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定期定額單筆投資新手,還是投入已經投資一段時間的朋友,總是何選會碰到一個問題。擁有一筆資金到底該如何投入?是擇比要定期定額,還是定期定額單筆單筆投入?
其實很簡單,上漲的投入市場單筆投入,下跌的何選市場定期定額。
透過這樣的判別方式你將可以買到較便宜的單位價格。
問題是定期定額單筆誰能夠預測投資期間的走勢呢?Nobody。
那麼回到一開始的投入疑問,定期定額 vs. 單筆投入該如何做選擇?
其實這個問題我們之前有著墨過:
- 單筆投入比較好
- 持有現金等待是何選糟糕的行為
儘管如此,仍然有許多朋友擔心單筆投入後的擇比走勢會不如預期而導致損失,畢竟從人性的定期定額單筆觀點與害怕虧損的心態下,往往無法下定決心直接投入。投入也因為如此,何選我們將透過這篇文章,深入這兩種做法的不同層面。讓讀者更清楚了解為何單筆投入是個較好的選擇!
在開始之前,我們先定義兩個名詞Lump Sum(單筆投入)、Dollar Cost Averaging(定期定額)
- 單筆投入: 將所有你能投入的資金一次投入
- 定期定額: 每隔一段時間分批將你可用的資金投入(本文預設兩年)
一開始,我們試著比較S&P500從1997年來不同投入方法的績效。
- 0%以上表示分批投入勝出單筆投入
- DCA平均輸給LS4.8%的績效
- 在此期間有將近77.8%的時間定期定額是較糟的
如果將時間往前延伸到1960年又會是如何?
- 定期定額只在1974、2000、2008年等擊敗單筆投入
- 在下跌的市場使用定期定額,會購入較低的單位價
綜合以上的圖表,你應該有一點想法。由於市場長期來看是上漲的,所以在大部分上漲的過程中,使用單筆投入可以買入較低的價格,這也是為何在歷史回測中單筆投入優於分批投入的重要原因。
這個道理只有股票適用嗎?
並不只這樣,其他資產也是如此。
- 以上數據包含比特幣、債券、金價、新興市場..等等
- 定期定額平均落後單筆投入3%以上
此外,如果拉出比特幣從2014-2018年的走勢,相較之下更明顯:
風險層面
但是投資人會有個疑問,單筆投入感覺風險比較大。我心臟小,感覺比較適合分批投入,究竟分批投入是不是風險比較低呢?
下圖顯示兩種方法的標準差,數字越高波動越大:
沒錯,如你所見,單筆投入所帶來的標準差高於分批投入。
難道我們使用單筆投入就勢必要承受如此高的風險嗎?
不需要,關鍵在於你的資產配置。
如果我們將單筆投入的組合轉換成60/40的股債比,對比分批投入全股票組合的結果如下:
- 報酬看似差不多
- 但是單筆投入略勝 (0.5% >0.3%)
更重要的是,承受的風險竟然是差不多的!
也就是說,你透過6:4的股債比單筆投入,比起你花兩年的時間分批投入全股票市場,兩者所承受的風險差不多,但是你卻有可能獲得更好的報酬。
閒置資金換成短期債券,會比較有用嗎?
之前關於分批投入的回測都是將剩餘的現金擺在場邊等待,並未尚加利用。問題來了,如果我們將此現金轉成短期債券結果會有不同嗎?
- 分批投入的落後範圍降至1%-4%
- 如果你很有紀律,或許這麼做會讓你不會輸太多
- 但是如果你怕麻煩也沒紀律,請保持單筆投入
估值方面
有些人認為,在正常情況下使用單筆投入合理,可是當估值略高的時候,就應該使用定期定額,這樣是可行的嗎?
不一定。
下圖是使用CAPE的四分位數繪製而成的結果,顏色越深表示估值越高:
在CAPE>25的時候,定期定額有可能勝出單筆投入,此外,透過不同估值的範圍,定期定額還是略輸單筆投入。
- 儘管估值越高,DCA輸的差距漸漸縮小,但整體依然是輸給單筆投入
總結
相信透過以上不同的回測結果,已明白我們所要告訴你的結論:單筆投入是個較好的選擇。
如果你的疑問是該用什麼方法投入你的金錢,那現在開始投資絕對是最好的選擇。
不管是什麼資產類別、時間維度、風險層面以及估值皆是如此。你也必須了解,一旦你將投入的資金拉長,你所獲得的結果將有可能越糟糕。
不過,如果你有預測漲跌的能力,那麼在下跌的市場中,請選擇定期定額,如此一來你將可以獲得更好的報酬。可是,往往在下跌的市場中,我們最想做的事情會是賣出,而不是買入。畢竟要在如此低迷的市場環境中抵抗情緒買入資產,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如果你現在依然有所遲疑,那麼或許你的資產組合對你來說風險太大了。請參考這篇文章的方法,換成較保守的組合,然後開始投入吧!
The best time to start was yesterday. The next best time is today.
延伸閱讀
- 投資基金應該要定期定額、定期定份,還是定期定值?
- 投資與賭博的差異:你的心態屬於「莊家」還是「賭徒」?
- 「武漢肺炎」疫情延燒,是時候搶進場買生技、醫療股嗎?
責任編輯:丁肇九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