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宋詞背後的祕密》:性格豁達的蘇軾,也會有想逃避人世的時候嗎?

文:林玉玫

性格豁達的宋詞蘇軾蘇軾,也會有想逃避人世的背後時候嗎?

綜觀蘇軾的一生,實在是祕達的的時起起伏伏,而他人生第一次重大的密性轉折,也是格豁第一次最大的挫折,就是也會有想烏臺詩案所導致的貶謫。但是逃避他生性豁達,也總是人世在尋找排解不順的方法,所以多次的候嗎人生挫折,他不僅挺過來了,宋詞蘇軾還不斷的背後從這些逆境之中,轉換心情與人生觀。祕達的的時

在烏臺詩案之後,密性他被貶到黃州做團練副使,格豁且「不得簽書公事」,也會有想也就是說,這只是空有頭銜的官職,卻沒有什麼實際的權力,甚至還是被看管的犯官,對於有理想抱負又有自尊的人而言,這無疑是一種折磨。但是生活還是要過,所以儘管當時經濟不佳,又處於罪人這種不安的狀態下,蘇軾還是盡力的去適應。

在黃州待了三年左右,元豐六年時,有一天,蘇軾和朋友喝酒,並把這件事情記錄了下來,寫成一首詞〈臨江仙.夜歸臨皋〉:

夜飲東坡醒復醉,歸來彷彿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

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夜闌風靜縠紋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

臨皋是指黃州的臨皋亭,也是他當時的住所,旁有長江,所以此詞是寫於他和朋友在東坡喝酒,醒了又醉,醉了又醒,回家後又遇到的事情。詞一開始就說他夜晚喝酒,回到家時都已經三更天,非常晚了,所以家中的僮僕也已睡下,且鼾聲如雷鳴,任憑蘇軾怎麼敲門,都無人應,因此他只好與朋友一起,拄著手杖,聽著江聲。

然而,夜深人靜,聽著江水不斷流逝的聲音,難免會使人想起許多事情來,所以蘇軾開始感慨了。他說「長恨此身非我有」,這是出自於《莊子.知北遊》,在這裡形容的是人被外界所拘束,身不由己的感受。而「營營」,也是出自《莊子.庚桑楚》,此處是自問到底何時才能忘卻汲汲營營?連用兩個莊子的典故,可知他此時有一種想要忘卻名利的心情。

所以接下來,他才會說「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希望從此能乘著小舟,往那江海去寄託餘生,再不管人世間的紛紛擾擾。

當然,從詞的末兩句看,人們難免會以為這是他一時的感慨,消極地想逃避人世和社會。但若了解蘇軾的性格,會發現這其實也不能算是逃避,因為在不得志的狀況下,無法改變外界,就只好改變自己,所以蘇軾轉而追求一種精神上的理想、自由的人生。「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就是這種嚮往自由的呈現。因此,蘇軾對於自己的人生,其實不是放棄,而是瀟灑以對。

不過,這首詞後來鬧出了一個笑話,據葉夢得《避暑錄話》記載,蘇軾作了此詞後,與朋友大唱了幾遍就散會了。結果隔天一早,大家開始盛傳蘇軾晚上作了此詞後,就真的駕船長嘯而去了。當時的郡守徐君猷知道後,嚇了一大跳,因為丟失犯官可是大罪,連忙派人去找,最後卻發現蘇軾正在家中睡覺,鼾聲如雷,真是虛驚一場。

延伸知識:蘇軾在黃州的生活

因為烏臺詩案,蘇軾被關了四個多月,然後貶至黃州。初到時,身上的錢不多,只好精打細算的過日子。在蘇軾寫給秦觀的信中,就提到他一天所用不能超過一百五十錢,所以每到月初,就把四千五百錢,分成三十串,掛在屋樑上面,每天早上用畫叉挑下一串,又準備了一個大竹筒,當天若有剩錢,則把錢存在裡面,做為有客上門時的招待之用。

除了節儉度日,蘇軾的友人馬正卿也幫他求得數十畝地,這塊地位於黃州東邊的山坡,所以他就自號「東坡居士」,開始了躬耕生活。一開始,因為地荒廢已久,開墾不易,還遇上旱災,讓蘇軾吃了不少苦頭。同時,他也開始了庖廚生活,他發現黃州豬肉很便宜,便寫了〈豬肉頌〉,說明如何烹煮豬肉,還感嘆豬肉其實好吃又便宜,但有錢人不屑吃,窮人又不知道怎麼料理,而他擅長此道,後來還發展出了東坡肉。

此外,他也發明了「東坡羹」,是一種將甘藍、白蘿蔔、蕪菁等蔬菜混在一起煮成的菜羹,不添加醬料,為的是吃蔬菜的自然甘甜。像這樣以尋常之物煮出的尋常料理,對蘇軾而言,卻有一種平淡的幸福。

此外,蘇軾也發現民間多有因為養不起而溺嬰或棄嬰的事件,像黃州附近的鄂州,照例只養二男一女,如果生到第四胎,就會把嬰兒按在水盆中溺死,尤其他們不喜歡生女兒,結果導致民間女少男多。因此他上書給鄂州太守,提出解救之道,例如請有錢人捐錢相助,對舉發溺嬰的人給予獎賞,並處罰溺嬰的父母等。蘇軾自己也會固定捐錢,並在黃州成立救嬰兒的慈善會,在他與鄂州太守朱壽昌的努力之下,確實救了不少嬰兒的性命。

若說蘇軾一直在逆境中追尋安身立命之道,則他在黃州的生活方式,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不論在生活或者精神上,他都很努力豁達的活著;只要他有能力可以幫助別人,他也不會獨善其身,加上他在各方面的才華,難怪在世時受到很多人尊敬,過世後也依舊受到後人的推崇。

蘇軾為何成為被貶最遠的詞人?

蘇軾的一生起起伏伏,曾受重用,卻也時常因為政治立場與政敵的迫害而被貶謫。他一生有三次嚴重的貶謫,第一次是貶到黃州,再來是惠州和儋州。其中,儋州是最遠的,也就是今天的海南島。海南島已經是北宋國土的邊界了,在當時人的心目中,那裡窮鄉僻壤,蠻荒不已,從來沒有詞人被貶到那裡過,蘇軾又為何會被貶到那裡呢?

蘇軾在第一次被貶黃州後又重新受到起用,而且是高太后的重用,但是朝中的局勢依舊變化無窮。雖然與蘇軾敵對的新黨已失勢,可是過去他也曾得罪過舊黨的人,因此雖然獲得高太后的支持,蘇軾還是覺得自請外調比較好,避免鬥爭。於是他被調到了潁州,再轉往揚州,一度又回到京城。


分享到:

京ICP备1900757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