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休闲

昔日被「宣判死亡」的泰晤士河出現頂級掠食者海豹、鯊魚,2025年將開通「超級下水道」搶救水質

文:Yi-ching Kuai

由倫敦動物學會(Zoological Society of London)主導的昔日泰晤士河狀況報告,點出自1957年泰晤士河宣布「生物性死亡」以來的被宣豹鯊變化:自1990年代以來,鳥類、判死海洋哺乳動物和自然棲地的泰晤通超範圍有所增加。然而,士河水道水質專家在泰晤士河潮汐區,出現發現的頂級一些魚類品種略有減少。保育科學家表示,掠食需要進一步研究來確定原因。魚年

氣候變遷使倫敦水道的將開級下溫度每年升高攝氏0.2度。倫敦動物學會表示,搶救氣溫上升意味著泰晤士河潮汐的昔日水位自1911年以來有所上升。報告顯示,被宣豹鯊泰晤士河北岸銀城(Silvertown)海平面,判死自1990年以來每年上升4.26毫米。泰晤通超

報告稱,泰晤士河中有包括翅鯊(tope)、寬鼻星鯊(starry smooth-hound)和角鯊(spurdog)等鯊魚,215英里長的河流中有上百種魚類。另外補充,短期趨勢顯示水質有所改善,溶氧量從2007年到2020年有所增加。

頂級掠食者海豹作為生態指標

保育人士則在兩個月前指出,由海豹數量的變化可以看出,泰晤士河比大家想像的更健康。海洋生物學家將海豹數量看作河流健康程度的指標,儘管數量有所下降,但這條河流仍生機盎然。

為了監測海豹族群,研究人員比較了輕型飛機三天內在泰晤士河口不同的海豹上岸點(haul-out spots)拍攝照片中的海豹,數量加總,考量到還有一部分的海豹不會上岸再微調數據。

倫敦動物學會的研究人員發現,在繁殖季過後,總共有2866隻灰海豹和797隻斑海豹以泰唔士河為家。

自2013年以來,海豹數量每年都有統計。2019年,有932隻斑海豹和3243隻灰海豹——灰海豹的鼻子比較長。海洋生物學家說,相對穩定的海豹數量表明水質良好、魚類資源穩定。

保育生物學家西婭・考克斯(Thea Cox)說:「海豹作為頂級掠食者,是生態健康的重要指標,可以告訴我們泰晤士河的情況。」

「大家認為泰晤士河是一條死河,因為水是棕色的,但泰晤士河其實充滿生機——水質已經改善了很多,」考克斯女士說。

雖然海豹是受保護物種,卻面臨許多威脅,比如疾病、海洋垃圾、廢棄漁網纏身或被船撞到。另外,海豹在養育幼獸時也很容易受到干擾,尤其是人類圍觀、犬隻遊蕩和輕艇之類的水上活動。

造價42億英鎊「超級下水道」,2025年開通拯救水質

倫敦動物學會的艾莉森・德布尼(Alison Debney)說:「河口是受威脅卻常遭忽視的生態系統。河口為我們提供清潔的水,防止洪水氾濫,並且是魚類和其他野生動物的重要育苗場。泰晤士河口及相關的『藍碳』(利用海洋活動及海洋生物吸收並固定帶氣中的二氧化碳)棲地,對於我們緩解氣候變化、為自然與人類與建立強韌的未來至關重要。」

「這份報告使讓我們能夠真正了解,自宣布生物性死亡以來,泰晤士河在復原之路上走了多遠,並在某些情況下為未來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泰晤士河是倫敦之所以獨一無二很重要的一部分,在許多倫敦人的生活中發揮著重要作用。BBC倫敦交通和環境記者湯姆・愛德華茲(Tom Edwards)分析,這份60年來第一份關於泰晤士河口狀況的重要報告一則以喜,一則以憂。

喜的是自從1957年宣布生物性死亡以來,泰晤士河的生態環境已經有了巨大的改善,現在有115種魚和92種鳥類,其中包括海馬、鰻魚、海豹,甚至鯊魚。氧含量逐年提升,但污水中帶來硝酸鹽的情況卻越來越嚴重。希望2025年「超級下水道」開通時,情況能有所改善。

「超級下水道」正式名稱為泰晤士河潮路隧道(Thames Tideway Tunnel),報告強調了泰晤士河潮路隧道之必要。這條預算42億英鎊的下水道長15英里(24公里)、深200英尺(6100公尺),預估每年可以收集現在都直接流進泰晤士河的3900萬噸未經處理的污水。

潮路計畫的Liz Wood-Griffiths說:「這條下水道對泰晤士河水質會有很大的影響,可以給野生動物的生存和繁衍一個健康的環境。」

憂的是氣候變化的影響:海平面每年增加4毫米,泰晤士河的溫度每年增加0.2度。這些變化可能會嚴重影響河口的野生動物。

倫敦動物學會表示,學會目前正在與合作夥伴密切合作,創造新的河口棲地,包括海草棲地和鹽沼棲地。

「這不僅有助於河川恢復生機,而且還可以作為天然防洪設施,並有助於減輕暴風雨和洪水等極端氣候的影響,」倫敦動物學會說。

新聞來源

  • River Thames: Sharks and seahorses found living in waterway(BBC)
  • Seal population a barometer of River Thames's health(BBC)

責任編輯:羅元祺
核稿編輯:翁世航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