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青年于飞:以展览“启程” 架沟通桥梁
中新社北京6月30日电 题:台湾青年于飞:以展览“启程” 架沟通桥梁 中新社记者 李雪峰 生于台湾,启程长于北京,台湾通桥来自两岸婚姻家庭的青年台湾青年于飞正在北京举办个人艺术展。高中毕业的于飞她即将赴美留学,展览由此取名“启程”,展览她和家人将此当作一份特殊的架沟毕业礼物。 “希望自己能在美国学有所成,启程也希望能将自己在台湾和大陆的台湾通桥所见所学带到美国,架起中外文化交流的青年桥梁。”日前举办的于飞展览开幕式上,于飞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如是展览说。 台湾妈妈伴女成长 父亲于冬笑来自哈尔滨,架沟母亲龚亭如来自台北,启程谈及谁对女儿的台湾通桥影响更大,这对两岸婚姻夫妇同时笑着说“肯定是青年妈妈”。 “我的性格比较大大咧咧,常会忽略孩子的感受,也常因忙于生意而没有时间照顾家庭。妈妈则心思细腻,能洞悉孩子的情绪变化。”于冬笑表示,虽然差异明显,但夫妻二人性格互补,目标也是一致的,都希望女儿能够按照自己的想法成长。 “台湾妈妈总是很看重家庭,愿意花更多时间陪伴孩子。”身为土生土长的台湾人,龚亭如在家庭和事业之间更倾向前者。她回忆女儿的学画经历表示,自己从未缺席任何一节美术课,陪伴女儿成长,也亲眼见证了每一幅画作的诞生。 相比父母的直观感受,于飞对两岸婚姻家庭并没有特别的感觉。“只是每年都会回到台北看望外公外婆,吃台湾美食,感受家乡的慢节奏生活。”于飞笑着说。 多样作品凝聚思考 筹备此次展览,于飞从学习油画5年多来的作品中精心挑选了50余幅,不仅有最初学画时的素描、临摹作品,也有后来的壁画、项目作品集、美术模型、创意装置等,不同的艺术作品也见证了于飞的成长过程。 “我从12岁开始学油画,那时不懂构图,不懂调色,只是临摹大师画作。后来逐渐迷恋上了刑侦小说,被书中对人物性格的刻画和对细节的把控所吸引,这也让我对自己的美术学习有所思考。”于飞说。 展览策展人、于飞的美术老师张晓鹏一直记得初次见面时小姑娘满脸稚嫩,一转眼“已出落成大人模样”。她受访时说,进入青春期后,于飞开始与她讨论身边的事情甚至社会问题。“这教会了她思考,并尝试用绘画的方式展现这些想法。” 此后,于飞开始学习制作模型、雕塑等。在参加美国一所大学关于元宇宙主题的线上夏校课程时,她以游戏为灵感创作建模作品,对建筑产生兴趣,并将此作为大学专业。不久前,她被美国雪城大学建筑学院录取。 展览“启程”寄托期许 谈及展览主题——“启程”,于冬笑表示,这是全家人多次商定的结果,既是对女儿过去几年学习成果的展示,同时她将远赴异国求学,也寄托着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此前的每年暑假,于飞都会“启程”跟随母亲回到台北生活一段时间。今年8月,她将再次“启程”,只是这一次的目的地是美国。 “我喜欢北京厚重的历史、古老的建筑,也喜欢台湾美味的小吃、惬意的生活;喜欢中国悠久的文化,也喜欢西方国家的摩登。”于飞告诉中新社记者,她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座桥梁,用绘画和建筑将不同的美、不同的文化相连接。 对于未来发展,于飞及父母都不设限。“油画是女儿自己的选择,建筑也是,未来总是充满可能,希望她实现心愿。”龚亭如说。(完)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徹查事故!韓國國會表決通過《梨泰院特別法》
- 天全联社 扶微助小 惠农兴村
- 市中级人民法院法官上街宣传新《民事诉讼法》
- 消费维权进村入户 湖北赤壁设立村级消费维权站
- 40强集结!广东省农事运动会乡村直播大赛决赛将于12月27日开赛
- 两院发倡议书:院士做作风和学风建设表率—新闻—科学网
- 固原交通运输执法部门整治“马路市场”
- 速讀今日國際財經日誌(02/06)|天下雜誌
- 天山雪莲细胞培养技术、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三)
- “内忧外患” 雅安汽车租赁举步维艰
- 速讀今日國際財經日誌(11/29)|天下雜誌
- 最高检:2018年批捕破坏金融管理秩序和金融诈骗犯罪案件2.2万余人
- 新型旅游方式火了!“城市漫步”受追捧 消费选择需谨慎
- 「尼莎」豪雨影響!4公路中斷封路 「南橫天池向陽段」連封4天
- 黑龙江七台河:“你点我检”保节日食品安全
- 第2波限空令上路!下一招「禁平盤下放空」? 黃天牧:持續觀察
- 用法治“良方”破解小区治理难_
- 新興市場爆發「綠能安心」商機【2012天下經濟論壇】|天下雜誌
- ATLAS首次发现希格斯粒子主要衰变过程—新闻—科学网
- 千里迢迢来法院 急案速办化纠纷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