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探索

《妄想的力量》:相較於手術後視力、個性或記憶力出問題,失去良知便代表這個人已經不是原樣了

文:史都華・維斯(Stuart Vyse)

每個人在不同環境會有不同樣貌

在一九六八年,妄想問題心理學家沃爾特.米歇爾(Walter Mischel,量相力個力出良知他針對兒童自制力所設計的較於記憶棉花糖實驗非常有名)出版《個性與評估》(Personality and Assessment)一書,當中明確指出人格研究者和社會心理學家的手術失去衝突點,也就是後視學界所熟知的「個人-情境之辯」(person-situation debate)。

人格研究者認為,性或個人的便代表這不原性格與特質會長期保持一致,但米歇爾認為,個人在不同的已經樣情境下,這些特質會有所轉變。妄想問題例如,量相力個力出良知在一項經典研究中,較於記憶美國社會心理學家紐科姆(The手術失去odore Newcomb)在二十一種環境中去測量五十一名男孩的外向或內向度。

他發現,後視受試者在某個環境中的性或外向度與他在另一個環境中的外向度完全無關。就算我們知道他在環境A中會做哪些行為,也無法依此去判斷他在環境B中會做哪些事。在此項實驗中,紐科姆觀察受試者在不同環境下的行為,結果發現,其性格沒有什麼一致性。也就是說,人格特質可能並不像以前學界所認為的那麼重要。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常見到這種不一致性,比如說,大部分人都不知道公司的同事在家裡是什麼樣子。我以前在大學教書時,大部分時間都和學生和其他教授在一起,

但有一年我兼任行政工作,才與其他單位的同仁有所接觸。工作了一段時間後,他們才告訴我有些教授很難相處。的確,學校有些教授是出了名的壞脾氣,但有些老師對我很友善,沒想到他們會對行政人員大小聲。這所大學規模較小,組織的層級也比較簡單,但居然有教授這麼勢利眼,只願意善待有博士學位的人。

時至今日,「個人-情境之辯」還沒結束;有些人堅定支持人格一致性,而另一些人則強調情境與社會的影響力。當然也有人站在兼容並蓄的立場,認為人有穩定的內在特質,也承認情境的巨大影響力。

人格心理學家認為,只要讓受試者在不同的時間點填問卷,就能顯示其個人特質的一致性。但環境因素仍在發揮作用。受試者在填寫問卷的當下,他的生活過得如何?就算不同時間點的測量結果大同小異,那研究人員是否有去評估,在這段期間,受試者的社交關係和生活是否都沒有變。請受試者定期來填寫問卷並不難,但要持續追蹤他們長年的生活經歷就很困難了。雖然大家都能接受人格心理學的基本立場,但在一九六○和七○年代所進行的各種情境實驗,的確是心理學史上最震撼且最具哲學意涵的研究。它們挑戰傳統觀念,讓人們重新思考自己的本質為何。

品格對於人際交流的重要性

越來越多人意識到,「人格一致性」是不得不接受的信念,所以無法接受「自我是不一致的」,否則我們就不必唸什麼結婚誓詞了。大多數人都知道世事多變,人生總會有新的經歷,但仍相信另一半的人格會保持穩定。身體可能會受傷和生病,但心靈上始終是同一人。即使家人或另一半罹患阿茲海默症,許多人還是能感覺到對方仍保留他獨特的個性,雖然情況並非總是如此。

我聽說過有位女性友人與母親長期不合,但後者的阿茲海默症越趨惡化,於是個性變得更溫柔了。她多年來對母親懷有敵意,但軟化後的母親,竟然讓她不知道該如何應對。由此可看出,我們都期望人的個性在時間流逝中可以保持一致。

從米爾格蘭、拉塔尼和津巴多的情境實驗中,我們可以明顯看出善良的人應該做出哪些選擇。這些社會心理學家就是為了確認,哪些心理因素會影響人們的道德行為。相比之下,人格心理學家就沒有強調人的道德性,對他們來說,盜用公款的好爸爸或待人親切的霸凌者,這樣的性格組合並不矛盾。

這個問題可以追溯到一九三○年代,人格心理學的先鋒奧爾波特(Gordon Allport)主張,心理學家所測量的人格特質,不應該受到「預設的道德意義」所限制。

而這門學科後續的發展都遵循奧爾波特的觀點。但是,我們真的能從人格分析中看到某人的全貌?五因素理論可以用來判定某人適合哪些工作或是不是個好伴侶,但卻看不出他的道德品格。

只要有人進入或離開我們的生活圈,我們就會對他做道德評斷。人類是社會性動物,得頻繁交流、相互依存,所以個人的品性相當重要。初次見面時,我們會留意對方是否值得信任、是朋友還是敵人、和他分享資源後能獲得回報嗎?在家人、朋友和同事當中,有些人值得信任,但有些人最好保持友善的距離。

有人過世時,我們也會對他的人格下最後的註解。我參加過很多葬禮,無論逝者有哪些成就,但最重要的就是他們的道德品格,所以我們會提及此人在生前有多好、有多可靠。我們在第五章也談到,每個人在回顧一生時,最想達成到的前三大成就便是家庭、婚姻以及做個好人。一般來說,一想到生命即將結束,我們都會希望自己是個好人;而外在成就如財富、藝術創作或科學發現則排在後面。

因此,和他人相處的過程中,道德評價的波動非常重要。我會做個小實驗,看看兩個好朋友(但不是夫妻或情侶)對彼此的看法會不會變。我先問其中一人:「如果喬伊將自己的母親凌虐致死,你會去監獄裡探望他嗎?」謀殺至親是在道德上最令人痛恨的行為。相比之下,心理學家在衡量人格時所採用的問卷反而無關痛癢。例如:「如果喬伊突然變得很內向,你還會當他的朋友嗎?」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