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部:以科技手段提高生态保护修复能力
“新技术可自动识别动物的生态数量、种类,环境护修生态监测技术实现了由传统人为观测向技术捕捉的部科转变。”29日,技手在生态环境部举行的段提新闻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自然生态保护司司长张玉军表示,高生生态环境部将进一步完善生态保护修复监管制度体系,态保对重点区域、生态重点领域、环境护修重点问题开展监测和针对性评估,部科既要用好常规生态监测方法和手段,技手又要用好现代化遥感监测手段,段提不断提高主动发现问题的高生监测能力。 张玉军说,态保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监管是生态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生态环境部形成了“五年一次全国、每年一批重点区域”的生态状况调查评估机制,针对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开展生态环境成效评估;充分发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作用,公开曝光109个涉及生态破坏的典型案例;持续开展“绿盾”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共发现并查处5000多个生态破坏重点问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重点问题整改完成率已达99.1%,实现了人为干扰数量和面积明显“双下降”,基本扭转了侵占破坏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的趋势。 在生物多样性智慧化监测监管方面,我国各地已经建立了数字监管系统,研发了物种自动识别系统等,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和监测评估水平大幅提升。比如,江苏省建成了全国首个高速公路生物多样性鸟类观测站,4个月累计观测到鸟类约68万只;内蒙古自治区率先构建覆盖全区所有生态系统的“一站多点”式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体系。 “我们还将加大重要生态空间生态破坏问题查处力度。”张玉军说,通过加强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平台建设,开展自然保护地、生态保护红线人为活动遥感监测,不断提升主动发现人为破坏活动的遥感监测能力;加大秦岭、荒漠化地区生态监督,建立“监控发现—移交查处—督促整改—上报销号”常态化监管工作机制,实现生态破坏问题闭环管理。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三大赛事同期举办 双奥之城再燃冰雪激情
- 持續猛烈空襲 以軍:已將加薩一分為二
- 美國納什維爾市大規模校園槍擊案後 拜登下令降半旗致哀
- “艺术四季•春之熠”书写新时代书法文化惠民启动
- 浙江省首张“一带一路”贸易数据知识产权登记证书诞生
- 俄乌冲突:长期化中存在变量
- 欧阳自远:国家的重大需求培育和塑造了我的人生—新闻—科学网
- 无钥匙进入汽车 下车忘熄火会被别人开走吗
- 未来 芦山至成都可以不再绕雨城
- 雨后杜鹃迎来盛花期 青岛珠山秀谷成梦幻花海
- 我市应援尽援全力为农民工维权
-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召开学术年会
- 江苏淮安:推进放心消费建设 激发更多消费活力
- 市民买新车少了中控台 车行解释:增值版才有
- 2019中国科学年度新闻人物评选结果揭晓—新闻—科学网
- 社保基金会:坚定看好国内股票长期配置价值
- 消费商圈国家标准研制工作落地海南
- 村级供销社按下乡村振兴“快进键”
- 北交所“深改19条”发布两个月 新增开户47万户
- 2021灞变笢鐪侀噸鐐硅涓氬搧鐗屼环鍊艰瘎浠峰彂甯 娴疆鑱氬ソ鐪嬪搧鐗屽己搴﹀垎鍒楄涓氬墠浜宊涓浗灞变笢缃慱闈掑矝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