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

挑選伴侶應該「互補」或是「相似」?我想最重要的是這五個關鍵字

文:閒人|Kuiza

「兩人互補就是挑選適合嗎?相似的人在一起,不是伴侶會更明白對方在想什麼嗎?」

對這個問題,我現階段的應該回答是:互補或相似只是事件與情境的短暫結論,不彷當成判斷適不適合的互補或相關鍵字「之一」。

那麼,似想還有什麼關鍵字能提升適合指數呢?請容許我先補充字典找到關於互補/相似的最重解釋,根據《教育雲線上字典》:

  • 互補:彼此相互補充
  • 相似:相像

相處的個關兩人除了性格、價值觀上的鍵字互補/相似外,有相處的挑選共識也很重要。相處中會發現一些各自的伴侶需求,造成關係中或大或小的應該矛盾,我與伴侶學習很久,互補或相漸漸發展出有效的似想相處模式:微調原有習慣。微調原有習慣是最重關係中很棒的調味料,能為彼此的個關互動增添更多的趣味與發現。

微調絕對不是「委曲求全」、「改變自己迎合對方」這種消極的做法,這反而是為了找出更好的方式,將原本因各自的不同而出現的縫隙或不舒適,微調成各自輕鬆自在的樣子。

如果雙方都以長久相處為共識,我想都會願意在對方提出調整時,去認真思考是不是該換個做法了?畢竟關係要長久又保鮮,讓彼此輕鬆自在也是很重要的。

不論互補或相似,共識很重要

有了共識之後,我試著狹隘地談及我與同性伴侶的相處方式。生活場景流暢不歇,難以刻意用文字框架出界線、標示出哪裡到哪裡是關鍵範圍,但我還是發現,有些常見的關鍵字其實滿實用的。都是些樸實無華,但總能讓我們從中學到更加善待對方的方法。在此分享五個關鍵字:

一、欣賞對方

當無法理解伴侶的穿衣品味時,我會禮貌地建議:「要不要穿另外一件褲子?上衣要不要改穿另一個材質?不換也沒關係,我只是建議而已。」自稱穿搭災難的伴侶,會毫不猶豫地換上我建議的款式。(萬幸)

話雖這麼說,但穿衣風格真的很主觀,如果她還是堅持自己的風格,我還是會尊重她,並且試著欣賞與我不同的搭配美感。就算是我主觀上覺得「不好看」,一起逛街也不覺得丟臉。

  • 互補的地方:(我)建議的穿搭讓她更滿意|(她)自詡穿搭災難
  • 相似的地方:喜歡看得順眼的打扮(只是美的定義不一定相同)

二、同理對方

當她脾氣突然來的時候,我不會馬上被激活,通常只是保持前一刻的口吻說:「這件事值得這麼生氣嗎?」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思考了值不值得,總之,伴侶大多時候會漸漸冷靜下來,並且跟著覺得:「好像真的沒什麼好氣的。」

如果她沒有因此降火,我也會接著詢問「值得生氣的地方是什麼?」、「在意的是什麼?」,或只是告訴她:「沒事了,你很安全。」

  • 互補的地方:(我)冷靜看待事物|(她)脾氣波動較大
  • 相似的地方:意識到相處不是為了給對方情緒,願意冷靜下來

三、參與對方

伴侶喜歡自己動手做家具。她很享受將物品從無到有的打造出來,如果能實用在我們的住處時,她更是成就感滿溢。雖然有時候一件微急需的家具會等(拖)很久,造成生活上的不便,但我很佩服她的興趣。我會陪她去買料、會好奇機具的功能、木頭的差異,如果沒事也會在製作空間陪她、聽她解說正在執行的步驟。

我對實作木工沒興趣,也沒什麼概念,自從參與製作家具的過程,我得到了平常根本沒機會(沒想到)接觸到的小常識。伴侶為我分享她的熱情與知識,甚至在問了連她都不懂的問題時,主動科普了知識,我們都因此覺得很充實。

  • 互補的地方:(我)對實作木工沒興趣|(她)喜歡做木工
  • 相似的地方:原本沒涉略,會因為對方而想參與、精進

四、包容對方

繼續拿剛才的木工當例子,裡面提到了「微急需」的家具需要等待的情況。明明可以花更少的錢(家具材料的費用有時候不比現成家具便宜)、更少的時間,就能開始使用必要的機能性家具(例:桌子),但因為伴侶想要自己動手做(理想的桌子),我們直到三個月後,才正式宣告有客廳桌可以使用。

在她做家具的途中,確實有因生活與工作忙不過來的時候,但也不乏因為懶散造成的製作拖延。在延宕的時刻,我總是一再提起「買」這個選項,她也會試圖安撫我,一再承諾新的工期(笑)。就這樣在一個抱怨、一個聽抱怨偶爾惱羞成怒的交織中,桌子終於完成了。(萬歲!)

  • 互補的地方:(我)在意說到沒做到|(她)能夠安撫抱怨
  • 相似的地方:包容對方的想法,理解對方有所需求才會有情緒

五、尊重對方

兩人相處總有各說各話的時候。當爭執發生+各自闡述的記憶不同時,內心焦灼無解的困頓總讓兩人各自崩潰。當明白各自立場不同、看法不同,因此產生的理解有所不同是很正常的,因此在我表達完我的版本後,會說:「我知道你的版本了,我尊重你。但這是我的版本。對我來說就跟你認為的版本一樣正確。」

這麼說並不是烙下狠話(一開始伴侶無法適應,認為我沒有要面對問題),只是表達我們目前處在什麼樣的狀況裡。對我來說,當知道狀況後就不再只是憑著各自的立場說著對立的話、一直丟情緒給對方,反而充當了讓對話前進的緩衝平台。重要的是讓彼此願意相信對方的看法與感受,並且也將自己認為的版本提出來,邀請對方也看見自己的看法與感受。

明確表達各自的版本沒有對錯,誰記錯已經不是重點,重要的是如何一起面對爭執不下的問題。

  • 互補的地方:(我)整理目前狀況|(她)表達情緒
  • 相似的地方:想要一起看見盲點、解決引起爭執的問題

總結

我從關係中學習到的互補與相似:

  • 互補:各自的特質補足了彼此所需要的特質,因此讓雙方更滿意現況。
  • 相似:站在相去不遠的立足點看待人事物,容易找到共鳴與同理之處。

要判斷兩人相處適不適合,除了個性與想法互補/相似的天然因素外,在不委屈求全、隱忍情緒的前提之下,願意微調自己原本的習慣,讓彼此在關係裡更舒適自在,這種相處而來的美好感受會為適合指數加分。

最後再加上我認為親密關係中的幾個關鍵:欣賞對方、同理對方、參與對方、包容對方、尊重對方,我想都能夠讓適合指數保持在理想的狀態。

本文經《方格子》授權轉載,原文發表於此

延伸閱讀

  • 批評、蔑視、防禦、築高牆⋯⋯當感情出現「災難四騎士」該如何拯救?
  • 【大人學】為什麼婚姻是戀愛的墳墓?因為每個人心中的「匱乏」
  • 你的伴侶不是你的伴侶:別讓社會價值觀,扼殺擇偶可能性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朱家儀
核稿編輯:翁世航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