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时尚

東德線民的自白:以前真心相信西德是納粹遺毒,做政治偵防是效忠國家並非壞事

佈織線民

近來台灣因為民進黨立委黃國書的東德的自過往線民身分曝光,大家開始掀起了戒嚴時代對線民的線民相信西德想像。

對於佈織網在社會各角落而取得線索,白前逮捕到案後的真心做政治偵忠國刑求虐待者,以及指使這一切的納粹謀殺者,台灣社會卻沒有追究過問,遺毒加害的防效非壞政黨主席只用了大時代的藉口,就輕輕帶過犧牲上萬人青春與性命的家並暗黑歷史,並且讓各自線民互相追究,東德的自誰是線民相信西德被佈哪條線的網,讓社會焦點全看線民的白前惡而輕放元凶的錯。

加害者方的真心做政治偵忠國黨主席沒有認罪,只強調是納粹敵對陣營的內鬥結果,完全沒有提出如何轉型正義的遺毒論述,這是防效非壞加害者的刻意逃避還是被害者的鄉愿?

這種拿放大鏡來看作為國家機器工具的蜘蛛網線民,卻不要求知道是哪隻蜘蛛在殘害社會,懲處當年體制性傷害的元凶,造成元凶的惡細胞繼續擴散蠶食民主社會,如今他們靜看過去被利用吸收的工具人,再度相互絞殺內鬥;這種故意把自己當局外人的加害者,能見容於台灣社會,是台灣的亂象也是價值觀倒錯,也造成台灣走向民主道路的最大絆腳石。

德國線民

德國在未統一之前1990年的東西德時代,東德獨裁時期為了鞏固政權,同樣也是佈織了很多線民。

1949年東德剛成立時的人口為1800萬的人口,之後隨著東德的落敗趨勢而引發大量出走潮,在1989年柏林圍牆倒塌以前,獨裁政權的線民人數有18萬人,再把從成立東德政權到政權垮台的數十年加總起來,所有的線民人數高達62萬人,為數甚為驚人,可說是遍地都佈滿線民的刺探。

當年東德線民為了偵防敵情,開放出走潮中,也讓線民到西德探聽敵方陣營的消息,從1949到1989年中就有超過1萬2000名的線民,在西德的敵對陣營中刺探敵情。

加害者自白

2011年,一位當年在前東德從16歲就當起線民,之後就職國安部重量級的工作人員羅斯(Bernd Roth)出了一本有聲書,那是他對自己的生平工作報告的自述。

這本書宣告了德國社會:當加害方出來對話時,社會將如何承接。2013年兩位做轉型正義的官方代表,其中一位官方代表拉特諾(Lutz Rathenow),是受過獨裁政權迫害的作家,羅斯和他共列座談與大眾對話。他與做轉型正義的代表並肩而坐,且大聲地說出:「我公開地告訴您們,我以前憎恨您們。」他說,他們所受的訓練是不可以對被迫害者有個人的情感與情緒。

這些社會的異議份子對他們來看就是安定和平的干擾者,而且就是一個號碼符號而已。座談會中,曾任德國中央國家檔案局局長的楊(Jahn)也曾是異議者,受過當年東德政權的迫害並囚禁數次,之後被當局強制驅逐到西德並解除東德國民的國籍。

過去是異議者身分,統一後身為中央國家檔案局最高長官,他坐在加害者身邊是想讓社會多了解加害者的面貌,希望可以讓無法走出暗黑創傷的受害者及一般社會大眾,能再見到多一點的光,對當年的獨裁樣貌有更深刻的認識,但是他還是說了,能夠像我們這樣坐下來對話的,只是少數的例外,而許多被迫害致死的人,是永遠無法弭補的遺憾。

這位面對社會大眾的加害者,在自述生平的書中,並沒有太多個人情緒。羅斯向大家坦述他的生長背景,與如何在戰後的成長環境中被教育成一個忠貞愛國的子民。深愛他的祖父是一個1911年代的忠誠共產黨員,一直給他灌輸納粹在戰敗後仍統治掌控西德的假象,使他真心相信西德就是納粹的遺毒政權,是他的死敵。

羅斯個人認為,他所做的事不是壞事,而是在為他當時正在效忠的國家掃除破壞安定的障礙,心無懸念。在他這麼多年的線民與調查局工作的生涯中,他認為線民在一個政權中就是被當作工具使用,用以達到穩定政權的目的。一個線民的成功,就是要讓被監視的人因他的報告而被逮捕,這樣才能算是有成績的表現。

羅斯不諱言他的成績是讓13個人受到法律制裁,其中有一個是無期徒刑。他也說線民幾乎都要選邊站,沒有什麼模糊地帶,和上級報告的內容都是與他約談的人寫報告,線民不親自寫報告。當然他也會被測試其報告內容的真實性,他們自己知道,同為線民的內部人員也會自成默契,對一個事件要有一個共同的說法。

當他自己選擇出來面對社會,他說他其實沒有什麼虧欠感,真實地說,他不認為自己有錯。因為他把自己過去猙獰的面孔真實地擺出來,許多受到他報告而連累的受害者看了相關報告,也都有情緒要發洩,有人在他的書評上氣憤地提出,對他報告中內容質疑與謬誤,受害者也因他的報告而被送去少年感化院,這些傷痛都是無法抹滅的人生烙痕,一生伴隨受害者。

讀過他書的讀者,覺得這位加害者願意出來當社會的沙包,很願意肯定他的作為,但身為受害者的傷痕,除了自我舔舐之外,社會卻似乎什麼也做不了。

一個人的人生,從彩色到黑白,若全因為某些人為了自己的成功而成祭品,身為當事人,我們該怎麼面對,這些都是人生困難的課題。當探照燈照到加害者之時,我們就相對地更看得到犧牲者的憤怒與不平,好好傾聽與陪伴受害人,或許這樣我們才能知道真相的原貌,懂得不再犯錯。

DSC_5426
台灣白色恐怖政治犯六大山人畫作|Photo Credit: 劉威良 提供

責任編輯:羅元祺
核稿編輯:翁世航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