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时尚

【插畫】你可以移民,但末日將近的藻礁卻不行

67283622_2566077906736090_20220051175904Illustrator Aka

頭一次聽到大潭藻礁這個詞,大約是可移去年看新聞的時候,跟深澳電廠一併出現的民但末日,當時不太明白,將近礁卻那是不行什麼東西。

藻礁?是插畫海藻和珊瑚礁?那不是我常去的海邊礁岩上綠色一整片的東西?直到最近,在忙碌之餘合併科普癖發作之時,可移看了比較多的民但末日資料才發現,哇,將近礁卻它好神奇喔!不行也意識到,插畫在發現這塊地區後的可移短短幾年間,它即將死在我們手裡。民但末日

到底什麼是將近礁卻藻礁?我們都知道珊瑚蟲能形成珊瑚礁,而藻礁就是不行藻類造的礁體,但不是所有的藻類都會造礁,少數幾種死後能像珊瑚蟲般形成鈣化體的才辦得到,世界上珊瑚礁佔據的海岸不少,不過,藻礁卻非常稀有,因為珊瑚蟲是動物,牠的造礁的速度快,藻類是植物,生長速度當然拚不過動物,雖然,珊瑚的生長的條件較為嚴格,而藻類比較耐操,但它長得慢,生長速度也受許多條件因素影響,據說10年長不到1cm。

在台灣約1600公里的海岸線中,桃園藻礁長達27km,厚度約4-6m的大片礁群,可說是世界難得一見的稀有天然遺產。

這裡有的不只是罕見的藻礁礁體,在已存活了7500年之久的生態系裡,也發現了許多少見的石珊瑚,還有瀕危一級保育類石珊瑚——柴山多杯孔珊瑚,礁型迷你可愛,是2012年發現的世界新品種。藻礁內大大小小的孔洞藏著無數的小生命與未知的新物種,是海洋的托嬰中心,國際海洋保育組織Mission Blue更指定大潭藻礁為東南亞第一個海洋希望熱點,它同時也紀錄著幾千年來氣候變遷歷史,有待我們去研究解密。

過去,我們普遍缺乏海洋永續觀念與保育知識,在不起眼的礁岩和眼前的利益與行事方便之間,默默地將前者犧牲,十幾年來,週邊的建設破壞與工廠汙染讓原本27km生機滿滿的藻礁,只剩短短的幾公里存活,如今,它將成為中油第三天然氣接收站的預定場址,成為最後一段需要被解決的「問題源頭」。

自然,它不說話,而在這人人能發聲,資訊流通的時代,人們是否更有能力保護自己愛的這片土地,守護那些僅存的生態活土,翻轉過去的歷史共業……我不知道,但我希望。

►美西沿岸罕見70頭灰鯨死亡,原因可能是「沒吃飽」

本文經Illustrator Aka授權轉載,原文刊登於此

責任編輯:丁肇九
核稿編輯:翁世航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