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

教育部補助原住民學習場域,台東竹湖國小結合耆老文化知識,在校園打造傳統家屋

教育部近年補助中小學營造原住民族學習場域,教育結合家屋每校最高補助200萬元,部補台東縣竹湖國小透過計畫與當地阿美部落溝通,助原住民竹湖知識營造阿美族原住民傳統家屋;宜蘭縣的學習校園武塔國小也在校內引入部落資源教學,建造泰雅文化農作園區,場域傳統進行小米酒、台東醃肉的耆老課程。

教育部從109年啟動「營造原住民族文化學習場域計畫」,文化規劃補助相關經費,打造讓學校與設計團隊合作,教育結合家屋以課程發展為基礎,部補結合部落耆老智慧,助原住民竹湖知識營造原住民族文化學習場域。學習校園凡是場域傳統全國中小學的原住民重點學校及原住民人數達70人以上的都會區學校均可申請,每校最高補助200萬元,台東至今已經補助了30所學校。

台東縣竹湖國小位於長濱鄉,校園南邊為南竹湖部落,往北是永福部落,都是海岸阿美族。教育部表示,在計畫執行期間,為了整合兩個部落的意見,學校分別前往說明計畫內容,並與雙方達成工法共識,接著向部落耆老與居民詢問部落歷史與搜集部落史料,討論民族文化知識如何轉化為課程。

竹湖國小邀請專業人員入校,進行課程計畫的撰寫與討論,發展原住民教育課程,內容包括介紹部落環境、遷徙故事、傳統建築及歲時祭儀規定等等,同時配合課程規劃內容,提出阿美族傳統家屋建置計畫,將校園融入文化學習場域,讓學生跳脫制式化的教室學習空間。

竹湖國小的原住民傳統家屋是採取雇工購料施作,運用茅草、藤、竹子、木頭等傳統建材建造,並考究傳統家屋的內部陳設,放置藤床、火炕等。校長謝孟修表示,家屋擁有許多先人留下的寶貴智慧,是學習資源最豐富的文化場域,透過專業人士的加入,部落與學校共好,讓學生能夠採集到正確又可貴的知識。期待透過真實情境的文化場域,進行更直接的文化學習與探索。

國教署也將持續鼓勵一般學校與原住民學校申請計畫,並在執行過程中,逐步輔導學校完成文化學習場域,讓原住民族文化透過教育不斷傳承。

武塔國小農作園區,教學生種植傳統作物

先前申請計畫的學校,還包含宜蘭縣的武塔國小,該校位於南澳鄉武塔部落,致力發展以泰雅族文化為主的民族實驗教育,也是宜蘭縣第一所原住民族實驗小學。該校原本就有引入部落的社區資源進行教學,例如耆老教導學生製作小米醃肉、小米酒、香蕉飯和麻糬等泰雅傳統美食。

在校園一角建置穀倉,後續將成為學生的文化學習場域Photo Credit:教育部國教署

獲得國教署補助經費後,武塔國小邀請家長會、社區居民、部落工班召開共識會議,利用部落在地資源及透過部落耆老指導,於校園內建造泰雅文化農作園區,包括部落傳統作物區、種樹區、雞寮、穀倉等,讓學生從種植的過程認識原住民族傳統作物,並搭配小米酒、醃肉的課程,同步進行泰雅農耕文化教學及飲食文化教學。

教育部指出,泰雅文化農作園區的建造,讓學生具體了解與認識原住民族文化知識、祖先們的智慧及技能,實際見到和手作體驗,讓泰雅文化內涵滲透到學生的日常學習,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族群文化自我認同。

延伸閱讀

  • 「微歧視」是霸凌的前兆,立委:全台原住民學生僅2%,卻佔校園霸凌比例8%
  • 成功正名的西拉雅族將會取得何種原住民身分──平地原住民?平埔原住民?文化上的原住民?
  • 【專訪】都市原住民賴韋利:「回部落」是需要自我辯證的行動,必須知道「我是誰」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核稿編輯:羅元祺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