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带货的“顶流”?40万人“放弃李佳琦”听他讲
40万人“放弃李佳琦”听他讲文物 一部手机,几本字帖,不带西安碑林博物馆的放弃讲解员白雪松,在自家客厅里当起了主播。李佳 “《开成石经》,琦听就是顶流唐代的‘五年高考三年模拟’。”“唐玄宗李隆基和正态分布是不带什么关系?”在本应带货吸粉的直播间里,白雪松不疾不徐地讲着石碑和书法。放弃 “宝藏男孩”“带货王”“顶流小哥”……一场直播下来,李佳网友恨不得把所有“网红”称呼都安在白雪松头上。琦听 “冷门”博物馆里的顶流“顶流” 一次两个多小时的直播,让白雪松一夜之间成了博物馆讲解员中的不带“顶流”。 2月23日晚,放弃中国国家博物馆、李佳敦煌研究院等多家文博单位在淘宝直播上开启了“云春游”。琦听实景直播、专业讲解,网友看文物、赏春景,动动手指,就可以购买博物馆的文创产品。 在这场同台竞技中,初涉直播的西安碑林博物馆名气不算大,讲解员白雪松显得也有些“随意”。与其他博物馆讲解员在展厅里文物前的现场讲解不同,白雪松坐在自家餐桌旁,没有助理,也没有专业的摄像灯光,一个人自言自语着完成了自己的网络首秀。 “其实我们博物馆的许多馆藏文物,并不适合进行网络直播。光线暗、石碑外层玻璃罩反光,不少碑文字太小,摄像头不容易聚焦。这才选择在家里直播,以展示照片和拓片为主。”白雪松说。 没想到,效果却意外地好。首场直播开始前,西安碑林博物馆在淘宝直播上官方账号粉丝数量不过几百人,而开播后涨粉过万,一场直播吸引了40万网友围观,点赞数超过500万。有网友在弹幕中留言:“我放弃了李佳琦在这里待了一晚上。”还有网友说:“他这是用国宝讲单口相声啊。” 不爱卖货的文博“带货王” 平时在博物馆进行现场讲解时,白雪松就不是最字正腔圆的那一个,他既能旁征博引,也能插科打诨。直播间里,白雪松仍然“另类”。 刻有罕见大夏纪年的珍贵文物——大夏石马,在白雪松的口中,成了“我们碑林,就是用这么珍贵的文物看守厕所。”以《玄秘塔碑》传世的柳公权“最怕大户人家有人去世,这都得找他写墓志。” 白雪松在与网友的互动中,让冰冷厚重的石碑石刻,成了一连串甩出的“梗”,网络直播成为轻松活泼的文博知识脱口秀。 在西安碑林博物馆工作8年,白雪松深知,直播带来的意外走红,得益于碑林这座“冷门”博物馆。始建于宋哲宗元祐二年(公元1087年)的西安碑林,经历代扩充,收藏着汉代至今的碑石、墓志4000余件,数量为全国之最,藏品时代系列完整,时间跨度达2000多年。 如今的西安碑林博物馆,是一座以收藏、研究和陈列历代碑石、墓志及石刻造像为主的艺术博物馆,这里珍藏着唐景云钟、石台孝经碑、大夏石马、昭陵六骏等一大批珍贵文物。 “如果不热爱书法和石刻艺术,碑林很可能成为游客心中‘最无趣’的那一个景点。”在网络直播中,白雪松似乎忘了自己的带货“职能”,而是用“梗”作为兴趣点,不断抛出小段子小故事,很快就“粘”住了大批粉丝。“卖货不是直播的主要目的,博物馆里最多的是文物,直播其实是让文物‘开口讲话’。”他说。 从介绍名碑石刻到精品拓片,白雪松凭“一己之力”让西安碑林博物馆的淘宝官方店铺粉丝数量迅速增长到近4万,直播场次也一加再加,《鸳鸯志》《笙磬同音》《兰亭序》等书法拓片立即成为热销商品。 让文物成为“人” 其实,白雪松的“火”也并非偶然。在求学阶段,他就有些“不务正业”,小学和中学时,热衷于看杂书与闲书,大学时学习生物工程专业,却屡次在篮球和演讲比赛中夺冠。 不用微博,不发朋友圈,在首涉直播之前,“85后”白雪松一直保持着与网络的距离。“保持较大的阅读量,用自己的思考和理解将不同的知识点和学科相关联,这既是我的营养源泉,也为知识的传递提供了桥梁。” 白雪松认为,现在喜欢文物和历史文化知识的人越来越多,但像碑林这样的博物馆,呈现出的都是石碑石雕等等略显晦涩难懂的文物,“每件文物就像是一个个‘人’,它们有过往、有故事,甚至有不愿示人的秘密,我在直播中,讲这些‘人’的故事,希望这种方式会吸引越来越多的网友爱上博物馆、爱逛博物馆。” 在第一次直播之后,网友的热情让他既开心又“震惊”。作为西安碑林博物馆的金牌讲解员,白雪松最多时一天曾完成18批讲解。 “在碑林,我一年最多能为5000人次游客进行现场讲解,而参与一场直播的网友,可以达到几十万人次。这些网友中如果有1%愿意来碑林现场看一看,这就是我最大的成就感。” 如今,白雪松的国宝名碑“脱口秀”直播常态化为一周一次。他说:“文博行业需要真金白银的支持,借助文创产品和网络直播,让文物‘潮’起来、‘萌’起来、‘火’起来,才会有更多人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厚重魅力。” 记者 杨一苗不带货的顶流“顶流”?40万人“放弃李佳琦”听他讲
编辑:汤晓雪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浏览次数: 次 发布时间:2020-04-24 10:17:40 【字体:小 大】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奥科集团升旗仪式,热烈庆祝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华诞
- 清华、暨大等多家高校70位台湾青年深圳暑期实习
- 台湾青年“徽游记”:文化一脉 逐梦人生
- 福建启动年度 “101台湾青年创业扶持计划”
- 世貿總幹事:貿易戰將帶來災難性後果 籲各國勿報復
- 湖北推进“八项行动计划”助力台青更好发展
- 台生分享大陆考研经验:心中有梦就付诸行动
- 两岸新农人的乡村故事:振兴的田园梦,也是融合的发展梦
- 体验传统技艺、研学、游园……各地开展丰富多彩庆“六一”活动
- 提案督办惠及台胞 安徽省聚力推进台胞居住证政策落实落细
- (台青话融合)台青蔡志光:30岁辞职到广东创业 用匠心做一杯好茶
- 台湾糕点人的“登陆”假期:创制“两岸融合”新式糕点
- 河南:集中排查整治工业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隐患
- 台青夺得两岸青年(南宁)助力乡村振兴短视频直播大赛大奖
- 三月花开并蒂 津台姐妹情深
- 台湾青年在大陆的“初体验”与“深融合”
- 奥科集团2019回忆录
- 台胞李水河变身“鲜花美容师” 在云南“绽放”别样花事业
- 两岸新农人的乡村故事:振兴的田园梦,也是融合的发展梦
- 台湾教师热心两岸文创设计交流 让文创漫画设计在广西萌芽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