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十年下降9.4 距离正常区间还有多远?
观念之变 在二孩、国出三孩政策之后,生人我国提倡的口性是适龄生育,而且人们的别比观念已经发生了很大转变 养老之变 如今养老的社会政策越来越健全,已经不再需要靠养儿来防老了,年下这一点也非常重要 10月10日,降距间还国家统计局在官网上发布了党的离正十八大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人口规模持续扩大 就业形势保持稳定》。 该报告提到,常区我国性别结构优化改善。有多远2021年末,国出我国男性人口占51.2%,生人女性人口占48.8%,口性总人口性别比为104.9,别比比2012年下降0.2。年下从出生人口性别结构看,降距间还2021年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08.3(女性=100),比2012年降低9.4,出生人口性别结构改善明显。 10月11日,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原新告诉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我国正常的出生人口性别比应该是103~107,2021年下落到108.3,已经接近正常值的上限值。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胡伊文 实习生 程祎晨 北京报道 一个预测:性别比5年内有望回归“正常” 原新回顾了我国的出生性别比的变化历史。我国的出生人口性别比在1982年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时候就已经略高于正常值,随后一路攀升,2004年最高值为121.2。 到了2020年人口普查时,出生人口性别比已经回落到111.3。直到2021年继续下降到108.3。“我预计5年内它就会回到正常区间。”原新告诉记者,出生人口性别比下降到正常水平之后,就会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为何十年间出生人口性别比会出现9.4的降幅? 原新首先指出,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在生育方面有三个问题需要考虑,一是什么时候生孩子,二是生几个孩子,三是孩子的性别。在出生性别比偏高的00年代,我国提倡的是晚婚晚育和计划生育,加上中国传统的重男轻女、养儿防老的思想,这种性别失衡在农村地区尤为严重。在二孩、三孩政策之后,我国提倡的是适龄生育,而且人们的观念已经发生了很大转变,不仅是对孩子性别的态度,也包括对生育本身的态度,年轻一代生男生女的概念已经没有那么强烈了。 在出生性别比的最高点,国家开始进行全国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开展了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和“关爱女孩行动”,采取教育、经济、法律、行政、科技等综合手段干预。原新就担任过全国关爱女孩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专家组组长。他介绍,现在,这一行动已经升级成了“圆梦女孩志愿行动”。 原新介绍,从上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我国就明确打击“两非”,即“非医学需要鉴定胎儿性别”和“非医学需要的选择性别人工终止妊娠”,还建立了对独女家庭、双女家庭的激励机制和照顾政策,引导人们正视孩子的性别。此外,如今养老的社会政策越来越健全,已经不再需要靠养儿来防老了,这一点也非常重要。 未来需要如何继续平衡出生性别比? 原新认为,总体上人们的观念已经转变了,我国要做的就是不断地健全社会保障措施,弱化家庭养老对于孩子,尤其是男孩的依赖性,破除“养儿防老”的魔咒。 一个数据:二孩出生人口性别比已经正常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过半省份出生性别比已小于109,有6省已落入正常区间。海南、江西、福建是我国出生性别比最高的省份,都超过了118,最高的海南达122,其2010年为129。而2010年,全国最高的安徽已从131降至113,第二高的广东也从129降至116。 出生人口性别比呈现整体好转的趋势,但也有部分城市不降反升。例如,根据浙江省统计局公布的七普数据,全省整体出生性别比从2010年的118.94降至2020年的110.16,最高的温州市从131.85降至114.19,但原本落入正常区间的舟山市却从105.57变为110.36。不降反升的情况在出生人口性别比高的省份更加突出。 原新告诉记者,实际上,中国从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的那一天起,存在着典型的区域差异。一方面,这与生产方式的地域性有关,过去沿海地区靠打渔为生,一个家里起码要生两个儿子,一个跟着父亲去打渔,另一个留在岸上工作,负有传宗接代的责任。另一方面,也跟当地的风俗文化有关,像一些沿海地区的宗族意识非常强,依然认为族谱、姓氏和家业的传承都要靠男孩。 原新认为,随着年轻人婚育观念的转变,以及生育政策的放开,未来在全国出生人口性别比越来越正常的大趋势下,部分高的区域会自然而然继续降下来。 二、三胎性别比也是大众关注的焦点。从七普数据来看,全面三孩政策前的2020年,全国第一孩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3.17,第二孩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06.78,第三孩出生人口性别比则为132.93。我国二孩的出生人口性别比相较于一孩,已落入正常区间。农村二孩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04.87,甚至比城镇的107.69更低。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十年下降9.4 距离正常区间还有多远?
编辑:汤晓雪 来源:成都商报 浏览次数: 次 发布时间:2022-10-13 08:39:19 【字体:小 大】
- 最近发表
-
- 前8月水利建设完成投资超8000亿元
- 《讓部屬甘心跟著你》:「是否已經太遲?」Airbnb、YouTube新創階段的「願景大轉彎」
- 什麼(不)是演化心理學?根基於演化論的三種人性研究方法
- 擠檸檬丟皮、掀衣給人看背、吃粥踢碗,跟生活息息相關的越南俗語
- 文明星光耀南粤!196人获评2024年“广东好人”
- 《所謂的知識分子》:藉著幫調查局收集情報的機會,海明威提高在哈瓦那飲酒圈的聲望
- 【一圖看懂】PChome與Momo自建物流、超商加入戰場:「台灣電商物流產業地圖」三大觀察重點
- 【書評】林芙美子《浮雲》:身世沉浮雨打萍,動盪時代下無枝可棲的渺小生命
- 南京都市圈放心消费创建一体化协作会议举行
- 打開滅火器結果噴出館長,對某些人來說就像詐欺,但這種道德評斷標準有意義嗎?
- 随机阅读
-
- 火山學家:冰島火山或在未來幾天內噴發
- 有助於預防抽筋的四種營養素與十大超級食物
- 【專訪】Lo娘漫畫家致怡+ZEI+:目標是設計精緻的蘿莉塔裝扮,也可以自由自在穿出門
- 《今天也要去見殺人犯》:為了找出犯人的痕跡,「側寫師」走訪現場提供重案搜查諮詢服務
- 北京海淀:“星巴克”“黄记煌”“永和大王”等29家餐饮门店被查处
- 介紹Netflix兩齣恐怖片:《猛鬼實驗室》、《囊中人》
- 碳元素加壓會變成鑽石,那鑽石再加壓會變成什麼?
- 陳家亮:天下無不散之筵席
- 加拿大2024年12月消費者價格指數同比降至1.8%
- 《白銀、刀劍與石頭》:阿茲特克帝王蒙特蘇馬二世充滿魅力,並非史書說的軟弱不安
- 《原來,食物這樣煮才好吃!》:加熱啟動「梅納反應」,賦予食物有層次感的口味與令人愉悅的香氣
- 【串流大平台】亞馬遜規模遠超Netflix、蘋果、迪士尼,旗下Prime Video如何搶攻小螢幕?
- 产量提升15倍!中集渔业一水产养殖案例获评“美丽乡村绿色发展先锋行动”优秀案例
- 曼寧日報——被極權禁了54年也可復刊的德國報章
- 門口有隻獨木舟?淺評香港歷史博物館「香港故事」精華展
- 換湯不換藥的肇事逃逸罪修法(下):新的修法,有如舊誤會加上新誤解
- 烏克蘭稱抓獲2名朝鮮士兵 外交部回應
- 【串流哈燒片】《東城奇案》:影后加持、氛圍營造極佳,呈現美國小鎮居民難以逃脫的生活漩渦
- 【專訪】Lo娘漫畫家致怡+ZEI+:目標是設計精緻的蘿莉塔裝扮,也可以自由自在穿出門
- 不再有機會一咬家鄉的蘋果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