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書粉絲頁有一個《直男行為研究社》,直男質男時常會貼出許多男性騷擾女性的行為笑對話,而造成許多人的研究關注。對於這個研究社,社與有些人認為它具有教育意義,其嘲可以讓人們學到,給直男性哪一些行為是男多會讓異性討厭的。這點我認同。變成
但由於粉絲頁的管道用字遣詞,常使用一些能夠激起人們情緒的直男質男詞彙下標,藉此鼓勵讀者批判、行為笑嘲弄這些「直男」的研究行為,我覺得有更多的社與人,反而是其嘲從中被激起更多的憤怒、幸災樂禍的給直情緒,而不是學到該如何用合適的方式跟女性相處。
有另一個粉絲頁《瑪那熊心理師》,其實也在做類似的事情,它也會把直男的對話貼出來,但他的用字遣詞,則是告訴讀者,哪一句話可能會帶給女方哪一些感受,建議可以修改成哪一些方式,有助於男性用更適切的方式,去認識有興趣的異性。因此,我比較喜歡瑪那熊的作法。
然而,並不是每一個人都清楚直男的意思。所以,在我這篇要談直男的文章前面,要先來談一下直男的定義。
所謂的直男,是從「Straight(Man)」這個詞來的,指得是異性戀男性,所以又稱異男。但目前衍伸出來的直男用語,大多指得是「不懂女性心思,很男性思維」的負面意涵。
父權主義的社會脈絡,是直男行為生成的因素
直男之所以成為直男,我覺得先不論先天基因的差異,後天環境的部分,這個社會傳統父權主義的脈絡,是直男生成的很大一個原因。
男性從小就被教導不要表達情感、要堅強,即便社會已經在改變,但我們或多或少都還受到上一代的影響。所以學生時期,男性最常見的交友方式,便是「失戀了喔?幹!打球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