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屈家岭遗址发现长江中游最早旱作物粟遗存
新华社武汉12月8日电(记者喻珮、湖北黎昌政)记者7日从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了解到,岭遗湖北屈家岭遗址考古发现取得阶段性成果,址发早旱作物这一遗址出土距今约5600年至5300年的现长33粒炭化粟粒。植物考古工作者认为,江中这是游最长江中游经测定证实的最早的粟遗存,是粟遗北方旱作农业传入长江中游的最早证据。 2015年开始,湖北为配合湖北荆门屈家岭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岭遗联合考古队对遗址展开新一轮考古发掘。址发早旱作物其间,现长植物考古工作者在屈家岭遗址各时期遗迹和文化层采集土样392袋,江中上自新石器时代的游最油子岭文化时期,下至战国晚期。粟遗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馆员、湖北植物考古学专业博士姚凌说,通过植物考古常用的浮选法进行研究,发现了一批炭化植物种子,经鉴定,确认其中33粒为炭化粟粒。通过碳14年代测定及量化统计分析,考古工作者认为其距今约5600年至5300年。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罗运兵说,屈家岭遗址是我国长江中游最早发现、最具代表性的新石器时代大型聚落遗址,是“屈家岭文化”的发现地和命名地。该遗址浮选所获大量农作物种子、很多红烧土残块中发现的稻谷稻壳痕迹,以及出土数量巨大的酒器陶杯,均是当地稳定农业生产活动的证据。 目前关于先秦时期农业的研究普遍认为“五谷”为水稻、粟、黍、小麦、大豆。结合近年对湖北江汉平原地区石家河遗址、城河遗址、纪南城遗址等的植物考古研究,考古工作者认为,最迟在东周时期,该地区已出现“五谷俱全”的农业种植形式。湖北屈家岭遗址发现长江中游最早旱作物粟遗存
编辑:高方勇 来源:新华网 浏览次数: 次 发布时间:2020-12-09 09:25:26 【字体:小 大】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甲醇中乐果溶液标准物质:农药残留校准的专业标准物质
- 着仲夏正式开始 高考三天有雨 考生注意防范
- 泉州部署防范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工作
- “送万福进万家”成绩显著 泉州市书协获中国书协表彰
- 没打中?“艾森豪威尔”号遇袭疑云丨智库视点
- 202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2%
- 着仲夏正式开始 高考三天有雨 考生注意防范
- 泉州全国人大代表建议:加强新生代农民工 职业能力提升
- 令人不能自拔的,除了爱还有牙齿
- 2022年高考顺利落幕 愿少年们的梦想一路生花
- 收发快递时如何做好个人防护?
- 泉州市领导到泉州台商投资区调研
- 产量提升15倍!中集渔业一水产养殖案例获评“美丽乡村绿色发展先锋行动”优秀案例
- 泉州中心市区严格公共环境消杀 不留死角
- 泉州:多措并举促工业经济“开门红”
- 泉州中心市区严格公共环境消杀 不留死角
- 热身赛4胜1负 国安第二阶段冬训圆满结束
- 70万元“天价药”降至3.3万并进医保 泉州两岁患儿注射“救命针”
- 泉州昨日气温创去年入冬以来新低
- “侨批助我上清华”励志侨批实物展在泉州侨批馆开展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