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銀仔
老媽的兩老鄰好友王太有糖尿病、長期慢性痛症,居所近親跟丈夫同住,不近兩老互相扶持守護,兩老鄰兒子早年移民海外,居所近親女兒亦已成家搬離。不近
王太最近抑鬱症又來犯,兩老鄰偶然在路上碰見她,居所近親面容瘦了一圈,不近狀甚憔悴。兩老鄰
她的居所近親女兒是護士,特地向醫院申請3個月假期,不近每天頻頻撲撲娘家夫家兩邊走,兩老鄰乘長途車由旺角往返新界西北地區,居所近親都是不近為了照顧媽媽的生活起居,防止意外發生,每晚到深夜才能返回自己家裡。
三個月後,王太情況似乎好轉,女兒累積的年假亦用盡,如常上班,週末兩天定必到媽媽家候命,完全沒有私人時間。
數月後,聽說王太搬走了,跟丈夫搬去跟女兒和女婿同住。
老媽打電話問候王太,之後無奈地告訴我:「初時談話都正正常常,說了幾句,就聽到她哭泣,聽不清楚她說甚麼,她似乎又犯抑鬱症,哎!」
疫情嚴峻,老媽不便造訪,唯有不時致電,斷斷續續得知王太把自己的房子賣掉,打算從此跟女兒和女婿一起居住。
老媽:「遷居後,王太的情緒比前更惡劣,女兒和女婿工作早出晚歸,她和丈夫不熟悉新社區,適應不了,日間多是在家裡呆坐;有時候,兩老精神狀態不佳,晚飯都是草草了事吃外賣。如果冇搬,熟絡街坊可以幫忙張羅三餐、生活用品……」
再過一陣子,老媽又再致電,王太情況未見好轉。「如果她沒搬,買餸時碰見街坊,都可以閒聊幾句,舒緩下情緒;住進新社區,加上疫情,認識朋友更難啊!她服用的藥物又有副作用,偶然會感到暈眩,更不願上街逛,王伯看見太太這樣子,也少了上街。」
其後王太的女兒和女婿在觀塘同一屋苑買下兩個單位,一個自住,一個給父母,方便方便放工後探望。老媽卻說:「雖說是女兒,但這麽多年沒同住,還要加上女婿,兩家人的生活習慣不同,不一定能互相適應,相見好同住難。」
果然不久,王太就跟老媽大呻。
「王太非常後悔當初賣樓決定搬進女兒家裡,搬家後,還連累王伯變成『孤獨老人』,現在沒退路了!」
(標題為編輯所擬,原標題為「近親不如近鄰」)
文章獲作者授權轉載,原文看作者Facebook
責任編輯:Alvin
核稿編輯:Al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