非正義》。衣索比亞在一九八四年時,也曾發生過嚴重的飢荒,世界各地的人一呼百諾,紛紛提供援助,然而二○○二年的不同之處,在於陷入這場新糧食危機的是咖啡農,但全球的咖啡產品卻正是景氣大好。

尼克與馬克心急地想提醒觀眾,透過一杯咖啡,我們勢必就與世界百萬人的生計緊緊相連,而這些人正在為生存奮鬥。因為每天全球有數十億人享受咖啡的香醇,這只是咖啡產業年產值八百億美元的一部分,然而產品背後的人,卻是數百萬面臨破產的咖啡農民,這樣的生存困境,相對於產業的興旺,顯得更加矛盾而諷刺。尼克與馬克希望藉由製作《咖非正義》這部影片,迫使身為消費者的我們,對於一些習以為常的基本假設,像是消費者的生活型態,以及與其他世界的相互影響等,提出質疑與反思。

迴響

影片推出後,入選日舞影展競賽片,從多倫多的Hot Docs國際紀錄片影展,到紐約、紐西蘭和澳洲,《咖非正義》在每個影展的戲院都滿座,並榮獲英國獨立製片獎最佳成就大獎。

這部紀錄片在民間激起廣大的迴響。有些當地咖啡公司在電影院排隊的隊伍提供公平貿易的咖啡,有些開始配合影片,要將利潤送回給農民,也有的在當地報紙購買廣告,鼓勵大家去看片,而且憑電影票根可以換一杯免費咖啡。

在日舞影展,有觀眾在Q&A時間開了一張一萬美金的支票,直接交給塔德錫.梅斯柯拉,要幫助他的咖啡農完成興建一所學校。也有人乾脆賣掉大型跨國公司的股份,重新投資在更有道德的貿易公司。

相關書摘 ►《明日的餐桌》:不是廚師,我是食物設計師!一星米其林主廚之女的跨界探索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明日的餐桌:愛食物、零浪費,生態綠創辦人帶你走訪世界食物革命運動現場,用吃守護地球,打造綠色食物生態系【暢銷增修版】》,果力文化出版

作者:余宛如

  • momo網路書店
  • Readmoo讀墨電子書
  •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將由此獲得分潤收益。

愛食物、零浪費、護地球,
我們可以讓「吃」成為一種正面行動,
共同修補、建構永續的綠色食物生態系。

生態綠創辦人余宛如親身走訪全球食物革命運動現場,
以食物為里程,寫就了這本餐桌版的Lonely Planet,
看看世界吃的食物,蘊藏了什麼故事?
人們在食物運動裡提出了什麼解決方法?

「全家FamilyMart」、「回甘人生」、
「格外農品」、「對味好食研究所」等案例,
記錄台灣食物運動新里程。

食品加工和貿易的資本化與工業化,以及全球食物與飲食文化的快速交流,讓我們享受到了前所未見的便利,然而這股快速的發展,也潛藏巨大的隱憂:經濟作物的大量需求,破壞了生態體系的多元性,飲食價值觀趨向單一,物種流失,土地掠奪,飲食安全等問題逐漸浮現。我們彼此遠比想像中的還要緊密,當地球遭受衝擊,身為一分子的我們便不可能置身事外。

「當地球的食物生態系遭受衝擊,我們每個人都無法置身事外。」

有機、在地、零浪費、公平貿易、食物創新、食育……,這些我們如今習以為常的概念是如何在世界各個角落,涓滴匯聚成改變眾人的力量,甚至國際趨勢,影響遠在千里之外的我們?

  • 剩食問題嚴重,歐洲各國大至超市,小至個人,用什麼方法因應?
  • 世界第一個公平貿易城鎮是怎麼出現的?
  • 南美洲的貧窮國家秘魯如何用食物革命,成為南半球「星級」美食聖地?
  • 印尼女農如何在被男性壟斷的咖啡市場裡爭取平等發展空間?
  • 公平貿易是如何來到台灣落地生根?

作者余宛如歷時八年,足跡跨越英倫、歐洲、北美洲、中南美洲、北非、中東、東南亞、日韓、中國等許多國家,親自走進食物生產、餐廳、農漁牧、飲食設計、公平貿易等現場,訪問各地生態廚師、小農、食物設計師、社會企業家、學生等等,以食物為經,理想為緯,記錄他們如何捲起袖子、展開行動,為各個地方的食物運動點起星星之火。

「在這個食物生態系裡,我們所有的決定與行動,都不會只是與自己有關。」

作者應用「食物人類學」的方法,追溯當代食物生產、交換、處理與消費的過程,探討範圍涵蓋了食物供應、農業產銷、剩食和饑荒、食物援助、原住民之人權和土地權益、自然生態等議題;同時,她也引介世界各地推廣有機、公平貿易、生態認證、慢食等各種食物運動的進程,為身在台灣的我們,帶來最前線的運動紀實,為我們勾勒出一個正在蔓延全球的「新食物經濟體」,也讓我們知道,這些運動未來又會走向哪裡。

台灣的食物運動近年來有哪些進展?余宛如再次上陣採訪,增修全新篇章,談台灣當前的剩食、飲食改革等值得你我關注的各項議題,她更花了相當篇幅談校園飲食教育,並呼應本書提到的諸多國際趨勢與案例分析,對台灣當前已發生、未發生的食物議題,提出最有力、最有前瞻性的建言!

getImagePhoto Credit: 果力文化出版

責任編輯:翁世航
核稿編輯:潘柏翰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