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育还是繁衍 城市家养宠物的生殖烦恼怎么破?
【编者按】 城市生活中,宠物逐渐成为家庭的还繁重要成员,宠物的衍城养宠管理与保护也被广泛讨论。 即日起,市家生殖澎湃新闻推出“上海文明养宠观察”系列报道,烦恼就宠物的绝育家庭繁殖与绝育、宠物出行需求与公共安全管理、还繁是衍城养宠否取消城市犬与农村犬之分、无主流浪猫狗投喂还是市家生殖TNR等话题,走访调查,烦恼广泛听取网友意见,绝育厘清监管难点,还繁为文明养宠凝聚社会共识。衍城养宠 该给自己家的市家生殖“毛孩子”绝育,还是烦恼为它们挑选伴侣繁衍? “毛孩子”是当下社会对家养宠物的一个昵称,如今越来越多地走进城市居民的家庭。目前,上海乃至全国都尚无关于宠物强制性绝育的法律规定。根据上海现有规定,对饲养犬只鼓励实施绝育措施,并减半收取登记费,对于饲养的猫及流浪犬猫,尚无绝育规定。 2020年上海市公安局会同有关部门发放的一份调查问卷显示,46.77%养犬受访者、80.14%养猫受访者自主对宠物进行了绝育,以减轻宠物发情带来的痛苦,避免宠物生殖器官方面的疾病。 家养宠物的生殖烦恼,怎么破?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采访了多位市民以及宠物医院相关专家。有专家表示,如今养宠绝育的比例正在大幅提升,不应强制规范,但值得倡导。 家庭繁育犬只:要在3个月内送养幼犬 28岁的小D拥有一只4岁的灰色泰迪犬可可。2016年5月,小D从朋友家接回了几个月大的可可,按流程完成了免疫接种,此后可可一直生活在小D家中。 基于网络检索的信息和狗友群分享,小D获悉母犬通常在进行第一次生产后再进行绝育,较为有利于此后的生殖健康,于是在2018年,支付给宠物医院1200元,为可可进行了配种。 “选中合适的公狗后,需要把可可寄养在种犬家生活2-3天,确保受孕,再接回家中自己照料直至生育。”小D说,为了保证可可的平安,她在B站上看了许多接生的视频进行学习。2018年5月,可可完全顺产,生下了五只小狗并且把宝宝们舔得干干净净。 宝宝们满月后,小D将5只小狗送给了自己的亲朋好友,之后给可可做了绝育。 小D表示,目前,大家都认为犬只绝育后寿命较长,可避免一些老年生殖疾病,日常照护也更方便,“可可绝育前一年会来两次经期,需要每日定时更换宠物尿垫,不然会滋生细菌。” 对于是否会为宠物犬挑选伴侣?小D认为,这还是基于养犬人自己的意愿,但是需要确保对新生小狗负责,为其寻找合适的家庭,避免让小狗沦落为流浪犬。 而不少犬主人认为的母狗应当生一胎再进行绝育,是否具备科学依据?为此,澎湃新闻记者咨询了森家宠物医院的丁医生,丁医生表示,犬猫都建议在6-8月龄进行绝育,并不一定需要提前生一胎,在发情期前绝育可以最大概率地避免后期的子宫蓄脓,母犬第一次发情并不建议配种,第二次发情配种后再进行绝育,年龄偏大,不利于避免乳腺肿瘤等疾病。 此外,根据上海市养犬管理条例第二十六条规定。城市化地区的犬只生育幼犬的,养犬人应当在幼犬出生后三个月内,将超过限养数量的犬只送交符合本条例第十二条、第十三条规定条件的其他个人、单位饲养或者送交犬只收容所。 同时,该条例鼓励养犬人对饲养的犬只实施绝育措施。养犬人对饲养的犬只实施绝育的,凭犬只实施绝育的手术证明,减半收取管理服务费。 是否有资格剥夺一只猫的春天? 在上海,越来越多年轻人选择养猫,不用出门遛铲屎轻松。购买抑或是领养,不少爱猫人都要面对是否绝育的选择。 袁女士2019年12月,通过一家英国猫舍购入了一只价格不菲的布偶猫,这只性格温和的小母猫kk自此成为了袁女士的家庭一份子。 袁女士说,她一直非常喜欢猫,但对一个生命负责是一件非常重大的事情,因而选择在工作了一段时间、具备经济能力的情况下再进行饲养。 kk的情况有些特殊,她4个月大在猫舍时就完成了绝育,为何会有这样的安排?袁女士告诉记者,首先母猫的绝育手术会相对复杂,这样可以减少家庭照护的风险,此外由于这只布偶猫属于赛级品种猫,猫舍本身并不愿意出让猫的繁育权,如果需要购入未绝育的猫,需要再多付一万元。 袁女士认为,如果不希望在家进行繁育的,建议及时为猫咪安排绝育,否则发情期时会有猫咪走失的风险,同时也会增加猫晚年患病的风险,同时她也建议,最好为流浪猫统一进行绝育,避免过度繁殖。 同样为自己饲养的母猫进行了绝育,艾先生内心有些后悔。 他朋友家的猫生了一窝小猫,艾先生从中领养了一只橘猫。一年后的春节,艾先生要离开上海回老家过年,将橘猫寄养在了同样养猫的一位朋友家,没想到过年回来没多久,这只橘猫就怀孕了。 照料着橘猫生下了5只小猫,并且把小猫都送人安置后,艾先生给猫咪安排了绝育手术。但如今,他觉得自己侵犯了猫的权利,一名朋友为流浪猫绝育,他也感到遗憾。 “我的朋友以前租的地方有个小院子,有只猫跑来我同学住的地方找东西吃,我同学会投喂猫,猫久而久之就在院子里住下了,当时很和谐。”艾先生说,后来因为同学搬走了想把猫一起带走,就让这只流浪猫成为了家养猫,并且进行了绝育,对猫而言也是失去选择。 总体而言,艾先生觉得,给宠物猫绝育应当基于主人自主选择而非强制。 同时,也有一位市民王先生表示,他觉得宠物本质上属于个人财物的一部分,和流浪猫狗不同,强制绝育有些不合适。 规范家庭繁殖需要引导 2019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消费报告)》显示,中国养宠省市繁荣度排名,上海居第三。养宠的流行也自然增加了管理上的难度,为此上海市公安局会同有关部门,发布并收集2万余份社会调查问卷。 在家庭繁育或者绝育的问题中,调查问卷结果显示,46.77%养犬受访者、80.14%养猫受访者自主对宠物进行了绝育,以减轻宠物发情带来的痛苦,避免宠物生殖器官方面的疾病。 调查问卷显示,对于是否应当规定强制绝育、在哪个环节规定强制绝育以及强制绝育的费用分担等问题,有不同的认识。29.29%受访者认为不应当强制绝育,24.74%受访者无所谓、说不清楚,45.97%受访者支持强制绝育。 哆趣宠物医院浦东店的院长孙女士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在其机构里,家养宠物绝育的数量近年来不断提升,能达到在医院就医量的90%。 在孙女士看来,绝育首先是为了宠物福利,如果家养宠物不具备繁衍的条件没有绝育,会非常痛苦,情绪不稳定,犬只打斗伤人、走失的几率都会提升。 同时,澎湃新闻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从城市精细化管理的角度而言,并不提倡家庭繁殖,在管理中发现无序的家庭繁殖导致宠物数量激增,引发邻里纠纷、遗弃宠物等问题,但同时,完全禁止家庭繁殖社会阻力较大。 对此,相关部门建议可考虑采取减免费用等措施,引导鼓励绝育;做实强制免疫,提高饲养成本,降低家庭繁殖意愿。对家庭意外繁殖的宠物,建议原则上禁止销售,允许赠与其他饲主、送交收容场所,禁止违反宠物饲养数量限制规定。绝育还是绝育繁衍 城市家养宠物的生殖烦恼怎么破?
编辑:汤晓雪 来源:澎湃新闻 浏览次数: 次 发布时间:2021-01-22 10:28:58 【字体:小 大】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市场监管行风建设在行动
- 稳健医疗:拟收购湖南平安医械控股权
- 海南电网前4月清洁能源发电量52.46亿千瓦时同比增加18.57%
- 南京银行:法国巴黎银行及法国巴黎银行(QFII)合计持股从14.04%增至16.37%
- 国羽两日15战全胜 晋级形势乐观
- 快讯:三木集团上演“地天板”
- 我们能做出量子计算机 却至今摸不透量子力学—新闻—科学网
- 商務部:對原產於日本、美國和歐盟的進口氯丁橡膠繼續徵收反傾銷稅
- 让“莓”烦恼变成没烦恼_
- 美国计划提议欧盟对俄罗斯石油征收关税以替代禁运限制价格飙升
- 營養師教「有效控糖吃法」 便當加「1物」也有助延緩血糖上升
- 四川昨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34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15例
- 巴黎奥运已经落幕 共赴洛杉矶四年之约 走下领奖台 一切从零开始
- 华润材料:年产50万吨聚酯三期工程项目投产
- 美国医疗团队计划明年启动猪肾移植人体临床试验
- 创投通:4月国内半导体一级市场共发生29起融资环比减半
- 福建晋江:以小切口推进大整治 守护群众切身利益
- 新三板今年第二批创新层进层名单出炉:322家公司拟入围相比首批40家明显增加
- 快讯:汽车整车概念股再度走强中通客车4连板
- 云南白药:下属文山及大理两个子公司持有千金藤素片药品注册证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