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陶二代”登陆:在父辈的基础上继续创新
中新社南京1月18日电 题:台湾“陶二代”登陆:在父辈的陶二代基础上继续创新 中新社记者 朱晓颖 冬日的南京大汉窑艺术馆里,冲泡的台湾普洱茶热气蒸腾,鱼缸里斗鱼四处游弋,登陆的基泰迪狗背对主人晒太阳。父辈馆主林诗闵捏起一只胎壁极薄的础上创新白瓷杯对着阳光端详。他手指轻轻蘸水,继续在瓷杯边缘环绕,陶二代几秒钟后,台湾瓷杯发出绵长的登陆的基嗡嗡声。“好成品才会发出这样悦耳的父辈声音。” 林诗闵是础上创新生在台湾、长在台湾的继续“陶二代”,其父林明德在台湾陶瓷界颇有名气。陶二代2000年,台湾林明德来到上海,登陆的基在繁华的淮海路上开店,把作品从台湾空运过来售卖,又托朋友找到一处2000平方米的厂房作为生产基地,于2003年在上海创立“大汉窑”品牌。 林诗闵打小就坐在父亲身旁玩泥巴。大学毕业后,每每听父亲聊起在大陆的陶瓷生意,林诗闵心中毫无波澜:在台湾做广告设计、开潮服店的日子悠然自得,收益也可观。 2006年,大汉窑接到为国际顶级赛事制作高端瓷器礼品的订单,此后又陆续接到多项重大赛事展会的礼品瓷订单,以及为多款名酒定制酒瓶的订单。随着大汉窑在大陆业界声名鹊起,愈发忙碌的林明德向儿子发出“登陆”邀请。 “我考虑了三日,最终放下手上所有事务,来到大陆帮助父亲一起经营生意。”林诗闵介绍,那时订单众多且工艺要求繁复。“以高端礼品瓷为例,定制器型后,须把图案手绘至瓷上,反复烧制八至九次,窑温高达1340℃,从泥巴到成瓷,从设计到出厂,整个工序大概要花40天至60天,成品率却只有70%左右。” 江西景德镇、浙江龙泉、福建德化、河北唐山、山东淄博……走访过大陆众多知名的产瓷地,林诗闵决心在点釉描金技法、典雅富贵风等“家底”上继续创新。2021年,在考察过南京后,林诗闵被当地的历史文化底蕴所吸引,通过台青引荐,他以江西景德镇为生产基地,将大汉窑品牌展示区域搬到南京。 “如今大陆陶瓷用途很广,有生活用瓷、艺术用瓷、科技用瓷、文化艺术用瓷等。年轻人更青睐接地气、有个性的陶瓷用品。”近些年,林诗闵研制的珐琅彩马克杯、卡通瓷器摆件等,颇受年轻客群追捧。每逢周末,不少家长会带着孩子到大汉窑艺术馆汉服文化沙龙区,换上汉服,练书法、弹古琴,体验手拉坯、制作瓷器手作。 林诗闵表示,未来,大汉窑将向博物馆文创等方向发力,在父辈的基础上继续创新。(完)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孙佳俊男子50米蝶泳再刷亚洲纪录
- 黄岐海上共享职工之家揭牌成立 打通服务两岸渔民“最后一公里”
- 抹黑大陆“介选”是民进党“最大奥步”,赖清德走“蔡英文路线”就是“台独”路线
- 闽台艺术家跨界合作传播“福文化”
- 硫氰酸钾滴定溶液标准物质的深度解析与应用指导
- 【当台青“爱”上内蒙古】踏上呼伦贝尔大雪原,台胞青年开启祖国北疆冬令营之旅
- 选前之夜冲刺!中国国民党动员10万人造势,王金平韩国瑜蒋万安到场
- 东部战区回应美驱逐舰过航台湾海峡:全程跟监警戒
- 泉州市救助站和启凡社工寒夜送暖 救助“街友”
- 抓住机遇共享红利 湖南省政协委员话湘台产业融合发展
- 台生甲骨文中寻根源:两岸同文同源同种
- 打造摄影的中华语境——关于首届海峡两岸中华摄影奖的访谈
- 广东企业数量突破800万户 新增“放心消费承诺单位”2.4万余家
- 浙江:两岸“小茶会”促进传统文化“大交流”
- 2023年两岸进出口贸易额同比下降15.6%
- 王海良:大陆不会放任谋“独”挑衅 ECFA的未来按实际情况解决
- 1月份泉州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2.3%
- 青春版《牡丹亭》20周年庆演将启 白先勇赞“两岸合作巨大成功的文化工程”
- “登陆”23载,台胞“张老师”爱在天津
- 厦门湖里区领导新春送祝福 鼓励在地台青共同努力再创辉煌
- 搜索
-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