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高松景
幸運的想愛幸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好難人用一生治癒童年。
郁婷在念碩士時和念博士的該麼德凱走得很近,大家總猜想他們一定有曖昧關係,辦幸但兩人不承認也不否認。運的癒童郁婷長得秀麗、人用人用纖瘦,童年配上柔美臉蛋,治癒頗有瓊瑤筆下不食人間煙火的生不生治女主角氣質,周遭學長學弟們對她莫不心儀;卻也令人忿忿不平,想愛幸因為他們奉若女神的好難學姊,竟跟聲名狼藉的該麼德凱在一起。一天夜裡,辦幸郁婷打電話給閨蜜,運的癒童在電話裡她歇斯底里的人用人用哭喊,她喝了很多酒,情緒極不穩定。兩人真的在交往,在郁婷的租屋處同居,互相照料。
愛玩的德凱總有數不清的豔遇,郁婷卻仍願意痴心守護,等待他定下心來。只是這過程太煎熬了,身旁的人總提醒郁婷要早點離開德凱。有一次她逮到德凱劈腿,誰知德凱竟嬉皮笑臉地說:「這麼多女人想跟我在一起,看誰撐得久囉!誰撐得久,我就是誰的。」郁婷真的次次撐下來,她原諒德凱的次數用十根手指頭也數不完。德凱卻變本加厲,將認識不久的年輕美眉帶回兩人住處。那天郁婷提早回家,撞見兩人衣衫不整地在床上,憤怒的郁婷和這位女子大打出手,德凱冷漠地在一旁觀看,離開時還丟下狠話:「妳為什麼還不放過我?我和妳撐這麼久,是因為妳會幫我做研究,我可以輕鬆拿到學位,妳真的都不明白嗎?」
在相處的過程中,郁婷才知道德凱其實是一個很可憐的人,從小父母分居,沒有人真正關心過他。德凱很渴望被愛,郁婷天真地以為自己可以給他全部的愛,補足他所缺乏的。郁婷自己非常討厭父親,因為父親會家暴又外遇不斷,讓郁婷感到恐懼卻又無可奈何。郁婷無法理解母親為什麼選擇這樣的男人,也因為如此,她對母親抱著某種怨恨,可悲的是,她自己竟也選擇了這樣的男人,她心中充滿痛苦和羞恥等種種複雜的情緒,自己的感情就像是父親和母親的翻版……。
當愛情像毒品
小心愛情上癮症
健康的愛情關係是一種從「依戀」到「獨立」的成長歷程,彼此學會以真誠的態度來表達愛、關懷與善意,共同經營長期與穩定的親密關係。但若孩童時期沒有獲得足夠的安全感與歸屬感(即不安全依附關係),可能導致日後在愛情中遲遲無法發展成健康的親密關係,甚至傷害自己也傷害對方。文中郁婷明知德凱的愛情模式如此自傷也傷人,卻又不肯離開,就如同知道吸毒不好,但又戒不了。日本心理學者伊東明(2003)把這種的扭曲的愛稱為「愛情上癮症」:愛情就像毒品一樣,知道不好又離不開,且一再重蹈覆轍。從醫學的觀點而言,任何稱之為「症」的都是一種「病態的症候」,是指正常的運作已出了問題,需要醫治。
我們如何警覺自己的愛情是否陷入「愛情上癮症」呢?
伊東明指出這種扭曲的愛甚至是病態的愛有以下六點特徵:
- 當愛等於痛苦的時候:如同故事中郁婷及德凱的處境,彼此的愛情關係基本上是痛苦的。
- 陷入分手與不分手的泥沼中:故事中郁婷明知德凱不好卻離不開他。
- 認知系統發生扭曲,只能默默承受:愛情上癮症當事者總認為這些虐待終有一天會結束,對方有可能會改變,而且只有自己有能力改變對方。即使對方劈腿,仍認為對方只會真心愛我一個,最後他一定會發現:「還是只有我最好」等。如同郁婷認為德凱跟其他女生上床都只是玩玩而已,德凱最愛的只有她,她也相信總有一天德凱會回心轉意。
- 帶有強迫性的行為:如同文中郁婷的生活作息都被這些事包圍,亂了步調,但每天想的仍只有德凱。
- 不停的在原地打轉:這種扭曲的愛情關係會不斷重複固定的模式,即使最後郁婷還是離開德凱,但若沒有自我察覺,仍然會和下一個男生開啟同樣的愛情模式。
- 挑戰外面的世界:愛情上癮症的戀情幾乎不被外人看好,甚至會督促分手,但對於當事人來說,愛情阻力愈大,反而愈充滿魅力,因而築高自己和外界的牆,把自己封閉起來;和朋友漸漸疏遠,且盡量避免談到和自己有關的痛處,將煩惱隱藏起來;或是告訴別人自己過得很好,戴著面具和周邊的人相處。
此外,愛情上癮症可大致分為四大類型:第一類是「共依存型」(無法從苦戀中脫身的人)、第二類是「逃避依存型」(害怕幸福的人)、第三類是「浪漫上癮型」(迷戀在激情遊戲中的人)、第四類是「性上癮型」(藉著性愛撫慰內心痛苦)。
故事中郁婷對德凱的愛情模式可歸於第一類「共依存型」:這類人總是遇人不淑,專挑對自己不好的人談戀愛。
例如,總是愛上吃軟飯的小白臉,就算被打也不分手,在愛情中一再被利用。他/她們內心深處,有強烈「被需要」的渴求,只要對方以甜言蜜語道歉,他/她們立馬心軟,讓痛苦不斷重複、循環。共依存型是一種父母與子女的依附模式,走不出來的原因是因他們一直在追尋失去的愛。德凱對郁婷是一種「逃避依存型」,此類型的人往往會吸引「共依存型」的人交織成愛戀的鎖鏈。他們害怕親密關係和承諾,不習慣跟人溝通或分享心事,亦是花心一族,只想遊戲人間,習慣當個獨裁者,擺出高高在上的姿態,不肯跟人貼心交流。此外,他們的心隔著厚厚的牆壁,外面的人根本無法進入,因為他們非常害怕自己受傷。
愛情上癮症
是把愛情當作一種「心理遊戲」
人們為何會「非理性」走上愛情上癮症呢?我們如何協助愛情上癮症重新走回健康的親密關係呢?心理學家艾瑞克.柏恩(Eric Berne) 在1960年代中期發展「人際溝通分析」(Transactional Analysis,TA),提供精神病理方面的分析,認為人類最初的幼童生活經驗,即使當時無法描述,仍然可真確地被人類高度傳真錄音機(例如大腦)記錄下來,而在日後重演。這個理論可以解釋為什麼我們在成年以後的生活,還會不斷重複年幼時的方法,即使這個方法會造成現在的痛苦或自我挫敗。此外,該理論在行為改變上強調:不管從前發生過什麼,人類對自己的未來仍應負起責任。因為我們
擁有選擇的自由,可以主動地改變,而不是被動地適應,促使我們達到自我控制。
童年經驗如何影響現在的生活呢?柏恩提出「人生腳本」(Scripts)這個核心概念。「人生腳本」是潛意識對一生的計畫,在童年時(大約六歲左右)就已形成,且在成長過程中被父母親所強化,自生活經驗中得到驗證。人生腳本當然不是真的腳本,而是在各種體驗中得到的感受,然後在心中寫下「自己一定會這樣過一生」的腳本。這一切來自潛意識,自己沒有察覺,而在成長過程中為了生存學到的,然後人生一路循此發展下去。
人生腳本的形成過程是由「經驗→認定→心理地位→行為腳本」的強化,最後形成下列四種生活態度/心理地位:(1)我不好-你好、(2)我不好-你不好、(3)我好-你不好、(4)我好-你好。只有最後一項屬心理健康的態度,其他三種均是不健康的心理遊戲。所謂的「遊戲」就是在做一件事的過程中隱藏了「內在的動機」,且符合下述幾個條件:不在成人自我的覺知之內。在行為轉換前,這個動機一直沒有外顯化,結果造成大家覺得混亂、莫名其妙,而且都想怪罪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