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

记录高山顶上的感人故事

  “1985年,记录李桂林从四川省汉源县马托乡初级中学毕业,高山回万里村小当了代课民办教师。顶上的感连续五年,人故他的记录学生成绩在全学区数一数二。因为名声在外,高山凉山彝族自治州甘洛县乌史大桥乡党委书记阿木铁哈派人来请李桂林到二坪村教书。顶上的感”

  这是人故从我市作家陈果的报告文学《在那高山顶上》中节选的一段话。

  今年公布的记录四川省2021年度重大文艺项目扶持和精品奖励名单中,《在那高山顶上》位列其中。高山

  《在那高山顶上》,顶上的感是人故陈果继《古路之路》后创作的又一展示李桂林和陆建芬夫妇及二坪村民在高山上奋斗的感人故事。

  李桂林和陆建芬夫妇,记录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甘洛县乌史大桥乡二坪村小学坚守了30年,高山把一批又一批的顶上的感彝族孩子送出大山,让他们去更广阔的世界里飞翔。夫妻俩撑起这所云端上的学校,各项指标在全县名列前茅,成为远近闻名的模范学校。20年在悬崖天梯上接送学生,30年周六义务给学生补课,30年购买药品无偿给学生用,30年义务给学生理发。媒体对他们的先进事迹进行大量报道,得到党中央和全国人民的肯定,先后获得“全国模范教师”“感动中国人物”“双百人物”等荣誉称号。

  “同样是在高峡之巅,李桂林、陆建芬夫妇以三尺讲台为纸、一腔心血为墨,书写了一段真实的传奇,活出了不一样的人生高度。”陈果说,他在《古路之路》的写作进入尾声之时将目光锁定在了高山顶上,“人这一生,黄金岁月也就三四十年。李桂林、陆建芬几十年如一日在异乡的土地上教书育人、安贫乐道,从这个意义上讲,这对夫妇,做了一辈子好事。有机会离开,有机会转行,有机会向贫苦和寂寞挥手,但是他们没有。他们把帮助别人圆梦作为梦想,他们如鸿鹄振翅,托举的却不是自己的肉身,而是一座大山和山里孩子的未来。”

  从2009年开始,陈果利用节假日先后七次到二坪采访。陈果登上二坪,追寻天梯之上的火把,探寻中国版的普罗米修斯如何播撒文明的种子,如何用清贫、坚守和操劳,青春、热血和情怀,把一座荒凉的大山,浇灌为精神的沃土。这已是十年以前的事了,他们距离彼时,又有整整二十年光阴!知识的力量是否改写了贫困的基因,文明的火光是否照亮了无边的寂寞,正在老去的老师和已经长大的学生,是否看到了理想破壳而出?“我对这一切充满好奇,这一切对我充满召唤……”

  在二坪,陈果和李桂林、陆建芬朝夕相处,和这个村子里的人们不期而遇,他从空间上无限靠近他们;在二坪这个地方,陈果所见最多的是人们脱离贫困的强烈渴望和积极努力。陈果在书中写到了阿木尔日、阿木读布、木乃尔哈、呷呷尔日等一众村民的志向和奋斗,毫不夸张地说,他们吃下的苦受过的累,丝毫不少于任何人。

  《在那高山顶上》成书之前,先后入选中国作协重点扶持作品、四川省精品主题文艺项目、四川省作协“万千百十工程”、四川省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部分章节分别被《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作家》《中国校园文学》《青年作家》《四川文学》《凉山文学》选载并在《天津日报》连载。持续关注着本书写作、出版进程的高伟、马平、赵智老师百忙之中挤出时间阅读原文,针对文本在结构、内容、语言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中肯批评,贡献了真知灼见。单位领导、同事对他的采访和写作给予了很大的理解和支持。

  “组织的厚爱、师长的教导,如同夜路上的灯火,让艰难的采访、漫长的写作和多达十次的修改,虽累不失快慰,虽苦不觉寂寞。”陈果说,“立于纸上的村子,正如对于完美的执念,我的陪伴和凝视,注定来日方长。”

  本报记者  黄伟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