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时尚

【專訪】斜槓藝文撰稿人盧穎:進入藝術圈工作之後,發現離「藝術」這件事好遠

文:漫遊藝術史編輯部

盧穎是專訪撰稿之後「漫遊藝術史」創立初期至今,多產的斜槓撰稿人之一。寫作的藝文穎進題材從博物館的展示到風俗畫裡的豬膀胱、從中世紀的人盧入藝醜獅子到盧本斯人物繪畫的橘皮,皆帶些有趣又無俚頭,術圈術這加之生動又平易近人的工作文字書寫,使文章點閱率居高不下。發現

盧穎目前任職於當代藝術館展覽組,離藝業餘時身兼不同平台的好遠撰稿人身份,讓人意外的專訪撰稿之後是,盧穎就讀中央大學藝術學研究所之前,斜槓其大學專業竟與藝術完全搆不上邊。藝文穎進

如此跨界的人盧入藝求學與多樣的職涯,如同她在自介中提及自身擁有許多的術圈術這分類標籤,讓小編不禁想一探撰稿人獨特的工作生命經驗,以及如何擁有趣味的寫作靈感。

272921698_361336508983771_46087334949719Photo Credit: 漫遊藝術史提供
盧穎
  • Q:什麼樣的原因讓您踏入藝術史(學)的領域呢?

大學專業原為「植物病理學」,升大四的暑假實習,幾乎待在台南的溫室裡面,接種細菌讓小蕃茄生病,接著觀察小蕃茄生病的狀態,對於日復一日面對眾多的小蕃茄們,及高溫的環境,不禁懷疑自己是否適合田間的工作。

大學畢業後,由於自身對閱讀的興趣,便至出版社工作,而此職業的發展限制,以及其不同於原先大學的專業,使這段時間的我對未來感到十分迷茫,因而也讓自己嘗試不少的事物,像是下班後身兼業餘的寫手、上電腦繪圖、參加藝文講座。

高中到大學期間,很喜歡去看藝術展覽,又看展覽時不滿足展場提供的知識,會想知道藝術品好看以外的原因,想更深入理解其歷史成因與更為知識性的東西。對文字的喜愛及對藝術知識的渴求,使我萌生了念藝術史的想法。

  • Q:您為漫遊藝術史書寫的多篇文章,多數從西方的古典繪畫出發,文字更是幽默有趣。通常書寫的題材靈感來源為何?

一開始的幾篇文章書寫靈感來自學校課堂的作業,像是〈風化還是俗畫?從風俗畫的演變看庶民力量的崛起〉、〈推倒這堵牆!無國界博物館〉等等。

也曾跟老師一起發想寫作的內容,例如〈聽你在吹□□〉一篇,歷經了三、四個月的書寫,文章的主角「豬膀胱」除了作為畫面的元素外,也能從器物的角度出發,看見它影響了印象派的作畫模式。

題目的構想有時來自非藝術領域的閱讀,像是〈魯本斯:女神與橘皮〉一篇的靈感,來自一次從國外網站,閱讀一篇談論身體保健的文章,文章最後剛好放了一件魯本斯的作品圖,便讓我激起了魯本斯女性繪畫與橘皮的連結。

而〈圖不為「像」:中世紀醜獅子的象徵意義〉則與那陣子於推特上的迷因圖有關,網友們於網路上分享了一堆奇特的中世紀圖像,並多以取笑的態度看待之,但我卻好奇為什麼中世紀的獅子是長這樣子?因此找了相關的文章解惑。在圖書館或是網路的隨性瀏覽,常會有意想不到的全新發現,也能提供寫作題材有趣的靈感。

每個讀者閱讀漫遊藝術史,目的都不盡相同,也並非所有作者的文章都筆調輕鬆或帶有趣味性,但讀者在其中多多少少能得到什麼,並想繼續深入,我認為這便發揮了網站成立的價值。

  • Q:什麼類型的藝術作品會吸引您?

研究所時期,喜歡街頭的塗鴉藝術。然而,進入藝文產業工作後,有時會覺得藝術品離我很近,可藝術這件事卻離我好遠。有一次,為了要拍一張街區的藝術品照片以趕上下班前進行核銷,我拼命地走至藝術品的位置,過程中看到了正駐足欣賞藝術品的群眾,突然意識到自己竟然很久沒認真去「看」一件藝術品,也相當久未感受到被藝術品吸引的感動。

  • Q:您如何進入當代藝術館工作?也想請您為讀者分享目前於當代藝術館的工作內容。對於此工作感興趣的讀者,您有什麼樣的建議嗎?

當初透過面試進入當代藝術館,展覽組較重視行政實務的熟悉,而非完全學術性質。當代藝術的展示非常多元,藝術館必需將藝術家天馬行空的想法實體化,其中許多瑣碎的工作都可能是展覽組會執行的工作內容。

若對此方面工作有興趣的學生,會建議在求學時期開始接觸相關的實習工作,不論什麼領域的工作多是如此,我們在學校學的知識跟職場的工作內容通常有很大的落差,尤其一開始通常是很基層的工作,因此提早實際體驗,較能夠感受現實與理想的差異,接著去思考自己是否未來能夠在這個職場中繼續走下去。

  • Q:藝術史的學習如何為至今的工作加分呢?

藝術史的訓練目前最大的助益是能快速地了解作品的概念,過去在藝術產業工作的時候也比較有內容可以跟上司、客戶、觀眾、合作的藝術家溝通。最重要的還是面對不同身份的人可能要思考一下怎麼跟對方討論,像客戶與藝術家他們關心藝術的角度就會不一樣。

若說與藝術史的學習有更直接關聯的,應該是跟陳澄波基金會的「名單之後」寫作計畫。對方會提供當時曾經入選或參與台府展有關的人名或作品照片,之後便由寫者自行搜集資料,每個寫稿人的策略都不盡相同。在資料缺少的狀況下,我會先就現有的資源去連結,或是尋找所寫人物的後代子孫。

例如,之前寫過一個日本畫家,他在回到日本後作了教師,也編了教科書,我會想辦法從日本的網站買他所編寫的教科書,就算是一點點線索也好。

也曾有過,在網路搜尋資料的時候,發現一位畫家的後代在網路上分享了他爺爺的作品圖片,我便趕緊去聯繫這位後代。相當感動的是,當看到了那位畫家的作品尚未有人做藝術史的整理,會令我覺得很有成就感,也在溝通的過程,讓家屬能夠理解這些作品的歷史價值,從而協助他們轉介至適合的機構,使作品能持續並深入被研究。

本文獲漫遊藝術史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
原文標題為〈從微生物到藝術史,分類標籤無框架。專訪撰稿人盧穎〉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王祖鵬
核稿編輯:翁世航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