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焦点

不太懂德文的德裔人訪德國

有德國血統的不太人遊歷德國,或在當地生活,懂德德裔德國總有許多感受和經歷。人訪

十年前在德國大學交流,不太在學期前為交流生和外國學生舉辦的懂德德裔德國德文班上,就有兩位德裔學生。人訪他們都來自美國,不太男生姓Wolfe,懂德德裔德國女生姓Hiner,人訪與我一樣在這大學交流半年。不太他們的懂德德裔德國德文都是中級程度,女生又比男生說得流利。人訪他們都說,不太家人都不大講德文,懂德德裔德國多講英文,人訪德文都是在大學學習的。

在這學期中,我亦遇到幾位有德國姓氏的學生,令我想起高中時到慕尼黑歌德學院學德文,同有不少來自世界各地的德裔學生。他們大部分在家中已沒人講德文,有些是第三代或以上的移民,首次來德國。

德國對他們來說,既熟悉又陌生,老實說是陌生多、熟悉少。熟悉的,就是自己的德國姓氏,還有從小在家庭黑白舊照片看見的玄祖父母,穿著南德傳統服飾。父母自小跟他們說,19世紀末,照片中的年輕人先從南德巴伐利亞來到北德的不來梅哈芬(Bremerhaven)港登船,因為內陸的巴州沒有海洋。他們坐了接近一個月的船,在阿根廷上岸。年幼的你追問他們為何要千里迢迢來到南美,現在於德國還有沒有親人,父母卻搖搖頭,說他們就只知道這麼多而已。

德裔人來德,總有尋根意味,縱然這樹根與他們連結甚淺。這裡說「來德」而非「回德」,因為除非是像影星狄卡比奧(Leonardo Wilhelm DiCaprio)這樣的第二代德裔人,年少時常訪德國,第二個名字還是德文;否則從來沒有去過德國,又何來「回去」呢?美國總統中,杜魯門、尼克遜、艾森豪、特朗普,都是德裔;就連非裔奧巴馬,都有位來自巴符州Besigheim的女性祖先。然而這些人與德國並無特別感情,亦不會強調德裔血統。

華人在德國認識德裔人,總會與他們談到族裔與國家的關係。聽著後者說到與德國的關係,有深有淺,都會想到散居全球的華人,從鄰近的泰國到遙遠的烏拉圭,都有著不同文化,是中華文化與當地習俗的結合。「German ancestry」並不等同「from Germany」,卻承載著德意志文化的高低起落,因為他們的祖宗都見證了德意志人不同年代的興衰,也選擇了離鄉別井。在新的土地,有如阿米什人(Amish)般還自成一國地過著17世紀生活、不與當地人往來和不用新科技,亦有許多人從此摒棄自己的語言文化,做百分百的當地人。

那年在交流大學德文班上,老師每逢聽見德裔同學錯答問題,都難掩失望神情,特別是很簡單的文法題。德國老師顯然對德裔同學有期望,期望他們可以掌握祖輩的母語。在現實社會,一些德裔人的德文很好,一些較遜甚至完全不會。德裔人對德國,感情有濃有淡,聽聽每人的故事,卻有很深得著。

多元觀點 等你解鎖
付費加入TNL+會員, 獨家評論分析、資訊圖表立刻看 首月一元插圖149 元 / 月1490 元 / 年送 2 個月到期自動續訂,可隨時取消,詳情請見訂閱方案 查看訂閱方案 已是會員? 登入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