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仙頭正四郎
【何謂針治療?】
這是中醫將醫療用的針刺在經絡上的經穴等處,藉由刺激身體反應來改善氣與血的超圖停滯情形,以調整全身平衡狀態,解針灸時進而改善失調情形的調整的種治療法,廣被各國的氣血巧醫療現場利用。
透過針刺皮膚的補瀉刺激,調整體內的法技陰陽平衡
中醫的治療法,除了有用生藥的中醫漢方治療外,還有針和灸以及氣功等,超圖完全不借助藥的解針灸時力量的治療法。
針治療是調整的種將針刺在發生病變的部位與臟腑有很深關係的經穴上的治療法,利用刺激經穴的氣血巧方式,來改善流動在經絡裡的補瀉氣與血,以調整體內的法技陰陽平衡,進而恢復原本應有的中醫健康狀態。
針治療還能期待調整自律神經平衡的效果,實際上針過後,不但血流會變順暢,也會感受到身體變暖和,就是因為自律神經中的副交感神經處於優勢,才讓身心進入舒壓的狀態。在舒壓狀態裡,不僅身心能得到療癒,也能有助消除疲勞,而只要持續進行針治療,就能讓全身狀態愈來愈好,甚至因此提高免疫力。
針治療對象的代表性症狀,有肩膀僵硬痠痛、腰痛、神經痛、關節炎等,以及近年來因打電腦而有增加趨勢的頸椎、肩、手臂等問題,也能有效減緩甚至解除以頭痛為首的各種疼痛。
不僅如此,針治療還常常被用來治療消化器官系統疾病與異位性皮膚炎、支氣管氣喘、失眠症、更年期的手腳冰冷與發麻、發昏等症狀,甚至被用來減緩癌症等化學治療的副作用。
不只日本和中國,而是廣被全世界利用的治療法
古代中國將針用來鎮痛與外科治療,後來才逐漸發展出利用針帶給身體物理性的刺激,藉以調整氣流,以改善疼痛與疾病的治療法。
針治療是在六∼七世紀時傳到日本,並由江戶時代的杉山和一(後來的杉山檢校)確立管針法(→ P174),成為日本針治療的基礎。
明治之後,由於傳入西方醫學,針治療因此曾衰退了一段時期,不過今日已經有大學開始設立針灸等學系,積極研究並培育專家。
針治療的適應範圍非常廣,並在二十世紀後期傳入歐美等世界各國,目前有許多醫療現場都在使用,一九九七年時,NIH(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甚至發出針灸適應疾病的合意聲明書,讓針治療成為各種疾病的有效治療法,並得到國際認同。
【針治療的方法】
日本是以利用筒狀器具進行針治療的管針法為主流。進行針治療時,雖然是將針刺在與身體出問題有很深關係的經穴上,但必須依症狀改變刺的角度與深度以及時間等。
因為出現使用針管的管針法,讓治療不再痛苦
目前日本最常使用的治療法,就是「管針法」。管針法是利用名為針管的筒狀器具,將細長的針刺進皮膚裡的方法。使用這種方法,因為能讓又細又軟的針,準確地刺進皮膚裡,因此幾乎不會感到疼痛。以往多使用高壓滅菌消毒過的不鏽鋼針管,但今日為預防感染並考量到衛生層面,已經改以用完即丟型的塑膠針管為主流。此外還有用貼的圓皮針,可以一次貼上好幾天。(審訂注:台灣不常使用圓皮針。)
實際要進行之前,必須先找出經穴的位置,但因為經穴位置存在個人差異,所以應先用手指觸摸基準位置四周,確認皮膚色調不同的地方、表面有乾燥粗糙的地方、按壓時會痛或有腫脹或硬塊的地方等等,找出反應最強的地方,以決定經穴位置。
接著要考慮將針刺進去的角度,例如直直刺入還是斜斜刺入,必須選擇最適合該經穴的角度。之後只要稍微用力將針管壓在經穴上,讓筒裡的針掉下來,就能瞬間刺進皮膚裡。此時因為針管壓在皮膚上的緣故,在這種壓迫感的掩護下,讓人幾乎感受不到針刺進去的感覺。接著再用指尖輕敲露在針管上方的針的前端,就能讓針慢慢地刺進皮膚裡。最後拿掉針管,再將已經刺在皮膚上的針,進一步慢慢地刺得更深。
拔掉針後,精準掌握氣與血流動情形的變化
一旦針刺進去後,體內會透過經穴傳來無以言喻的發麻感,這種情形稱為「得氣」。而在此同時,幫忙進行針治療的人,也會透過針感受到病患肌肉微微的顫動,以及彷彿針被推回來的感覺,這種情形就是「針下氣至」,被稱為「氣至」。至於沒有出現得氣情形,必須利用人為方式,以技巧來得氣的情形,就稱為「候氣」。(審訂注:中醫學所謂針感有八種:酸、困、重、漲、麻、痺、走、竄。)
中醫的治療法裡,還有所謂「補瀉」的方式,是依身體狀態進行「補」(補足身體不足的物質)或「瀉」(排除身體不需要或有害的物質)的動作,針治療也是一樣,是利用操作針的方式來補正氣、瀉邪氣,進而改善失調狀態。
補瀉法有轉動針的捻轉補瀉法、將針上下移動的提插補瀉法、改變拔針速度的疾徐補瀉法、依經絡流動方向改變針的迎隨補瀉法等等。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中醫超圖解:認識中醫的第一本書,陰陽五行、氣血津液、四診八綱、漢方用藥、經絡養生一次就懂》,漫遊者文化出版
作者:仙頭正四郎
譯者:蕭雲菁
- momo網路書店
- Readmoo讀墨電子書
-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將由此獲得分潤收益。
60帖中醫保健處方 × 60種常用中藥材 × 一看就懂人體經穴圖
了解東方傳統醫學,啟動身體自癒力
自己的健康自己把關!
- 什麼原因造成體質偏寒或偏燥?
- 氣血是什麼?真的有元氣存在嗎?
- 風邪一定是指感冒嗎?
- 體內為什麼會陰陽失調?
- 為什麼體質跟五行(木火水金土)有關?
- 為什麼把脈就知身體大小事?
- 科學中藥(濃縮劑)有效嗎?
- 食材如何分熱性、溫性、平性、涼性、寒性?
- 補藥和藥膳怎麼吃才有效?
- 任督二脈在哪裡?
- 按摩的手法有哪些?
- 針灸治療如何進行?
超圖解.零障礙.超易讀!
一次搞懂中醫診療、中藥處方、穴位按摩、保健藥膳等東方醫學的大智慧
中醫的歷史悠久,源自二千年前的古代中國,並外傳至亞洲各國,在日本被廣泛稱為「東洋醫學」,其理論體系完備、療法獨特且累積豐富的臨床經驗,強調啟動身體的自然治癒力,藉以維持健康、改善疾病。中醫的治療法多元,包括利用動植物、礦物等為藥的漢方,以及通過經絡和經穴概念的針和灸、按摩與指壓等的手技療法、將藥膳與藥草茶等融入日常生活裡的養生法等。
居家常備寶典,完整收錄各項漢方醫療資訊
- 中醫診療方法大公開
- 中醫常用語解說
- 常備中醫處方介紹
- 常見中藥材說明
- 人體經穴位置圖
- 正經十二經脈 × 奇經八脈位置圖
- 食材性味與功效及最適體質速查表
中文版審訂:中國醫藥大學醫學博士、朝暉中醫診所院長/陳仲豪
(本書為《圖解東洋醫學》全新改版)
責任編輯:翁世航
核稿編輯:潘柏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