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大麦研究国际协作迈上新台阶
“大麦,中德是大麦全球第四大禾谷类作物。在啤酒工业历史悠久的研究德国,大麦的国际重要地位毋庸置疑。在中国,协作新台大麦有着悠久的迈上栽培历史,可追溯至大约4000年前。中德我国大麦年均生产面积约100万公顷,大麦总产量450万吨—500万吨。研究”4月23日—24日,国际在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与德国莱布尼茨植物遗传与作物育种研究所(以下简称“双方”)联合主办的协作新台大麦对气候多样性的适应机制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大麦适应性学术报告会上,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所长周文彬表示。迈上 由于大麦具有适应性广、中德抗逆性强的大麦特点,在全球得以广泛种植。研究因此,研究大麦对环境适应性的形成机制,对于当前人类应对复杂的气候变化、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基因组学技术的发展,大麦属野生物种泛基因组计划协作国际联盟成立,大麦基因组学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参考基因组质量不断提升、泛基因组从20个扩展至近百个品种;大麦对气候、逆境胁迫等环境适应性的重要基因和形成机制也得到了深入的发掘和解析,为定向育种改良奠定了基础。”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杨平介绍。 近年来,中德科学家紧密合作,推动大麦研究国际协作迈上了新台阶。双方围绕种质资源研究与利用、生物信息学、基因组学技术等领域发表了多项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有效地带动了我国大麦基础研究的发展,提高了我国大麦研究群体的国际影响力。 “双方联合承担中德科学中心资助的中德合作交流项目‘群体基因组学研究解析大麦环境适应性规律’,自2022年11月启动以来运行良好。双方通过前沿的基因组学技术,探索出大麦对气候多样性适应机制的形成规律。”周文彬表示,本次大会将有助于加强中德在大麦学术研究和产业应用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为国际大麦研究的协作助力。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外部环境条件对香菇原生质体产量与再生率的影响(一)
- 民眾黨參考藍綠初選經驗,提A、B兩案全民調;陳其邁以「慘烈」形容民進黨過往民主初選
- 追夢才能找到自我 夢想是最棒的人生志業
- 消費趨勢觀察:美國15歲青少年瘋什麼?e.l.f.彩妝、 Chick
- 长春公主岭:开展特色资源产业高质量发展基层帮扶活动
- 【2023金鐘獎】戲劇節目女主角獎《村裡來了個暴走女外科》蔡婌臻獲獎,收下首座金鐘視后
- 讓人明白何謂香港人,不是思想統一、只許讚不許罵的機械人
- 有好「芯」,喝好水:好喝的水,不簡單
- 中网赛况:男女单一号种子均过关
- 波蘭15日國會大選:1989年民主化以來最重要選舉,結果將牽動在歐盟與美俄之間的角色
- 以巴戰火下加薩走廊採訪艱難,全球媒體記者搏命換報導
- 從2台販賣機開始 28歲業務員被動收入每月92萬|天下雜誌
- 宝兴县就业局与失业人员座谈“中国梦”
- 只要用心體會,就能在日常生活中發現藝術的養分——法國藝術家到苗栗東河國小與孩子們一起在「天空」中作畫
- 【2023金鐘獎】戲劇類完整得獎名單:《村裡來了個暴走女外科》奪戲劇節目4大獎成大贏家
- 加薩受以色列封鎖,嚴重缺乏安全飲用水:聯合國強調急需燃料重啟海水淡化處理廠
- 南谯“跨区通办”服务助企信用修复_
- 勞工「體檢」和「健檢」差別在哪?費用是雇主負擔嗎?兩張圖表一次看懂
- 時代力量不分區立委名單,前台中副市長林依瑩列第一,王婉諭:目標保5力拚8席
- 廢車回收獎勵金On line!快快掃「廢車聯單QR Code」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