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焦点

《焦慮世代的安心教養》:少了堅實的道德觀打底,孩子得到的結論是「不擇手段也要贏」

文:瑪德琳・勒文(Madeline Levine)

社交孤立

每次到學校演講,焦慮堅實結論我都會問國高中的世代手段孩子們一個問題,那就是安的道德觀打底他們覺得身為青少年,最大的心教煩惱是什麼。

我讓他們就前三大常見的養少也贏青少年問題進行排名,這三個問題分別是不擇:自我身分的發展、想自己為自己選擇的焦慮堅實結論心情,還有一種是世代手段交友上的孤立感。我一開始有點驚訝但現在已經見怪不怪的安的道德觀打底結果是:大部分的孩子都把社交孤立排在首位。我會驚訝是心教因為在這之前的許多年,身分的養少也贏建立都一直蟬聯著煩惱的冠軍。

這種社交孤立的不擇一大核心就是科技,而其背後的焦慮堅實結論複雜成因可謂千絲萬縷。某些科技層面的世代手段東西,比方說電競遊戲,安的道德觀打底會附帶生氣盎然的社群,而網際網路也能讓人在學習、創意與政治參與上獲得很多選擇。如前所述,問題出在網路上的「觀眾」。對青少年,特別是對十二到十五歲的孩子們而言,唯一重要的事情就是朋友們的想法。

所有傳統上我們認為十四歲的人類會有的惡夢,如今依舊成立著:你吃飯的時候能跟受歡迎的同學同桌嗎?你的閨密會來搶你男朋友嗎?你臉上有青春痘嗎?你那樣也能叫做有胸部嗎?不同的是,以前我們被羞辱是定時定量,所以我們多少能準備一下:午餐時間、下課回家的路上、偶爾的一兩通電話中、老師轉頭去寫黑板時的一兩句話——但如今多虧了簡訊與社群媒體的發明,生活變得二十四小時永無寧日。

不過除此之外,造成社交孤立的還有一些比較微妙的因素。簡訊讓鐵石心腸變成舉手之勞——男生用簡訊與女友分手就不用直視她的眼睛,也不用看著她受傷的表情。我在執業過程中時常見到孩子們哭哭啼啼地走進我的診間,然後直接把手機塞到我的手裡。我在這種情境下讀到的訊息輕則不夠體貼溫暖,重則是徹底的背叛。用簡訊對人壞已經很糟了,更糟糕的是連對人好都降格到只剩下簡訊。

試想被女朋友甩掉的你收到六封你好兄弟的簡訊,每一封都罵她是婊子,但這能幫助你多少呢?你需要的是好兄弟陪在你身旁;你需要的是讓你感覺熟悉的臉龐,是朋友讓脆弱的你靠在他肩上,這才能有助你從憂鬱中得到解放。朋友的定義,曾經是能花幾個小時聽你訴苦,給你支持,並用他的存在提醒你你並沒有被全世界拋棄。但現在的孩子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忙,由此他們已經習慣於膚淺的交往。現在的青少年鮮少會親自去安慰朋友,很多時候他們只會用滿滿的表情符號或貼圖來充數。

但只有透過面對面的接觸,兒童與青少年才能學習到同理心跟外交手腕,也才能學會傾聽。不在現實中去進行困難尷尬或甚至於讓人心碎的對話,他們就沒辦法在人際互動上得到足量的磨練。在未來的年月中,隨著工作變換愈來愈頻繁,協作性的職場愈來愈成為常態,具備良好人際技巧的個人將比現在占得更大的上風。欠缺這類技巧的個人不要說在工作上難以建立人脈,就連在生活中也可能無法擁有可長可久的友情或愛情。

考量到智慧型手機與社群媒體在青少年之間所導致的寂寞、憂鬱、焦慮已經廣見於研究資料中,由家長這邊來進行把關可說已是當務之急。看著孩子宅在家裡,沒有野到我們不知道他們在幹什麼的外頭,可能會給為人父母者一種安心感,但在床上一躺就是幾個小時且只有手機為伴,然後拿現實中的自己去跟網路上看似光鮮亮麗的其他同齡者比較,並不利於孩子們去一關關完成他們該完成的身心發展:冒險、離開父母獨立、與人建立親密關係、道德觀的形塑。

我們已知不論是YouTube、IG、Snapchat或臉書(乃至於任何一種日新月異的網路平台),一天使用超過兩個小時都會有害於孩子們的心理健康。我們也已知過半數的青少年自承「幾乎隨時隨地」人都在社群媒體或網路上。對於出生在網路時代,上網始終是生命一環的孩子們來講,他們一定會對相關的限制感到非常不滿。

但親職的核心不是討好孩子。因此一如我們有責任督促孩子們去運動、就寢、吃均衡影養的食物來確保他們的身體健康,為人父母者同樣有義務去捍衛孩子們的心理健康,即便那代表我們得忍受他們翻幾個白眼或用力甩幾次門。你得身體力行地在大半天裡放下手機,然後要求孩子們向你看齊。

滿滿的無力感

能動性(Agency)代表的是一種你相信自己可以採取行動,進而去影響周邊環境的信念。與能動性相對的是無力感,而無力感又會導致人變成一名洩氣的受害者。對於孩子進行微管理——包括在上學日跟放假日、在足球場上、在祖母家、在服飾店裡這麼做——父母親都會妨礙孩子發展出兩種能力:一種是發現自己的能力,一種是為自身想法代言的能力。不論今天是三歲小朋友想穿左右腳不成對的襪子,還是中學生想放棄有利於他申請大學的大提琴學習,微管理會造成的問題都同樣適用。

「管太多」也代表遭到過度保護的孩子將無從經歷人生終究必經的插曲,而他們就需要通過這些插曲來學著被挑戰、被擊敗,然後想辦法站起來。更理想的狀況下,他們將可以學著去細細品嘗被挑戰的滋味。確定的是,當孩子被剝奪了機會去釐清他們自身的價值、欲望與興趣,讓人不樂見的結果就是他們會產生依賴性,而這健康的獨立性正好是南轅北轍。

十年前我的年輕病人會氣沖沖地跑來抱怨爸媽的限制太多:「這是我的人生!叫我爸媽少管閒事。我的事情我自有想法!」相對於此,近年來一種讓人不安的發展是年輕人的叛逆不見了——至少在我所觀察的青少年中有這樣的趨勢—— 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兩手一攤的厭世感。那種憤世嫉俗,我原本以為只能在為了養家活口或背負房貸而不得不在討厭的工作上邊做邊怨的大人身上看到,但現在我也在年輕孩子們的臉上看到了。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