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暖年”为什么这么冷?国家气候中心回应
过去大半个月的最暖年气候有什么特点?后冬气候会是怎样?都说今年是最暖年,为什么最近这么冷?冷国一起来了解一下。 一、家气冬季以来的候中气候特点 今年12月上旬偏暖显著,月中降温幅度大。最暖年12月以来(截至18日)北方大部地区降水显著偏多。冷国这期间,家气全国平均气温-1.3℃,候中较常年同期偏高0.9℃,最暖年全国大部地区气温以偏高为主。冷国 全国经历了前期持续偏暖、家气后期急剧降温的候中“过山车”式气温起伏。12月1日至13日全国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最暖年为历史同期最高,冷国云南、家气宁夏气温均为历史同期最高。但从14日开始,受大范围寒潮天气影响,全国大部地区气温骤降,部分国家气象站日最大降温幅度突破历史极值。 冬季以来全国平均气温经历“过山车”式变化 冬季以来,全国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近五成。降水分布差异大,中东部地区大致呈北多南少态势,河北、山东、山西和内蒙古降水量均为历史同期最多,北京和河南均为第二多,陕西为第三多。 12月14日至17日,我国出现大范围寒潮过程,此次过程具有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相态复杂、累计降水量大、落区与前期过程重叠度高等特点。有95个国家站点过程最大降温达到或超过20℃,山西大同过程最大降温幅度最大,达26.3℃。过程最大降温幅度超过8℃的面积约596.7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国土面积的62.2%,其中,降温幅度超过14℃的约162.5万平方公里。福建连城(16.6℃)、江西安远(16.5℃)、四川峨眉山(16.5℃)、广西桂平(15℃)等10个国家气象站日降温幅度突破历史极值。受寒潮影响,华北东南部、华东大部、华中北部和中部等地累计降水量普遍超过10毫米,其中江苏中部、安徽中部、湖北中部等地超过25毫米,局地超过50毫米。对交通运输、设施农业、城市运行和人民生产生活等方面均造成一定不利影响。北方的大范围降雪虽然给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但同时也给各地换上了别样的风景。 二、后冬气候趋势预测 预计后冬(2024年1月至2月),东亚冬季风强度总体偏弱,除内蒙古东北部、黑龙江北部、西藏大部、青海南部等地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外,我国大部气温接近常年,但冷暖起伏明显,或再次经历气温“过山车”。后冬我国中东部降水偏多,全国其余地区降水接近常年同期到偏少。冷空气活动较为活跃,北方地区可能再次出现阶段性强降温、强降雪过程,江南、西南地区东部等地可能发生阶段性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在冷空气间歇期,大气扩散条件转差,京津冀及周边、汾渭平原和长三角等地或出现雾和霾。 三、说好的最暖年,怎么寒潮一来这么冷? 今年秋季全国平均气温为历史同期最高,预测结果也显示今年冬季大部分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或偏高。怎么看都跟最近这寒潮相矛盾,这是什么原因呢? 首先,我们谈及某年或某个月份偏暖,不是通过单次天气事件来定的,而是通过对比整段时间的气温平均值,是否显著高于或低于历史同期来确定。例如,今年秋季11月3日至7日,我国大部地区出现一次寒潮天气过程,这个时段内气温断崖式降低,比历史同期低了不少,但如果计算整个秋季的平均气温发现是1961年以来最高,所以是“最暖的秋季”。 四、不是说全球变暖了么?为什么秋冬的冷空气还那么强? 赤道与极地之间存在巨大温差,这种差异促使极圈外围形成了一圈强劲的西风,环绕在极地周围,它被称之为西风急流。西风急流就像“围栏”一样,约束着极地的冷空气。稳定的极涡被强大的西风急流限制在北极地区,在全球变暖背景下,北极地区增温速度是全球的2-3倍。北极地区增温,与中低纬度气温差减弱,难以维持强大的西风急流,极涡内的冷空气变得“躁动不安”,更容易分裂南下。北极来的冷空气,其温度远远低于我们生活的中低纬度地区,多次出现的寒潮天气让我们感到“冷冷冷”。 根据历史数据统计分析,厄尔尼诺背景下我国冬季气温总体偏暖,但阶段性冷空气活动较为频繁,也就是说冷暖起伏比较明显。 但是,冷空气过程强度不仅仅受厄尔尼诺影响,也与北极涡旋的分裂和中高纬西风带的扰动也有很大关系。今年12月中旬以来,北极涡旋分裂为双中心,分别位于格陵兰岛和西伯利亚上空。伴随着欧亚上空西风带的剧烈扭曲,西伯利亚高压异常增强,我国大部地区由前期盛行偏南风转为偏北风,冷空气南下,导致气温骤降。 另一方面,厄尔尼诺激发的菲律宾异常反气旋将热带水汽向我国大陆地区输送,因此来自中高纬的寒潮过程配合来自低纬的丰沛水汽条件,导致我国中东部出现较大范围的降雪过程。此外,地面积雪造成的晴空反照率增加也使得后期回温较慢。 中国是气候变化敏感区和影响显著区,虽然增温幅度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但极端寒潮强度并未减弱,强冷空气或寒潮影响范围增大。例如:2020年2月14日至17日,全国型寒潮过程影响我国,大部地区出现8~12℃的降温,局地降温18℃以上;东北、华北东部、黄淮等地出现降雪(雨)天气,吉林省有7站最大积雪深度超过40厘米;广东、广西等地出现大雨或暴雨,多省出现冰雹、大风、雷电、道路结冰等灾害性天气。2016年1月20日至25日,强冷空气自北向南影响我国大部地区;全国过程降温超过6℃面积达到786万平方公里,529县市过程降温超过12℃,16县市超过18℃;23站连续降温幅度突破历史极值,67县市日最低气温突破历史极值;25日,广州出现建国以来首场降雪。 来源:“国家气候中心”微信公众号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漫谈集群智能与无人机“蜂群”科普讲座走进东城区中小学校园
- 积极整合资源 投身灾后重建
- 传承优良家风 建设幸福家庭_
- 医药副产含磷废盐的提纯研究(二)
- 240小时过境免签 泉州口岸迎来首位旅客
- 土耳其一18歲男子持刀刺傷5人並全程直播 穿着像電子遊戲中人物
- 60后开始退休带来新的社会效应
- 周杰倫天津開唱驚傳「受困鐵球機關、嘔吐摔傷」 公司澄清:子虛烏有
- 一种鳀鱼提取物的开发和生产工艺研究(二)
- 农度丨你以为只能进口的顶级食材,“户口”可能就在我们村里!
- 保护职场女性,不能光靠热搜
- 巴黎残奥会落幕 辽宁取得10枚金牌完美收官
- 红灯笼高高挂 营造新春氛围
- 一个女婴的脐带血 两年11个月后救了17岁少年
- 打造特色品牌、构建课程体系,服贸会首日多方共商中小学科学教育
- 電動車接單熱 前8月掛牌創高、今年拚2.2萬輛
- 食用可可粉能减肥?听听专家怎么说
- 东方甄选宣布主播董宇辉离职,董宇辉俞敏洪先后发长文回应
- 超级工厂里的流动工人
- 农技驿站巧抓产业“鸡”遇,为乡村振兴添薯光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