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屈家岭遗址发现长江中游最早旱作物粟遗存
新华社武汉12月8日电(记者喻珮、湖北黎昌政)记者7日从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了解到,岭遗湖北屈家岭遗址考古发现取得阶段性成果,址发早旱作物这一遗址出土距今约5600年至5300年的现长33粒炭化粟粒。植物考古工作者认为,江中这是游最长江中游经测定证实的最早的粟遗存,是粟遗北方旱作农业传入长江中游的最早证据。 2015年开始,湖北为配合湖北荆门屈家岭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岭遗联合考古队对遗址展开新一轮考古发掘。址发早旱作物其间,现长植物考古工作者在屈家岭遗址各时期遗迹和文化层采集土样392袋,江中上自新石器时代的游最油子岭文化时期,下至战国晚期。粟遗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馆员、湖北植物考古学专业博士姚凌说,通过植物考古常用的浮选法进行研究,发现了一批炭化植物种子,经鉴定,确认其中33粒为炭化粟粒。通过碳14年代测定及量化统计分析,考古工作者认为其距今约5600年至5300年。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罗运兵说,屈家岭遗址是我国长江中游最早发现、最具代表性的新石器时代大型聚落遗址,是“屈家岭文化”的发现地和命名地。该遗址浮选所获大量农作物种子、很多红烧土残块中发现的稻谷稻壳痕迹,以及出土数量巨大的酒器陶杯,均是当地稳定农业生产活动的证据。 目前关于先秦时期农业的研究普遍认为“五谷”为水稻、粟、黍、小麦、大豆。结合近年对湖北江汉平原地区石家河遗址、城河遗址、纪南城遗址等的植物考古研究,考古工作者认为,最迟在东周时期,该地区已出现“五谷俱全”的农业种植形式。湖北屈家岭遗址发现长江中游最早旱作物粟遗存
编辑:高方勇 来源:新华网 浏览次数: 次 发布时间:2020-12-09 09:25:26 【字体:小 大】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
- 多元经营,开辟村集体增收广阔天地丨乡村振兴 宝鸡实践
- 《江湖無招》推薦序:暴力之筆直逼《黑色追緝令》,讓老武俠演繹出全新極限
- 粤来越开心!喀什孩子变着花样过“六一”儿童节
- 中国古代循环农业模式与特征(四)
- 整改突出环境问题 汇聚绿色发展合力
- 老也可以很帥,但國民黨就是那種「惹人厭的老人」
- 男腳卡貨梯「懸掛5樓半空中」嚇瘋 離譜意外原因曝!
- 全国花样滑冰冠军赛落幕
- 鄭文燦請辭海基會董事長 總統府:尊重決定、後續人事依程序處理
- 本周六开考!2024年“三支一扶”计划招募笔试江门考区安排来了
- 俄罗斯副总理再次登岛,日方又抗议了
- 泉州市区携风带雨春雷急 冷空气强势来袭
- 中方宣布:对6家美国军工企业及5名高管采取反制措施
- 滁州学院学子四字诀推动“文化薪传”走深走实_
- 秦剛將出席二十國集團外長會
- 筑牢食安第一关 护航师生“第一餐”
- 新人減肥大作戰:營養師教你如何在婚禮前打造出優雅身形
- 快评丨老人组被解散,乡村治理力量如何磨合
- 网购了啥,你的“好友”都知道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