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研人员开发出可精准检测与治疗癌症的纳米粒子
我国科研人员成功开发出一种能够实现癌症精准检测与治疗的国科纳米粒子,可显著降低癌症检测治疗过量使用药物带来的研人员开副作用。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已发表于国际知名学术期刊《先进材料》。发出 记者6日从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了解到,可精该院周欣研究员团队利用肿瘤微环境与正常组织的准检症差异,开发出了一种可智能识别肿瘤的测治纳米粒子GQD NT。这种纳米粒子通过在肿瘤中不断变形,疗癌粒延长了粒子内的纳米药物在肿瘤中的驻留时间、增强了药物在肿瘤中的国科穿透性,以极低的研人员开药物剂量实现了癌症的长时磁共振成像检测与高效治疗。 据团队专家介绍,发出药物过量是可精造成癌症检测与治疗副作用大的主要原因。这是准检症因为现有药物对病灶的靶向不足,难以富集于肿瘤区域,测治且在病灶部位停留时间短,疗癌粒需要进行大剂量注射以达到预期成像检测与治疗效果。 据悉,GQD NT是一种模块化自组装纳米粒子,可以使用十分简易的步骤将药物分子封装于其中,通过肿瘤微环境促发GQD NT变形,逐步提高药物在病灶部位的富集浓度。小鼠实验发现,GQD NT在癌症检测中的造影剂使用量仅为现有临床技术的6%至22%。在注射后4至36小时内,肿瘤部位的造影剂与正常组织对比度高,边界明显,极大延长了磁共振成像时间。 团队基于GQD NT设计的光动力学治疗方法,单次光动力学治疗后,肿瘤体积下降82%,两次光动力学治疗后,肿瘤被完全消融。实验中,光敏药物的总剂量降至1.76至3.50微摩尔/千克的极低水平,与文献报道相比降低了90%(单次治疗)至95%(两次治疗),且所用的低剂量激光不会造成皮肤损伤,有望克服光动力学治疗中光敏药物过量的问题。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广深铁路广州机务段因多收费被罚
- 枞阳县开展2023年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宣传
- 全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调度会召开
- 铜陵市人才办来我县调研人才工作
- “驻扎”抖音直播间,德庆贡柑全网热卖
- 我县举行“520推进移风易俗 弘扬婚恋新风”主题活动
- 我县积极开展校园周边文化市场“扫黄打非”联合执法检查
- 开展油菜花科普活动促“双减”
- 中国篮球公开赛西南赛区落幕
- 牛家保:抓住产业这根“牛鼻子”
- 【网络中国节•清明】多彩民俗迎清明
- 枞阳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命人员名单
- 苏斯:我是那个陌生人呀
- 枞阳县启动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延包试点工作
- 茶香满山野 春茶采摘忙
- 余青青受邀宣讲全国两会精神
- 卖爆啦!伽师特产“南下”热销大湾区
- 全市在建最长公路桥梁实现全桥贯通
- 铜陵市人才办来我县调研人才工作
- 枞阳县开展住宿场所公共卫生“你点我查”专项行动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