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时尚

香菜與花生粉才是本體:尾牙必吃的「刈包」,原來和「肉夾饃」是親戚?

文:林君玶

這個看似麵皮夾豬肉,香菜實則以香菜、與花牙必刈包原來酸菜和花生粉為本體,生粉還有「台式漢堡」之稱的才本吃台灣小吃刈包,究竟是體尾從何而來?和同樣是麵包夾肉的美國漢堡有關係嗎?又為何在過年前的尾牙期間成為季節必吃?這次,我們也為各位打撈網海,和肉整理了關於刈包的夾饃一切:

自從倫敦出現了第一家Bao之後,隨著刈包一路從歐美紅到南美,親戚這項台灣傳統小吃可說已經出國比賽、香菜拿冠軍,與花牙必刈包原來紅回台灣不說,生粉還成為地球另一邊年輕人爭相嘗試的才本吃「潮流小食」。

不過回頭看,體尾這個看似麵皮夾豬肉,和肉實則以香菜、夾饃酸菜和花生粉為本體,還有「台式漢堡」之稱的台灣小吃刈包,究竟是從何而來?和同樣是麵包夾肉的美國漢堡有關係嗎?又為何在過年前的尾牙期間成為季節必吃?這次,我們也為各位打撈網海,整理了關於刈包的一切:

74dd4e70-aaaf-48e4-bfaa-5c85ce6706dbPhoto Credit: Shutterstock / 達志影像

在一般的認知裡,刈包是源自福州「虎咬豬」的一種小食,原先是淋上醬汁的「福州湯包」吃法,不過到台灣之後,人們因為想要可以用手拿著吃,因此才演變成乾式的吃法。若是認真追究起來,要說是從陝西一帶的「肉夾饃」南下之後變化而來,其實也頗為合理。

而根據美食作家鄧士瑋的考據,美國經典美食漢堡的故鄉,並不是美國,也非擁有「漢堡」城市Hamburg的德國,漢堡核心元素的「碎牛肉料理」應該來自蒙古。

13世紀的蒙古西征,因為大軍征戰用餐時間不穩定,因此會事先切好肉片放在馬鞍上備用,不過這些備好的生肉在騎乘過程中竟然誤打誤撞被「低溫熟成」,也就是後來的「韃靼牛排」(Steak tartare)與碎牛肉丸,並在蒙古統治俄羅斯時傳入歐洲,當時進入的城市,就是德國的漢堡。

關於刈包的由來,有種說法是來自三國猛將張飛,某次豪邁地把饅頭砍半夾肉來吃,也因此得到刈(割)之名。廣為流傳之後,或許成為當時北方征戰時,好攜帶容易進食的類似便當的食物,而也間接影響了肉夾饃的誕生?雖然回溯的路線不免經過幾條穿鑿附會與猜測,不過硬要說麵皮夾肉的刈包與漢堡的起源有點關係,好像也能說得通?

為什麼尾牙要吃它?

d26f1873-ce0d-475d-b810-f7813a2c0651Photo Credit: Shutterstock / 達志影像

尾牙吃刈包有點像在迎接一個好運的象徵。傳統上,農曆12月16日是尾牙的日子,公司為了感謝土地公一年來的保佑,以及為來年祈福,會舉辦盛大的尾牙宴席。而刈包,就像一個吉祥的開胃小點,象徵著來年好運、發大財。

另一種說法則是,刈包又稱「虎咬豬」,此名與閩南語中的音「福咬住」發音相近,而內夾的酸菜更被客家人視為象徵福氣的食材,因此有了「留住福氣」的美好寓意。

不僅如此,尾牙上吃刈包對於商家有著另一層特殊的象徵意義。生意人在商業場合往往需要運用一些手段,而吃刈包就代表將過去一年中所說過的善意謊言「包裹」起來,再一口一口地吃下肚。

不加花生粉不行嗎?

53c0afab-1c0d-4901-bd98-cdb1f3085b89Photo Credit: GettyImages

除了刈包,台灣許多知名的傳統小吃都有放花生粉,像是豬血糕、炸湯圓、和宜蘭的花生捲冰淇淋,甚至石頭火鍋的醬料裡也要來一匙,彷彿比起這些小吃,花生粉才是主角似的,更有人說酸菜、香菜與花生粉才是刈包的本體。

如果仔細分析花生粉的特性,就會發現花生特有的油脂與香氣,能與肉的油脂和麵皮、糯米等碳水化合物完美融合,讓香氣更有層次,而花生粉裡的白糖結晶也能增添口感。咬下一口,麵皮的香、五花肉的香、花生的香、香菜的香,然後鹹鹹酸酸甜甜的口味全都融合起來?你真的不加嗎我就問?

打「ㄍㄨ ㄚˋ」不會出現「刈」

刈包的「刈」其實正確發音是「ㄧˋ」,不過無論如何,口頭上提到的時候大家習慣還是講「掛包」或是「割包」,畢竟發源自福州,還是以閩南語發音才道地。打字歸打字,逛夜市買刈包的時候,講「我要一個ㄧˋ包」,應該還是會被白眼的吧。

資料來源:

  • 維基百科:刈包
  • 別傻了,漢堡不是美國發明的,也不來自德國!打破迷思,西方國民美食竟來自…
  • Getting a Handle on the Taiwanese “Hamburger”
  • 尾牙你吃「刈」包了嗎?原來「刈」包的注音,要這樣輸入才對

本文經every little d授權轉載,原文刊載於此
原標:香菜與花生粉才是本體:尾牙必吃的「刈包」和「肉夾饃」原來是親戚?

延伸閱讀

  • CNN列台灣不可缺少的40項小吃 台式早餐、便當也上榜
  • 在1萬8000公里外的阿根廷也能吃到台式刈包,台德家庭推廣台灣小吃「要和中國菜有區別」
  • 疫情逆風下的「台式早餐」:鹹豆漿、燒餅油條、肉鬆麵包等在日本艱苦進軍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蕭汎如
核稿編輯:翁世航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