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黃思敏報導
綠色和平今(28日)公布台灣人食用海鮮「塑據」,綠色依據文獻資料推估,和平海鮮台灣每人每年平均經由海鮮吃下1.63萬個微塑膠,公布根克管相當於一根1.05公克的大塑的塑塑膠吸管。
專家強調,據台膠吸從此不吃海鮮並非問題解決之道,灣人畢竟就連鹽巴、每年啤酒與飲用水等都被驗出含塑膠微粒。吃下綠色和平呼籲,綠色應從源頭落實塑膠垃圾減量,和平海鮮同時批評限塑政策失靈,公布根克管國人塑膠總用量在十年間反增22.8%。大塑的塑
綠色和平建議,據台膠吸環保署應立即採取下列措施:將外帶與外送納入管制對象、灣人提高限塑收費與獎勵優惠、每年推動重複使用的循環模式,加速淘汰一次性塑膠。
每年從海鮮吃下1.63萬個微塑膠,相當於一根1.05克吸管
每年大批塑膠垃圾流入大海後形成塑膠微粒,被海洋生物誤食後,再隨著國人食用海鮮的習慣進入人體內。綠色和平專案主任唐安指出,台灣民眾愛吃海鮮,每年吃下的海鮮高於全球平均。
綠色和平回顧台灣近5年有關海鮮微塑膠的最新研究,指出文獻所採集的海鮮樣本幾乎全都驗出含有微塑膠,也就是說,民眾幾乎不可能避免從海鮮中吃到微塑膠。
根據衛福部食藥署的統計,每人每年平均食用59.92公斤的海鮮,其中包含12.20公斤的貝類、19.37公斤的頭足類,及28.35公斤的魚類。
結合本土海鮮微塑膠含量研究數據,綠色和平初步推算出,每人每年可能從貝類吃下1萬4773個微塑膠、從頭足類吃下755個,從魚類吃下796個,加總共約1.63萬個微塑膠,相當於一根1.05克塑膠吸管的量。
貝類微塑膠含量最多,吐沙也無法完全排除
唐安表示,海洋中的微塑膠會吸附許多有毒物質,包括塑化劑、雙酚A、壬基酚、多氯聯苯和多環芳香烴等,而這些環境毒物已被證實,會干擾人體的內分泌系統。
人們是否可能在食用透過清洗、吐沙及去腸等方式,排除海鮮中的微塑膠?執行「公民科學家行動計畫—海鮮裡的塑膠危機」的專案助理陳彥嘉,以體內微塑膠含量較魚蝦多的貝類為例,她曾以實驗嘗試用吐沙的方法,來讓文蛤排出體內的微塑膠。
然而實驗發現,吐沙時間越久效果越差,「2小時的微塑膠吐出率最高,3小時卻是最低的。」陳彥嘉認為可能是因為文蛤在吐出後,因濾食特性會再度吸入微塑膠。她表示吐沙時要經常換水,才能有微塑膠殘留量較低的文蛤,然而不能確保完全排除微塑膠,唯有解決水體環境中的微塑膠污染,才能保障民眾食用安全。
限塑政策失靈,綠色和平籲落實源頭管制
唐安表示,殘留在海鮮中的微塑膠的材質以PE(聚乙烯)、PP(聚丙烯)及PET(聚乙烯對苯二甲酸脂)最多,這類材質最常用於塑膠袋、食品包裝容器和一次性塑膠餐具。
她表示,現行減塑政策無法抑制塑膠使用量,造成塑膠總用量在十年間反增22.8%,「每人每年吃進微塑膠的量有增無減。」她表示本次公布的數據僅估算食用海鮮部份,若再加上飲用水和其它食物,每人每年攝入的微塑膠將會更多。
研究指出,流入海洋的塑膠垃圾量在接下來20年間,將增加到今日的三倍。綠色和平呼籲環保署正視微塑膠污染問題,即刻採取更積極的源頭減塑措施,包括擴大源頭管制,儘速將外帶與外送納入管制對象;加重限塑力道,提高收費與獎勵優惠;推動重複使用的循環模式,加速淘汰一次性塑膠。
本文經環境資訊中心授權刊登,原文發表於此
責任編輯:丁肇九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