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馬克.布雷克特
他們不知道自己做了什麼
以下是讓感某個早上我在一家旅館餐廳吃早餐的時候發生的:
「妳現在馬上給我冷靜下來」,爸爸對他的受自時或設備女兒說,那個女兒看起來三歲左右。由當用餐用電「謝謝妳把我們的父母日子給毀了。」我無法分辨是交談覺什麼刺激他爆發。
然後,中使自己他拿起菜單,孩會點了早餐,不重便轉移到他的讓感電話上,跟小女孩的受自時或設備母親做一樣的事。整整30分鐘,由當用餐用電那個男人沒有再抬頭看他的父母女兒或妻子。在他們起身離開時,交談覺他終於轉向女兒,中使自己說了:「妳不會再那樣了,孩會對吧?」
那並不是一個問句。
「如果妳再繼續這樣的話,那麼接下來的假期,你都不能去游泳。」
那個小孩開始哭了起來,你認為她是因為不能去游泳才哭的嗎?如果你問那個3歲的孩子,她的感覺如何,如果她有成人的語言,可能會聽到她說覺得自己被忽略,覺得窒息,覺得父親的眼中她一文不值。
這位父親缺乏辨別、理解和標記女兒的感受的能力,這點讓我很傷心。這家人離開餐廳時,我想知道,這對他們來說,是一個典型的早晨嗎?這個小女孩相信她可以自由去感受嗎?她的父親所傳遞的,關於她性格的隱含訊息是什麼呢?她學到了什麼,而她將如何帶到她的未來?一個受過RULER訓練(按)的父親又會如何處理這種情況呢?
編按:此處指的是書中的情緒素養五堂課RULER,
- 辨別 Recognizing:自己和他人的情緒
- 理解 Understanding:最困難的步驟
- 標記 Labeling:為情緒命名
- 表達 Expressing:最需要勇氣的部分
- 調節 Regulating:隨時隨地都需要的能力
有一次在火車上,我看著一位母親和她的兒子,他看起來差不多七歲。我一開始注意到他們,是因為我聽到她跟男孩說:「記住,火車規矩。」當我抬起頭來,我看見這位母親盯著她的手機,而他站在座位旁邊。兩分鐘之後,他沿著走道閒晃。「我要你坐下來」他照做了,而她又回到她的手機上。
幾分鐘之後他又站起來,四處走動,直到她注意到之後說:「記住你的火車規矩!」這個小喜劇不斷播映,讓我看得目不轉睛。最後,當他再度跳起來,她尖叫著:「坐下!還有我在跟你說話的時候,看著我!」她一根手指頭指向她旁邊的座位,還有凌厲的眼神盯著他看。
我記得那時想著,我必須忍受這種情況一個小時嗎?我想知道,如果我去找她說:「太太,不好意思,我是耶魯大學情緒素養中心的主任,我想給你一些如何把這種情況處理得比較好的小建議。」會怎麼樣?
但其實我真正想做的,是跑去她兒子身邊,低聲說:「快點,在你能跑的時候,趕快逃走!」
有的時候,父母會藉著轉向科技,避免處理孩子的感受,以此做為擺脫當前壓力的方式。根據研究,這樣只會增加孩子的痛苦,甚至激發更多的不良行為。而這些父母又可以此為藉口,讓自己進一步與此隔離。當父母在用餐時或交談中使用電子設備,孩子會覺得自己不重要。學步期的幼兒特別是在母親使用手機時,會顯得更加煩躁。在餐廳裡全神貫注於電子設備的父母,當他們的孩子想要獲得注意力,反應最為嚴厲。
如果是孩子使用科技設備又會怎麼樣呢?根據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2018年的一份報告,有45%青少年「幾乎一直」掛在網上,而美國的高中生每天大約花六個小時發簡訊、上社交媒體網站,或是上網瀏覽。
聖地牙哥州立大學教授珍.特吉(Jean Twenge)進行的研究顯示,較長螢幕使用時間與較差的兒童和青少年健康之間有關聯,使用時間較長的使用者表現出來的好奇心、自制力和情緒穩定性都比較低,而高度螢幕使用者被診斷出患有焦慮症或憂鬱症的人數,是低度螢幕使用者的兩倍。
好,現在該要檢視一下我們是如何被撫養長大的,並在回憶中尋找腦海裡有關家庭的線索。
花點時間回想一下你成長的那個家,想一想你待在家裡的感覺,與媽媽、爸爸或照顧者之間的關係為何。針對這個部分,你會用哪一個英文單字來形容你童年時家裡的情緒氣候?
以下是來自全球各地的成千上萬人的回覆的摘要。它們分為三類。約70%是負面的,20%的是正面的,而10%的是中立。
最常見的負面反應包括: 卡住的(stuck)、沉重的(heavy)、有毒的(toxic)、壓抑的(suppressed)、不便的(inconvenient)、受到妨礙的(stunted)、逃避的(avoidant)、盲目的(blind)、缺乏支持的(unsupportive)。
最常見的正面反應包括:支持的(supportive)、充滿愛的(loving)、充滿關懷的(caring)、滋養的(nurturing)、包容的(accepting)。
而最常見的中性辭彙則包括:沒有察覺的(unaware)、有選擇性的(selective)、無知的(clueless)、平平的(even),以及中立的(neutral)。
當我問我哥哥這個問題時,他立刻回信:「煙灰缸、衣架和皮帶!」我確切知道他的意思。
問自己以下的問題:在成長過程裡,關於情緒,你學到什麼?你目睹了什麼?有哪些情緒是你的父母很容易就表達出來的,而哪些情緒從來沒有被表現出來?你的父母如何處理你的情緒,尤其是憤怒、恐懼、悲傷之類棘手的情緒?他們是情緒科學家,會試圖找出你真正的感受以及為什麼,藉此來幫助你嗎?還是他們扮演法官,對於你的感受加以指責?你覺得你能自由說出自己有什麼感覺嗎?父母的行為是否鼓勵你表達,還是發送隱含訊息來壓抑你的情緒?