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白羅斯法院昨(3)日對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畢亞利亞茨基(Ales Bialiatski)判處10年徒刑,白羅貝爾他的斯諾支持者說,這是和平為了報復他在維護人權方面所做的努力,判決恐會受到西方人權團體強烈譴責。獎得局
《路透社》和《法新社》報導,主遭責打主審畢亞利亞茨基是法院民主運動人士並創辦人權團體「維斯納」(Viasna),這個組織提供法律和財務協助給參與2020年白羅斯示威潮的判刑判騙抗議人士,昨日他被判的入獄罪名是資助抗議活動和逃稅。
「維斯納」則發表聲明說,年歐現年60歲的美譴畢亞利亞茨基被判走私以及資助「嚴重違反公共秩序的活動」罪名。畢亞利亞茨基先前說過,壓民他是白羅貝爾因為政治原因受到迫害。
人權團體指出,斯諾白羅斯約有1500名政治犯,和平其中有許多是獎得局在2020年示威潮爆發後被捕。
這場遭到白羅斯當局鎮壓的示威潮爆發原因在於,久居其位的總統盧卡申科(Alexander Lukashenko)當年自行宣告競選連任成功,但西方和白羅斯反對派指控大選舞弊造假。
畢亞利亞茨基是2022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也是1980年代中期白羅斯民主運動興起的領頭人之一,畢生奉獻於提倡民主以及祖國和平發展。
因應白羅斯通過憲法修正案賦予總統極端權力,引發大規模示威,他在1996年成立白羅斯人權團體「維斯納」展開抗爭。
「維斯納」替身陷囹圄的抗爭者及其家屬提供支援,隨後數年更發展成為一個廣泛的人權組織,記錄並抗議當局對政治犯使用酷刑。
和平獎委員會主席稱判決出於政治動機,法國也出聲譴責
(中央社)負責頒發諾貝爾和平獎的委員會昨日譴責白羅斯「出於政治動機」,判處2022年獲獎的人權運動人士畢亞利亞茨基入獄10年;美國和歐盟也稱這場審判是「騙局」。
2020年,強人總統盧卡申科(Alexander Lukashenko)在有爭議的情況下當選連任,掀起歷史性示威活動,事後畢亞利亞茨基(Ales Bialiatski)和另外2名盟友遭監禁。畢亞利亞茨基昨日現身被告席。
2021年被捕的畢亞利亞茨基和3名共同被告遭控資助抗議活動及走私金錢。國營的《白羅斯通訊社》(Belta)證實法院判處他們長期監禁,包括畢亞利亞茨基遭判10年刑期。
畢亞利亞茨基否認自己受到的指控,說這是出於政治動機。
挪威諾貝爾委員會(Norwegian Nobel Committee)主席賴斯-安德森(Berit Reiss-Andersen)也說:「這起法院案件和對他做出的指控是出於政治動機。」
她表示:「這樣的定罪對畢亞利亞茨基個人來說是一場悲劇。判決表明,當前政權運用各種手段來打壓批評者。」
《法新社》報導,畢亞利亞茨基創辦了白羅斯最知名的人權團體「維斯納」(Viasna)。白羅斯往往被描述成「歐洲最後的獨裁政權」。
流亡的白羅斯反對派領袖季哈諾夫斯卡婭(Sviatlana Tsikhanouskaya)說,畢亞利亞茨基和另外3名運動人士遭到不公平定罪,法庭判決「駭人聽聞」。
她在推特上說:「我們必須盡一切所能對抗這種可恥的不公不義,並讓他們獲釋。」
另外被定罪的3人是斯凡諾維奇(Valentin Stefanovich)、拉布科維奇(Vladimir Labkovich)和今天未出庭的索洛福尤夫(Dmitry Solovyov),他們分別遭判9年、7年和8年徒刑。
此事引發國際批評聲浪。法國昨日譴責白羅斯判處畢亞利亞茨基10年刑期,說這是「前所未有的鎮壓」。
法國外交部透過聲明表示,此案「顯然出於政治動機」,呼籲白羅斯當局立即且無條件釋放畢亞利亞茨基和「所有其他政治犯」,並宣告他們無罪。
《路透社》報導,美國和歐洲聯盟(EU)也譴責這場審判是「騙局」。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在推特上呼籲白羅斯立即釋放他們,形容法庭裁決是一場「騙局」,「企圖打壓白羅斯民主和人權」。
歐盟外交暨安全政策高級代表波瑞爾(Josep Borrell)也形容這場審判是企圖讓他們噤聲,但這種手法不會成功。
波瑞爾在聲明中說:「盧卡申科不會得逞。他們呼籲自由的呼聲如此響亮,即便身陷囹圄。」
德國外交部長貝爾伯克(Annalena Baerbock)說,這場審判是「一齣鬧劇」,她推文寫道:「明斯克政權正用暴力和監禁來打擊公民社會。」
新聞來源
- 白羅斯打壓民主 諾貝爾和平獎得主遭判10年徒刑(中央社)
- 諾貝爾和平獎得主遭重判10年 歐美批白羅斯審判為騙局(中央社)
延伸閱讀
- 【2022諾貝爾和平獎】白羅斯人權領袖、2家俄烏人權團體共享殊榮,多年捍衛公民人權行為共同彰顯了民主意義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潘柏翰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