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焦点

「香港爭自由,已改變了台灣社會的整體意識」——學者吳叡人受《朝日新聞》專訪

(中央社)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吳叡人接受日本《朝日新聞》專訪的內容21日刊載。吳叡人說,香港現在香港為爭取自由而奮鬥,爭自者吳已改變了台灣社會整體意識。由已

當被記者問到「何時開始對香港的改變情況積極發言」,吳叡人答說,台灣體意始於2012年。社會識學受朝當時香港發起反對引進培養身為中國人愛國心的叡人日新「國民教育」運動,有香港的聞專月刊請他評論,他從民族論觀點撰文。

對中國而言,香港台灣、爭自者吳香港「華性」不足有改造必要

吳叡人認為,由已中國在形成近代國家的改變過程中,最重要的台灣體意時期是19世紀末到1945年之間,但這段期間,台灣是日本的殖民地、香港是英國的殖民地。從中國來看,台灣、香港是「後來才到的中國人」、「中國人性」(編註1)不足,有改造的必要。因此中國企圖在香港由上而下實施國民教育。

他說,2014年初看到香港大學學生會的雜誌「學苑」的專輯標題寫著「香港民族命運自決」時感到很驚訝。他研究的對象是歷史上的民族主義,認為這是正在漸漸新生的香港民族主義。

吳叡人表示,長期身為殖民地的話,會形成認同意識,香港也一樣,在英國150年的殖民統治下,形成一個共同體,近年來的運動使得這共同體意識政治化。

香港;英國Photo Credit: AP / 達志影像
香港反送中運動之際,許多香港人試圖尋求英國協助。照片為今年9月1日,一批手持英國國民(海外)護照(BNO)的香港人到英國駐港總領事館外請願,要求英方給予BNO持有人完整的公民權利,包括居英權。

20年前還是殖民地,香港民族主義爆發的原因?

被問到約20年前還是殖民地的香港,現在卻有香港民族主義的近期成因。吳叡人說,是因中國作法太蠻橫。在一國兩制之下,香港市民所想像的是聯邦制,外交與國防交給北京,其他自治;但北京無法接受這樣,中央要管制一切,想更進一步統合香港,導致香港方面強烈反彈。

這次抗爭運動的導火線「逃犯條例修正案」就是法律上與中國進行統合,香港人對於法治將毀的危機感整個爆發出來。

香港民族主義的形成,和台灣有何不同?

被問到香港民族主義的形成過程與台灣相較的問題,吳叡人指出,台灣經過80年代的民主化,透過參政權的行使加強了認同意識,自己的命運自己抉擇的意識。但香港沒參政權,所以透過鬥爭加強認同意識。雨傘運動也是在追求自決權,是香港民族(nation)的最後一片拼圖。

他指出,香港民族主義擴張的同時,香港人對中國的態度產生變化。香港的學聯(大學生團體)原本認為中國民主化是香港民主化的條件,兩者一體,但雨傘運動後,學聯急速變成港獨派(編註2)。

他說,看到天安門事件,香港人感到絕望,看起來中國是不可能民主化。

此外,日常生活中也存在與中國的摩擦。來自中國的新移民逾100萬人,占香港人口一成以上,這些人被指控造成公營住宅的分配、公家醫療服務受影響。來自中國的購物客在香港大量搶購日用品、食品,成為問題。這是硬把兩個異質社會湊在一起所產生的反彈。

  • 香港反送中:「一國兩制實踐困境」與「經濟社會」的反撲

台灣人關心香港,過去4個月比過去40年還多

吳叡人說,台灣這4個月來對香港問題的關心,比過去40年所累積的還要多。台灣被多個外來政權統治的數百年歷史,藉由民主化做一解決。

2014年,台灣人反對親中政策而發起太陽花運動,在那之後香港有雨傘運動,雙方有所交流。面對中國的壓力有命運相同的意識,當時僅限於學生與市民團體,但現在香港為爭取自由在做奮鬥,改變了台灣社會整體的意識。

台灣人看到港警施暴,難以忍受,台灣已發起2次大規模示威運動,各大學設立聲援香港的連儂牆(Lennon Wall),感覺香港運動的前線已延伸到台灣。

公館連儂牆合法重現 在台港人盼成撐港平台Photo Credit: 中央社
桃園創意市集設連儂牆 民眾留言撐香港Photo Credit: 中央社

能輕鬆賺錢的時期已結束,應放棄對中國心存幻想

被《朝日》記者問到香港應該如何面對中國的問題時,吳叡人說:「應該放棄對中國心存幻想。」雖然有人常說香港實施真正的「一國兩制」,但那是幻想。中央集權的中國不可能朝分權的方向去做。

其次是,要放棄經濟的幻想,能輕鬆賺錢的時期已結束。中國經濟正在走下坡。

第三是,勿幻想「中國不主張霸權」。中國只要累積資本必然向外擴張。因為中國並不實施民主政治,沒有解決國內矛盾的方法,只能用抑制的方式。中國的維持治安的經費高於國防經費。中國只能往外面去,「一帶一路」便是如此。

吳叡人,美國芝加哥大學博士,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專長比較政治學、亞洲民族主義研究、台灣政治研究等。該篇專訪也被學生翻譯成中文,想看更多內容可至此臉書連結。

編註1:這裡說的「中國人性」(Chineseness),或譯作「華性」。

編註2:學聯不曾在公開場合表態支持港獨主張,《關鍵評論網》詢問吳叡人,吳叡人坦言,他於《朝日新聞》的專訪提及「學聯轉向獨派」指的是部分港生對香港前途的想法或者主觀期待,不過2017年雨傘運動後許多人士被司法整肅後,言論空間隨之變小,學生們也變得比較低調謹慎,較少公開談港獨。

延伸閱讀:

  • 一篇文讓台灣人理解香港2019年區選為何重要
  • 中大意大利留學生:年輕人抗爭理由很高貴,他們要自由不受中國操控

責任編輯:黃筱歡
核稿編輯:羊正鈺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