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1+1丨2024年中国经济,怎么干?
12月11日至12日,怎么干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新闻怎么看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释放出来的丨年重要信号?更重要的是,明年如何真正“抓落实”? 《新闻1+1》今晚连线宏观经济学家、中国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经济共同关注:2024年中国经济,怎么干怎么干? “稳中求进、新闻以进促稳、丨年先立后破”:如何准确理解三者关系? 宏观经济学家、中国上海财经大学校长 刘元春:这三者是经济一个递进关系。 ①“稳中求进”:这是怎么干最基础的要求,“稳”依然是新闻2024年的基本基调。因为明年面临的丨年一系列问题,特别是中国有效需求不足等风险问题,依然要高度关注。经济在“稳”的基础上,才能进行“进”,才能进行一些结构性改革。 ②“以进促稳”:随着2023年“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各项政策的推进,宏观经济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这个变化就是目前处于结构调整的一个关键期,2024年简单就“稳”求“稳”,可能“稳”不住,这就需要从短期向中期进行转移,从单纯的“稳”向结构性调整、产业升级、科技创新以及深层次结构进行推进,通过调整寻找到新的动能、新的增长支点,从而为“稳”打下更为坚实的基础。这个变化也是从短期主义向长期主义、向积极主义进行进展的重要举措。 ③“先立后破”:这是对过去“以进促稳”进行的经验教训总结。必须通过一些新的动能、新的产业的树立,才能对一些传统项目进行改造、进行产能去除。否则可能会出现产业的真空,经济运行的真空,从而导致整个稳定出现一些杂音,结构性调整也会遇到一些挫折。所以这三者是一个递进关系,是一个相互呼应的关系。 如何理解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和货币政策要“精准有效”? 宏观经济学家、上海财经大学校长 刘元春:“加力”是延续去年的基本方针,但同时这个加力是“适度”,而不是很多人所提倡的要进行强刺激、大水漫灌,进行超级的财政刺激扩张。这也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有力回击了一些海外学者所提出的“抄作业”的一些方案。 会议还提出要习惯过紧日子,适应一些支出减少,而不是简单地进行全面扩张。所以财政政策不仅仅在总量上要进行“适度加力”,同时在结构上也要进行发力,要重点关注地方财政所面临的困难,尤其是基层的“三保”问题。 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不仅要和GDP增速相一致,还要和物价水平预期目标相一致。目前物价水平还是偏低,这就决定明年的社会融资总量的增长速度,要在名义GDP增速基础上,可能还有进一步提升,从而提供有效充分的流动性。会议强调的社会融资成本降低,这也暗示要进一步进行降息降费。 如何看待明年任务的变化? 宏观经济学家、上海财经大学校长 刘元春: 第一项任务变为“科技创新”,这说明经济工作的重点和任务,随着整个宏观经济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的变异,已经发生了变化。要从短期求“稳”,在扩内需的战略基础上,着重凸显“科技创新引领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因为这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核心战略支点,也是构建新的增长动力、新的增长基础的核心支点。“科技创新”从中期来讲是非常重要,同时也是塑造新的信心、打破目前一些迷局的关键出路。 对于民生和生态等问题,实际上以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关注到,但是没有单独成篇进行设立。这次实际上也是要求在明年的经济工作中,要关注的点是多元的,要按照二十大所指出的高质量发展、新发展格局的布局,来进行稳步推进。这也说明“稳中求进、以进促稳”的举措,在重点工作中得到全面体现,要有抓手,要有落实的点。 明年如何“改善社会预期”? 宏观经济学家、上海财经大学校长 刘元春:调整预期是宏观经济政策的重中之重,同时也是最为难的一项目标。通常会通过一些逆周期政策、扩内需的方式,来使企业盈利增强、使居民收入增强,从而来改善预期。但是在目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刻,在内外交困的时刻,很多预期不仅仅来源于宏观经济政策,同时更多来源于地缘政治的风险和一些非传统风险的释放。 对于稳预期,必须要有新举措,要超越一般的经济政策来进行预期的调整。第一,要出台一系列改革开放的新举措,特别是能落地的一些新举措,来调整预期。第二个很重要,在评估宏观经济政策的一致性上面,一定是要以微观主体的获得感、感受度作为评价的标准,而不是简单的一些统计上的宏观指标作为判断标准。 对于目前所面临的形势,要进行纵向、横向的比较,通过对于我国经济光辉前景的正确解读,来对冲海外的一些悲观论,从而使经济主体对于中国经济形势长期向好的这种基础、中国经济的弹性韧性,有一个客观理性的认识。所以这几个方面实际上都需要进一步加力,同时将预期调整作为政策的一个落脚点。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紫薇社区助推城市更新解决群众急难愁盼_
- 提升农民科学素质!珠海金湾区高素质农民培训圆满举办
- 北京发布“人工智能+”行动计划
- 错过第三期伟业计量线上研讨会直播?别惆怅,精彩回放新鲜出炉!
- 北京石景山:专项检查汛期流通领域食品安全
- 天长下好安全风险防控“先手棋”_
- 台中新社公墓棄屍案 檢起訴「台版柬埔寨」詐團16嫌
- 博雷利:歐盟重申支持烏使用西方遠程武器打擊俄腹地
- 2025年全国科学健身指导走基层活动走进靖州
- 3月1日起快递不得擅自放驿站,你怎么看?
- MLB/大谷翔平6局8K奪本季首勝 還創另類史上第一人
- 自驾游成“五一”出行新亮点 流动的中国涌现澎湃活力
- 中国代表团距创历史还差一金
- 韓國10月消費者價格指數同比上漲1.3%
- 北京2025年艺考报名进行中,全市统考将于11月30日起开始
- 城市拥堵指数恢复折射经济复苏速度
- 细分同类化专业、打造王牌专业……2022艺考招生新趋势
- 国家医保局:医保部门从未出台“单次住院不超过15天”等规定
- 我国成功发射通信技术试验卫星十三号
- 台鐵明年1/1掛牌 工會喬不攏公司化法條「揚言5/1罷工」!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