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出台举措服务“三农”助力脱贫攻坚
中国消费者报太原讯(记者冯铁飞)近日,三农记者从山西省市场监管局获悉,山西为更好地服务“三农”工作、出台助力脱贫攻坚,举措该局日前出台措施,服务实施市场主体活农、助力知识产权强农、脱贫标准助农、攻坚合同帮农、三农执法护农。山西 这些措施具体如下: 实施市场主体活农工程。出台便利涉农市场主体登记,举措严格落实名称和住所(经营场所)自主申报、服务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等市场主体登记便利化举措,助力方便涉农市场主体就近办理登记;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脱贫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市场主体登记,允许将“民宿”登记为经营范围;规范涉农电子商务市场主体登记。 实施知识产权强农工程。宣传商标、地理标志等法律法规,引导涉农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农户增强法律意识,主动申请注册涉农商标;指导注册商标、地理标志等知识产权所有者和使用者,通过申请专利、制订标准、提升质量、注重信用等途径打造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加大注册商标、地理标志等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严厉打击侵权假冒等违法行为,为涉农社团、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实施农副产品品牌战略保驾护航;鼓励涉农企业运用专利、商标等知识产权进行质押融资。 实施标准助农工程。以水、肥科学利用和农药有效控制为重点,以现代农业技术为支撑,围绕打造农产品精深加工十大产业集群,推动构建有机旱作标准体系;积极组织申报国家级农业农村领域标准化示范试点项目,推进省级有机旱作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切入点,以游客需求为导向,以游客满意为宗旨,完善乡村旅游各环节标准,推进乡村旅游标准化建设。 实施合同帮农工程。以保障重点民生为导向,联合农业农村部门深入涉农企业和乡村农户,进行调研论证,制定推广符合当地“三农”实际、突出行业特点、种类齐全、公平规范的合同示范文本,为促进“订单农业”发展提供支撑;加强“农业订单”监管,及时掌握和公示涉农企业与农户的合同履约信息。同时,加大涉农合同违法行为查处力度,切实保护农民合法权益。 实施执法护农工程。以化肥、农药、农机具以及农用地膜等产品为重点,加强质量、价格等监管工作,严厉打击假冒伪劣、虚假标识、缺斤短两、哄抬物价、虚假宣传等违法行为。认真做好投诉举报接办、转办、督办工作,切实维护涉农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农民合法权益。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藏在骨子里的年俗乡情
- 十七部门联合印发《“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
- 食品中检测出“布噻嗪”,该如何处理?市场监管总局回复
- 多部门出台措施促进电子产品消费
- 菌落总数测定 GB 4789.2
- 《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是否适用于个体工商户?市场监管总局回复
- 解读丨进口印度尼西亚魔芋粉检验检疫要求
-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2023年第2号)
- 吉林蛟河:召开燃气经营、充装和检验企业安全生产行政约谈会
- 推荐性标准抽检不合格的食品能否适用食品安全法处罚?市场监管总局回复
- 关于拟注销广州市讯龙科技有限公司等248家企业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的公示
- 案由变更应当在哪个环节体现?市场监管总局回复
- #科创连连问【宋亚宸】
- 北京市金融投资理财类广告发布合规指引
- 十七部门联合印发《“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
- 市场监管总局回复关于企业标准有效期的问题
- OpenAI前CEO復職無望
-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已超期,是否还能复审?市场监管总局回复
- 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公布2022年度公路水路行业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复查结果的通知
- 生产罗茨风机,需要生产许可证吗?市场监管总局回复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