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焦点

《為管教立界線》:孩子真正的快樂來自成就自己的夢想,而不是爸媽的夢想

文:何翩翩

我是為管一個夠放心的父母嗎?

以下是一個小測驗,請回答以下問題,教立界線己每題一~五分,快樂愈符合問題敘述內容,來自分數愈高。成自請於全部問題回答完後,夢想計算出總分。爸媽

  1. 當孩子哭鬧或失控時,為管總會讓你覺得想要離開、教立界線己或想要馬上讓他平靜。快樂
  2. 對於未知的來自下一步,總覺得孩子可能又會出現問題。成自
  3. 孩子遇到挫折或痛苦時,夢想很希望受苦的爸媽是自己。
  4. 教養上常常力不從心,為管因為還有其他大人會左右最後的結果。
  5. 會擔心別人覺得我沒有當好媽媽的角色。
  6. 不期待孩子一定要功成名就,但希望孩子一輩子都能快快樂樂。
  • 總分25~30分:請開始練習和孩子分化吧,你和孩子黏著度太高囉!
  • 總分20~24分:養兒育女是修鍊的開始,已經看到了成果,但還有進步的空間。
  • 總分19分以下:態度正確,我們再來多了解孩子的發展歷程,讓每一步都踏實!

「我這個人啊,這輩子沒什麼大成就,就是希望我的孩子可以有點成就。」這是公視的電視劇〈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裡其中一位媽媽的台詞。這部劇中的父母犧牲了自己的時間、生活、工作、理想抱負⋯⋯,用盡心力只希望孩子能功成名就,考滿級分、有亮眼的學歷,但每一集看到孩子最後的憂鬱、崩潰甚至自殘、了結生命,真讓人不勝唏噓。

這齣電視劇改編自作家吳曉樂同名小說《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本書是她以一位家教老師的身分,見證了多個被考試綁架的家庭故事,每個故事都以她擔任家教時遇到的家庭為原型,這些你以為很遙遠的電視劇,其實是很多孩子的日常。

爸媽的目標?還是孩子的目標?

我曾參加一場由親子天下主辦的「直擊首屆108課綱生」論壇,在會中我不斷想起紀伯倫《先知》中的一段話:「你的孩子不是你的,他們是生命的子女,是生命自身的渴望。⋯⋯你可以給他們愛,但別把你的思想也給他們,⋯⋯因為生命不會倒退,也不會停留在昨天。」

Q&A的時間,一位先生舉手問了一個問題。他說自己曾在被稱為「護國神山」的公司工作,目前也在相關產業自行創業。自己有兩個正值青少年的孩子,所以很擔憂物理在高中只有兩個學分,甚至最後一章電磁學常因為學測不考、時間不夠而沒有教完,要孩子回去自己研究。這樣的教育科學基礎太薄弱,台灣未來還能在世界的高科技產業中立足嗎?

這樣的提問聽起來好像有憂心的必要,但教育部長潘文忠先生的回覆讓我非常欣賞。他提到,「護國神山」不會是每個孩子的目標,如果孩子只是照著大人的期待去努力,辛苦的不只是孩子,更是家長啊! 我們要讓孩子感受到的不是學習上的挫折而是成就,讓不同興趣、不同能力的孩子能在各領域探索學習,才是我們想要的教育方向。

身為父母的我們,對孩子的期待到底應該是什麼? 該放下的擔心又是什麼? 我們自以為的犧牲,真的是孩子們想要的嗎? 又該怎麼去拿捏、怎麼去覺察呢?

父母需要走出童年的傷害

本文一開始的小測驗,六個題目得出來的總分是從哪裡來的呢?是從小怕犯錯、怕被責怪、要求完美、不想被誤解,而從內在產生的自我制約嗎?當這些長期給自己的內在制約和價值觀沒有被消化處理,在為人父母之後,很自然地就會轉嫁到孩子的身上,甚至忘記當初自己有多麼討厭大人的結果論,再怎麼努力也考不好的傷心,都不如媽媽看到成績時流露出的失望眼神來得傷人。

父母必須保有自我調節的能力,讓自己從童年的經驗中走出來,重新看到自己與孩子真正的需要,並主動和孩子進行問題歸屬與個體分化的動作。例如,當孩子因為不肯好好吃飯而餓肚子時,我們必須清楚明白,身為父母的我們已經提供他該有的營養與氛圍、環境,他不好好吃飯是他的問題,不是我們的責任。

我們可以做的,是情緒穩定地陪伴他度過自然後果。如果總因為怕他太瘦、怕他之後肚子餓鬧情緒、怕被長輩或另一半責難而屈服,就會形成無止境的惡性循環,永遠走不出教養的迷宮。唯有我們放下怕被評價、怕做不好、怕不完美的緊箍咒,我們的孩子才有真正身心獨立的可能。

我們不需要讓孩子覺得他被勉強,但也不要讓自己太委屈。說真的,像個聖誕老公公般滿足孩子所有的願望其實是最簡單、最容易的教養方式,但所有的捷徑都會產生代價,是需要日後再去彌補與承擔的。當孩子因為在家中總是可以隨心所欲地過日子,在團體中自然就會變成一位小霸王、小公主,甚至被同學排擠、沒有人願意和他交朋友。而這一切,其實都源自於大人的不敢拒絕。

放下焦慮和犧牲

有時我們得承認自己的力不從心,了解孩子的錯從來就不會是你一個人造成的,孩子的不完美有時是生命必經的歷程,別讓自己困在焦慮中,更不要讓自己的焦慮氾濫在親子關係中。有時候你需要節制對孩子的付出與犧牲,更多時候很可能是我們自己讓自己受了傷,而不是別人造成的,只要能看清楚自己真正的狀態,答案常常就會浮現出來了。

在一篇採訪建中學生林君實的文章中描述到,林同學以滿級分優異的成績放棄了醫學院,選擇了他摯愛的音樂。家境並不富裕的他,把優異成績換來的獎學金累積起來,為自己辦了一場音樂發表會。不是音樂系又如何? 他利用寒暑假盡可能先修習學校的課業、通過免修考試,這樣就可以在同學上課的時候衝去音樂教室練習琴藝。

這個過程中媽媽的支持更是關鍵,媽媽告訴他:「我跟你爸不過是一紙婚姻的關係,都可以支持他的夢想到現在,更何況你是我的骨肉,只要你快樂,媽媽支持到底。」

孩子真正的快樂來自於成就自己的夢想,而不是成就爸媽的夢想;爸媽該做的是給孩子堅毅力、生活力與信心接受真實世界的所有挑戰,而不是努力幫他排除路上所有的荊棘,讓他活在真空無菌的環境裡。

這樣的孩子會知足、會感恩、能明辨是非、能知進退,更能真正善用與發揮自己的天賦。所以,林君實在採訪的最後告訴記者王蘭芬:「我要的不是榮華富貴,只是希望能做自己喜歡的事,並留下些東西。如果未來有幸能在歐洲做出一番事業,我最後想回來,把人脈、老師、朋友帶到台灣,改善這裡的音樂環境。我相信一定有很多雖然沒念音樂系,但喜歡音樂的人。」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