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焦点

《製造聖經》:〈馬可福音〉與〈路加福音〉中,關於耶穌死亡的故事有多大的差距?

文:巴特・葉爾曼(Bart D. Ehrman)

開箱文:〈馬可福音〉和〈路加福音〉中耶穌的製造死亡

我可以從一個對我而言特別清楚並吸引人的範例開始討論如何比較經文。就如同我們在第二章探討過的聖經死亡事那些差異細節,這一類的福音差異只能透過對每一段落細心地水平閱讀來發現;這次,我們不再找這裡或那裡的與路音中耶穌微小差異,而是加福距尋找更大主題的差異,也就是關於差異在於作者如何談論一個故事。

在眾福音書中,故多大的差一個以非常不同的製造方式來陳述的關鍵故事是耶穌被釘十字架的故事。你也許會認為所有的聖經死亡事福音書對於釘十字架的故事都有相同的訊息,而它們之間的福音差異只是反映了不同觀點而稍微更動而已,也許這位作者比較強調這件事,與路音中耶穌那位作者強調那件事。加福距但事實上,關於福音書間的故多大的差差距遠比這還要大而且更為基礎。再沒有比〈馬可福音〉和〈路加福音〉中關於耶穌死亡的製造故事更能清楚展示這種差距的了。

自十九世紀以來,學者們認識到〈馬可福音〉是第一卷被寫下的福音書,大約寫於公元六十五至七十年間。〈馬太福音〉和〈路加福音〉兩卷則寫於十五或二十年後,它們使用〈馬可福音〉作為許多故事的根據。這是為什麼幾乎所有馬可的故事都可以在〈馬太福音〉或〈路加福音〉中找到,也是為什麼有些時候三卷福音書在陳述故事時甚至用字都一樣。有些時候,兩卷福音書講的一樣,但第三卷則否,這是因為偶爾這第三卷福音書會修改〈馬可福音〉上的紀錄。

而這表示,如果我們在〈馬可福音〉和〈路加福音〉中有一樣的故事,但有些微不同,這些差異的存在肯定是因為路加修改了他原始文獻的內容,有些時候是刪除一些字或詞,有時是加入新材料,或甚至一整段,有時則是修改句子中用字的順序。我們可以安全地假設,如果路加修改了馬可所說的,這是因為他希望用不同的方法來陳述。有時這些差異只是對文字很小的修改,但有時它們對於整個故事的陳述方式有非常重大的影響。這方法在描述耶穌面對死亡時顯得非常可信。

〈馬可福音〉中耶穌的死亡

在馬可版本的故事中(〈馬可福音〉15章16-39節),耶穌被彼拉多判處死刑,被羅馬士兵嘲笑和毆打,並被帶走釘十字架。古利奈人西門揹他的十字架,耶穌從頭到尾都沒說任何話。士兵們把耶穌釘上十字架時,他仍然沒說話。兩個一起被釘十字架的強盜嘲笑他,那些經過的人嘲笑他,猶太人的領袖嘲笑他。

耶穌保持沉默一直到最後,才悲慘地大喊「以利、以利、拉馬撒巴各大尼」,馬可替他的讀者把這句話從亞蘭文翻譯過來,意思是「我的上帝、我的上帝,為什麼離棄我」。有人給了耶穌沾了醋和酒的海綿,他呼出了最後一口氣就死了。很快地,兩件事緊接著發生:聖殿的幔子裂為兩半,而看管他的百夫長則承認「這人真是上帝的兒子」。

這是個有力且感人的場景,充滿情緒和感傷。耶穌從頭到尾都保持靜默,如同被嚇到一般,直到最後他大聲呼喊,呼應了〈詩篇〉22篇的內容。我認為他對上帝的質問是真的。他真的想知道為什麼上帝這樣對待他。對於這經節非常受歡迎的解釋是認為,既然耶穌引用〈詩篇〉22篇1節,那麼他事實上想到的是該篇的結尾——那裡上帝介入並為受苦的詩人復仇。我想,這是過度解讀了,並把「大聲喊叫」這句話的力道都剝奪了。

這裡的重點在於耶穌被每個人捨棄了:被自己人背叛、三次被自己最親近的追隨者否認、被所有門徒捨棄、被猶太人領袖拒絕、被羅馬當權者判罪、被祭司和路過的人嘲笑,還被兩位跟他一起釘十字架的人嘲笑。直到最後,他甚至感覺到被上帝捨棄了。耶穌絕對處在絕望和悲傷欲絕的最深處,而這正是他死去的方式。馬可嘗試在這場景中說些什麼。他不希望讀者認為上帝真的在現場為耶穌提供身體的安慰而感到放心。耶穌是痛苦地死去,不確定自己的死因是什麼。

但讀者知道原因。在耶穌死後,幔子裂成兩半,百夫長也說出了自己的感言。裂成兩半的幔子顯示因著耶穌的死,上帝可以直接被祂的子民所擁有,不必再透過猶太祭司在聖殿的祭祀了。耶穌的死帶來贖罪(參考〈馬可福音〉10章45節),而有人立刻就理解這點了:這人不是耶穌最親近的追隨者或圍觀的猶太人,而是剛剛才把他釘上十字架並且信仰異教的士兵。耶穌的死帶來了救贖,而正是外邦人認清了這點。這並不是對耶穌「真的」怎麼死亡平鋪直述的故事,這是帶著敘事外表的神學。

歷史學者長期以來認為馬可不僅是在故事中解釋耶穌死去的重要性,同時還非常有可能心中想的是特定的聽眾,這聽眾可能是耶穌後來的追隨者,同樣也有遭逼迫的經驗,並正在反對上帝的當權者手上受苦。如同耶穌,他的追隨者也許不知道為什麼他們要經驗這樣的痛苦和悲慘,但馬可告訴這些基督徒,他們可以非常肯定即使他們不知道自己為何受苦,但上帝知道,並且上帝在這些事件背後動工,使得受苦成為救贖。

上帝的目的會藉著受苦而得以成就,不是透過逃避來達成,即使這些目的在當下看起來不那麼明顯。馬可關於耶穌之死的說法,為理解受迫害的基督徒提供了一種模範。

〈路加福音〉中耶穌的死亡

路加的故事也非常有趣、感人並發人深省,但卻非常不一樣(〈路加福音〉23章26-49節),它不僅僅是在細節上有幾個差異而已,而是比那些差異還要大,影響了故事陳述的方式,並且最終影響到整個故事的詮釋方式。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