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吳岳霖
我可以選任何一個空的劇場間與解彼界劇空間(empty space),然後稱它為空曠的大師的空度理得布對世舞台。如果有一個人在某人注視下經過這個空的辭世從空場兩場空間,就足以構成一個劇場行為。跨文——彼得・布魯克(Peter Brook),化劇《空的種角空間》(The empty space)[1]
這是《空的空間》一書開頭的第一段話,作為全書的魯克開場,也是貢獻世界劇場理論裡最有影響力的一段論述,然後在此書出版的劇場間與解彼界劇1968年後的當代劇場擴展與蔓延,回應不同的大師的空度理得布對世劇場創作與理論,至今仍漣漪不絕。辭世從空場兩場
《空的跨文空間》的作者,是化劇導演彼得・布魯克。這名傳奇導演於1925年3月21日出生在英國倫敦,種角今(2022)年7月2日於法國巴黎以97歲高齡辭世。魯克他從18歲就以馬羅(Christopher Marlowe)的《浮士德博士》(Dr Faustus)開啟導演志業,到20多歲時已是倫敦西區的知名劇場導演,同時也執導電影。
被譽為20世紀最有影響力的劇場導演的彼得・布魯克,在邁入耄耋之年,仍舊創作不輟,影響力延續到21世紀,更不因他的離開而走向終點。
於此,我想從兩個角度——「空的空間」與「跨文化劇場」——來理解彼得・布魯克對於世界劇場的貢獻;最後,則從他帶來台灣的作品,來思考其歷史餘韻,不止於劇場。
空的空間:「化繁為簡」的轉折處
倘若是通過《空的空間》來認識彼得・布魯克及實踐戲劇理論的創作,或許會用「簡約」一詞來概括——像是簡單佈置的舞台、少量的演員、著重演員現場口述的敘事劇場等,皆充分表現「空的空間」這套論述,並且完美體現迷人之處。
不過,初出茅廬便快速成名的彼得・布魯克,早期創作其實極為多元,且挑戰不同的演出形式,如他在1962年受邀加入皇家莎士比亞劇團(Royal Shakespeare Company)時,就已經擁有古典悲劇、現代戲劇、歌劇、音樂劇、商業性的娛樂演出、實驗劇場、電影等經驗,且被認為是有豐富的戲劇性,曾有劇評家以「用奶油、血液和香料用心調味自己的劇場作品」[2]加以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