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空為何是天空天原藍色(上):天空本該是紫色?日出日落天空怎麼又變橘紅色?
恆星與沙粒
夜空為什麼是黑色的?也許這個問題聽起來有點荒謬,你一定會回答:太陽沉入地平線後,為何自然而然就沒有光線了,藍色類年理夜晚當然就是下人黑色的,只剩下月光和星點。前知清楚
其實這麼回答也沒有錯,道藍的原因此,世紀且讓我們重新組織一下這個問句——既然夜空中充滿星點,後才黑夜為什麼依然是天空天原黑色的?或者更進一步——充滿著無數星星的太空,為什麼總是為何一片漆黑?
早在古希臘時代,下人這個問題早就被討論過。前知清楚隨著科技日新月異,道藍的原人們對於太空的世紀觀測設備日漸新穎,我們發現宇宙中的星系比想像中來得多更多。目前天文學家推測,宇宙中至少有兩兆(2,000,000,000,000)個星系,且每個星系「平均」至少有一億顆(100,000,000)恆星,光是我們的銀河系就有1000億顆至4000億顆(100,000,000,000–400,000,000,000)恆星。加總起來,科學家估計可觀測宇宙中至少有10²²至10²⁴顆恆星。
這個數字究竟有多大?將地表上每一個沙漠、海灘的沙粒加總起來,科學家估計有7.5 × 10¹⁸顆沙粒,而宇宙中恆星的數量則高於地表沙粒總數四至六個數量級——換句話說,正所謂「一沙一世界」,如果你指尖的「一顆沙粒」相當於10,000至1,000,000個恆星的集合體,得要將全世界所有沙粒加總起來、才能對應宇宙中恆星的總數量!
並且,這裡所指的恆星並不包含地球、火星、木星這種行星,每一顆被納入計算的都是像太陽一樣的恆星。試著想像一下:你抬頭所望見的夜空中,實際上囊括了比世界上所有沙粒總數還多數萬至百萬倍、和太陽一樣巨大且耀眼的星體,但為什麼——即使站在月球眺望太空深處——宇宙仍然一片漆黑、寂靜?
奧伯斯悖論
西元1820年代,天文學家開始正視這個問題,提出了「奧伯斯悖論」(Olbers’ Paradox)。是的——這個看似簡單、宛若童言童語的問題,竟然困惑著天文學家,甚至為此提出了一個「悖論」。這個悖論的提出有幾個先決條件:首先,人們假定宇宙是無限大的;其次,假設星星是均勻分布的;再者,宇宙是「穩態」的,即使宇宙有在擴張、長遠來看依然如同穩定且靜止的。
如果宇宙中的星體是均勻分布的,即使愈遙遠恆星會顯得更暗,但由於愈遙遠的恆星數量會更多(想像太空是由一層層沾滿星子的球殼所包覆,我們位在中心向外觀測),因此,按理來說每一層恆星加總起來的亮度是不相上下的,夜空也應當被均勻照亮。
就好像我們站在森林外處看過去一樣,一層層枝葉由近而遠相互交疊,即使看不見樹林最深處那排樹木,我們依然可以看出整片森林是深綠色的。同理,宇宙中星星數量如此繁多,按理來說我們所見的夜空應該也是一片光亮、耀眼奪目的,就像成千上萬顆太陽填滿夜空一樣。
但事實卻不然——夜空比想像中的更為漆黑;即使是到外太空,依然是一望無際的黑暗。
1848年,美國詩人愛倫.坡(Allan Poe)在一首小詩中提及了這麼一句:
夜空星芒遙遠,它們從未抵達。
(“supposing the distance of the invisible background so immense that no ray from it has yet been able to reach us at all.”)
這句話看似詩情畫意,實際上卻誤打誤撞給了奧伯斯悖論其中一個合理的解釋:縱使宇宙的空間無限大,由於宇宙年齡是有限的、光速也是有限的,當我們眺望夜空,遙遠的星光在有生之年也無法抵達地球進入我們的眼中;換言之,我們所看到的星點其實都是數百、數萬、甚至數十億年前的樣貌,觀測星空相當於觀測歷史。
即使貌似合理,但這套說詞區區出自於詩人的作品集,並無法被追求嚴謹的科學家們所接受;況且,當時科學家尚未能證明宇宙的年齡與狀態,因此奧伯斯悖論依然被視為無解。
20世紀的解答
隨著物理學家對於宇宙模型的建構,愈來愈多人相信宇宙是動態的、並且不斷在擴張。1929年,愛德溫.哈伯(Edwin Hubble)透過實驗觀測發現「星系正不斷遠離我們」,且距離愈遠的星系遠離速度似乎愈快;1931年,喬治.勒梅特(Georges Lemaître)提出了宇宙起源於一個「原子一般大小的點」這套假說。
上述提到的「哈伯定律」(Hubble’s law)可以說是當代天文學最重要的發現之一,它證明了「宇宙正在膨脹」的事實;結合勒梅特的理論,說明了宇宙起源於一個「點」,而這正是當今宇宙學「大霹靂(Big Bang,或譯大爆炸)理論」的雛形。
哈伯利用紅移(redshift)效應發現遠方的星系正加速遠離我們,其原理大致如下:由於宇宙正在擴張,愈遙遠的星系發射出的光線會愈接近光譜紅色的那一端,由於哈伯發現了遠方星系的紅移現象、從而推導出星系退行的速度,這也就證實了宇宙正不斷在膨脹。
由於愈遙遠的星系紅移的效應愈顯著,降低了觀測的亮度,因此遙遠的星光肉眼是不可見的。那麼,宇宙誕生、大霹靂時期的光源,我們為何無法觀測得到?這是因為,距離愈遙遠的光來自於宇宙愈早期的星系,推算至宇宙大霹靂初期的光源,它們紅移的尺度已經超越了可見光譜、到達紅外線、甚至微波的波段——想當然爾,我們肉眼無法見到微波,自然也就無法用眼睛觀測到宇宙大霹靂初期的輻射。
如果你熟悉天文學,那麼,你一定聽過所謂的「宇宙微波背景輻射」(CMB),它象徵著宇宙誕生之後的「第一道光」、也是現今物理學家能「觀測」到的最早期宇宙樣貌,而這也成為了大霹靂理論最有力的證據之一,於1964年才被發現。從宇宙微波背景中,我們也能發現太初宇宙的輻射是不均勻的,而這也意味著現今宇宙中的星系、星體並非想像中那樣均勻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