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虾酱中酵母菌分离鉴定及碳源利用特性(一)
“虾酱”是传统中国沿海地区及东南亚地区人们常用的调味料之一,是虾酱性以毛虾等小型虾类经腌制、捣碎、中酵发酵制成的母菌糊状食品,其滋味鲜美,分离回味无穷,鉴定及碳具有独特的源利用特风味。我国的传统虾酱生产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如辽宁、虾酱性山东、中酵天津、母菌江苏、分离广东、鉴定及碳海南等。源利用特 虾酱的传统发酵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化学变化过程,传统的虾酱生产通常采用自然发酵,且发酵过程受到季节、天气、温度等诸多不可控因素影响,使虾酱的生产周期长,品质不稳定,不利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国内外专家、学者对不同地区的虾酱发酵工艺及品质进行研究。如:吴帅等研究了低值虾酱发酵中的风味变化;苑宁等阐述了虾酱生产过程中的品质变化,以及容易引起食品安全问题的不良因素。还有一部分学者对虾酱中的微生物进行分离,例如:石敏等从侗族传统虾酱分离获得一些具有蛋白酶、脂肪酶以及其它酶类的活性乳酸菌;孙业盈等从蜢子虾酱中分离鉴定出1株中度嗜盐菌MKY2;连鑫等从李锦记公司提供的广东传统发酵虾酱中分离鉴定出产香酵母和产蛋白酶霉菌;吕欣然等在锦州传统虾酱中分离出蛋白酶嗜盐菌。大连因处于黄、渤海交界海域这一独特的地理位置,故造就了大连传统虾酱与众不同的风味和口感,这与其自身特有微生物环境有着密切联系。过去对传统虾酱中酵母菌多样性及特性的研究甚少,也鲜有对酵母菌碳源同化利用特性的研究。 本研究通过对大连虾酱中酵母菌的分离纯化,采用26SrDNA菌株进行种属鉴定,对所分离的酵母进行碳源同化特性研究,所得结果对虾酱发酵优良菌株的筛选以及工艺优化有重要意义。 样品虾酱,大连竹岛食品公司的生制虾头酱。 YEPD培养基:葡萄糖20g/L,蛋白胨10g/L,酵母10g/L,pH6.0,121℃灭菌20min。 甘露醇(分析纯)、壳聚糖(分析纯)、甘油(分析纯),天津市光复精细化工研究所;N-乙酰-D氨基葡萄糖,上海晨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D-山梨糖醇,生工生物工程(上海)有限公司;柠檬酸,天津市石英钟厂霸州市化工分厂;蔗糖(分析纯)、乳糖(分析纯)、葡萄糖(分析纯),天津市福晨化学试剂厂。 DRP-9162电热恒温培养箱,上海森信实验仪器有限公司;超净工作台,上海博迅实业有限公司;PCR仪,美国伯乐公司;高压蒸汽灭菌锅,上海博迅实业有限公司医疗设备厂;凝胶成像系统,以色列DNR公司。 在无菌条件下,取5g虾酱于45mL无菌水中摇匀,过滤。取合适的梯度进行稀释,稀释后溶液取0.2mL,均匀涂布于PDA培养基平板上,封口后置于30℃培养48h。选取菌落数为30~300的平板,挑取清晰单菌落或不聚成堆菌落重新平板划线分离,培养一定时间后,挑取单菌落,在PDA平板上划线纯化,直至得到纯种单菌落,观察并记录菌落形态,置于4℃保存备用。 观察分离纯化后酵母菌的菌落形态特征,从颜色、光滑度、致密性等方面观察并记录。取典型菌落进行镜检,于40倍物镜下观察菌体形态并采集图像。 共配制9种碳源同化培养基,9种碳源包括葡萄糖、甘油、乳糖、蔗糖、柠檬酸、壳聚糖、甘露醇、山梨糖醇、N-乙酰-D-氨基葡萄糖。 将分离纯化后的酵母菌分别接种于9种培养基平板上,30℃培养相同时间,取出后观察各培养基上每种酵母菌的生长状况,进行对比,总结每种酵母菌适宜的碳源生长条件,并采集图像。 取保藏在-20℃的菌株,加入1mL纯净水悬浮,13000r/min离心30s。再加入400μLTES和0.3g左右的玻璃珠,室温放置5min。冰浴1min,用涡旋振荡仪(最大功率)振荡1min,反复5次。再加入200μL饱和酚溶液,200μL氯仿异戊醇,室温作用5min。冰浴1min,振荡1min,反复5次。13000r/min4℃离心10min。取上清,加入1/10体积的3mol/L醋酸钠,2倍体积冰冷无水乙醇,-20℃沉淀20~60min。13000r/min4℃离心10min,弃上清,加入1mL75%乙醇,颠倒反复洗涤沉淀,13000r/min离心2min,弃上清,晾干。加入适量的TER(1mLTE缓冲液中加入1μL10μg/μL的RNA酶),37℃温育20min。取1μL进行电泳,与λHindⅢmarker电泳条带进行比较,采用凝胶成像仪观察并采集图像。 PCR采用通用引物26S1:5’-GCATATCAATAAGCGGAGGAAAAG-3’,26S2:5’-GGTCCGTGTTTCAAGACGG-3’进行扩增。 PCR反应体系(50μL):10×PCRBuffer5μL,dNTP4μL,Taq酶0.5μL,模板2μL,超纯水36.5μL。PCR反应条件:94℃5min;94℃20s,50℃30s,72℃1min,30个循环;72℃10min;4℃∞。取PCR产物5μL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 PCR产物的测序工作由生工生物工程(上海)有限公司完成。将所得序列在NCBI数据库中进行BLAST同源性比对分析,得到序列后用软件MEGA5.2进行分析,制作成系统发育树。 以大连传统虾酱为原材料,以PDA为培养基,共分离纯化出8株酵母菌。该8株酵母经过多次平板划线分离纯化,确定为纯菌落,分别编号为Y1,Y2,Y3,Y4,Y5,Y6,Y7,Y8。对以上8株酵母菌进行形态学观察和显微镜检测,菌落形态及镜检结果如图1所示,各自具体菌落形态学描述见表1。由图1可见,这8株菌株中有2株菌为红色,从菌落形态上看,表面光滑,不透明,产生红色色素。其余均为白色,表面光滑湿润,不透明,多呈白色,菌落的透明度、颜色都有所差异,其中,有2株白色菌株的菌落边缘呈模糊状态。通过镜检可知,所分离的菌株大小符合酵母菌的大小,可进一步采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对其进行鉴定。 声明:本文所用图片、文字来源《中国食品学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相关链接:蛋白胨,D-山梨糖醇,N-乙酰-D-氨基葡萄糖,酵母菌1 材料与方法
1.1 样品采集
1.2 培养基与试剂
碳源同化培养基:硫酸铵5g/L,磷酸二氢钾1g/L,七水硫酸镁0.5g/L,酵母粉0.5g/L,琼脂粉15g/L,碳源(葡萄糖、甘油、乳糖、蔗糖、柠檬酸、壳聚糖、甘露醇、山梨糖醇、N-乙酰-D-氨基葡萄糖)20g/L,pH5.8~6.0,121℃灭菌20min。1.3 仪器与设备
1.4 方法
1.4.1 酵母菌的分离纯化
1.4.2 菌株的形态学鉴定
1.4.3 酵母菌的碳源同化
1.4.4 菌株基因组的提取
1.4.5 菌株26SrDNAPCR扩增
1.4.6 DNA测序及系统发育树建立
2 结果与分析
2.1 虾酱中酵母菌的分离与鉴定
2.1.1 菌落的形态学观察结果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磷酸盐缓冲液:保障实验环境pH值稳定
- 東京都議會選舉:菅義偉的期中考,也是小池百合子的「固城之戰」
- 【MLB亞洲球星傳】日籍強投黑田博樹:被低估的高效投球機器
- 官媒壟斷成都49中學墜樓真相,新聞也是荒唐「維穩體系」的一部分
- 一副春联、一张全家福为肇庆这个乡村增添浓浓年味
- 20世紀重要攝影師布拉瑟(上):我在尋找詩意,像是改變人的霧、改變城市的夜
- 《地球深歷史》:岩層是自然界的碑文,記錄悠久的「紀元」序列
- 《品牌關鍵思維》:「雞皮疙瘩時刻」會提醒你,這就是你想要購買的商品
- 干贝多糖的蛋白质脱除方式对抗氧化活性的影响(二)
- 警國安處處長蔡展鵬涉光顧無牌按摩店,鄧炳強指案件交O記調查
- 《蜘蛛的腳裡有大腦?》:避免「求愛時被吃掉」,公蜘蛛展開趨吉避凶大作戰
- 追討關中、焦仁和溢領退休金敗訴,銓敘部主張的「訓示規定」是什麼意思?
- 普及救治知识 提升诊疗水平
- 跨越修憲高門檻泥淖:加拿大審議模式給台灣的啟示
- 諮商心理師很好當嗎?尊重專業,從認知到別人的不容易開始
- 《顏值》:我們看到的圖像,能提供「通往真相的神奇道路」嗎?
- 今天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1375万人次
- 《新手選股不哈囉!阿斯匹靈不看盤也獲利的30堂財務自由課》:外資、投信、自營商,三大法人操作習性各不同
- 《女孩們》橫掃西班牙哥雅電影獎四大獎,大大提升女性議題的能見度
- 橙片香氣、牛軋糖餡,推薦「肉桂捲市集」裡讓你食指大動的五家名店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